专栏名称: 丁香园检验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直击临床检验实验教程、规范、误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检验时间

看完这篇,异型淋巴细胞再也难不倒你了!

丁香园检验时间  · 公众号  ·  · 2024-07-21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单位: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朱名超

我叫异型淋巴细胞 ,不,现在请叫我「反应性淋巴细胞」。每个人都有几个不太正式的小名,我也一样,有的人叫我「异型淋巴细胞」,也有叫我「不典型淋巴细胞」,还有叫我「异形淋巴细胞」或「激活淋巴细胞」、刺激性淋巴细胞,其实这些叫法都不太规范,反应性淋巴细胞才是我的学名,为了与我的死对头「异常淋巴细胞」进行区别, 现在比较统一的叫法是「反应性淋巴细胞」。

我其实和淋巴细胞来自同一个祖先,和普通淋巴细胞相比,只是形态(体型)发生了一些变异,我的本质主要是 T 细胞(83%~96%),少数是 B 细胞(4%~7%) [1] ,正常人外周血中偶见异型淋巴细胞(0~2%),异型淋巴细胞 > 5%,即有临床意义;> 10% 甚至 20% 时更具有诊断意义。

为什么叫我「异型」呢,是因为我「发福了」,「 变形了」。 我是在「邂逅」病毒(如 EB 病毒、汉坦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等)、细菌(β 链球菌等)、原虫(如弓形虫)等这些病原体后,在免疫系统强应激状态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 [1] 发福的,我肉肉长多(胞质量增多),体重猛增(胞体增大)、食欲增强(嗜碱性增强)、脸也变圆变大了,像是吃了激素造成的(细胞核母细胞化)。

最早,有人把我分为 5 型,分别是:I 型:单核细胞型、II 型:浆细胞型、Ⅲ 型:幼淋巴细胞型、Ⅳ 型:原淋巴细胞型、Ⅴ 型:其他型(凡不能归入 I~Ⅳ 型的各种异型淋巴细胞,均属于此型) [2]。

图 1. 异型淋巴细胞分类
图源: 实用临床血液细胞学图谱

后来,多个教材把我分成三型,为了便于大家记住我,我将 3 型的「艺术照」一起放在表格中,经过「美妆」后,大家还认识我吗?


怎么样,这样的我还是比较好记忆了吧。

其实,不同的名字又有不同的来源 2010 年欧洲 ELN WPIO 形态学工作组将不典型淋巴细胞分为三类描述:

1. 不典型淋巴细胞疑为反应性(即我们常见的反应性淋巴细胞 / 异型淋巴,也相当于 ICSH 建议的「反应性淋巴细胞」)

2. 不典型淋巴细胞疑为肿瘤性(即我们常见的异常淋巴细胞(肿瘤性,血液病性),也相当于 ICSH 建议的「异常淋巴细胞」)

3. 不典型淋巴细胞性质不确定(即我们工作中的怀疑性淋巴,ICSH 建议中也没有对应的概念)仅凭形态学,有时候形态学专家也很难界定的淋巴细胞。

以下欧洲白血病网(ELN)提供的反应性淋巴细胞图片(414、496、505) [3]

495 为大颗粒淋巴


由此可见,欧洲 ELN WPIO 形态学工作组描述的不典型淋巴细胞与我国的异型淋巴细胞是有一定区别的。其包含了我国的异型淋巴细胞和异常淋巴细胞。

我国的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246-2005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附录 A [4] 对异型淋巴细胞形态的描述如下:

1)细胞大小为 10~25 µm。
2)细胞核与细胞浆比率为 3:1~1:2。
3)细胞形态各异,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4)细胞核形态各异,呈圆形,卵圆形,凹陷形,折叠形,裂隙形或分叶形。
5)核染色质可以细致、中度致密或粗颗粒;副染色质无或少量。
6)核仁无或多个;大小和染色性各异。
7)细胞浆中等至大量;染灰色、淡蓝色或深蓝色;可见细胞边缘染色深,核周淡染;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常有核周淡染区或核窝;有时可见细小嗜天青颗粒;偶见空泡。

其描述已包含了前文关于异型淋巴细胞形态描述的三种类型。

2015 年发表的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ICSH) 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的命名和分级标准化建议 [5] 中, 建议使用「反应性淋巴细胞」或「不典型淋巴细胞 ,而没有推荐使用我们熟知的「异型淋巴细胞」这一术语, 并将反应性淋巴细胞描述为细胞增大,胞核不成熟 (包括可见核仁、染色质不固缩),核轮廓不规则或分叶;胞质嗜碱性、空泡形成以及细胞轮廓不规则,胞质可能丰富,染色从淡蓝到显著嗜碱性 (尤其接触邻近细胞处) 不等。如下图:


2020 年发表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上的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 [6] 中, 不再要求对反应性淋巴细胞 / 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型。并不再使用异型淋巴细胞,而是改用「反应性淋巴细胞」这一名词 。这也是为何我们现在上报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时,已经找不到异型淋巴细胞这个代号,而是改用「反应性淋巴细胞」。


指南指出,血细胞分析报告应分层报告:

第 1 层(进行分类): 当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反应性淋巴细胞时应进行分类计数; 第 2 层(描述性报告): 当反应性淋巴细胞 ≥ 10% 时,描述为「请结合临床以除外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可能」,第 3 层(给出建议): 建议进行病毒感染相关检测。 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形态变化主要包括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边缘不规则、深染可出现「裙边」现象; 胞浆量更丰富、着色从浅蓝色到深蓝色不等; 胞核亦可呈不规则形,染色质松散不够致密。

然而,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及各个指南及共识推荐。 在同一病例血涂片中,如能同时看全三型反应性淋巴细胞,则提示为良性 / 反应性病变;反之,若在同一病例的血涂片中,只能看到某一型的「反应性淋巴细胞」,尤其是「幼稚型异淋」的,则提示为恶性 / 克隆性疾病,需要引起注意,应提示进一步检查。

下面是工作中一些常见到的细胞,你认为哪些是反应性 / 异型淋巴细胞,哪些是异常淋巴细胞呢?(可留言区讨论~)






总之,关于异型淋巴细胞,现称反应性淋巴细胞意义比较大,因此,我们工作中如果遇到应性淋巴细胞应该主动在报告中备注,并报告其比率,给临床提供合理化的检查建议。分级报告是必然趋势,更是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桥梁,也检验走向临床的自信和底气。


题图来源:作者制作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参考文献:
[1] 熊立凡主编。临床检验基础 [M]. 第 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4-65.
[2] 刘志洁,黄文源主编 . 实用临床血液细胞学图谱 [M]. 第 1 版。科学出版社,1996
[3]Zini Gina,Bain Barbara,Bettelheim Peter et al. A European consensus report on blood cell identification: terminology utilized and morphological diagnosis concordance among 28 experts from 17 countries within the European LeukemiaNet network WP10, on behalf of the ELN Morphology Faculty.[J] .2010, 151: 359-64.
[4]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WS/T 246-2005 [S],2005.
[5]Palmer L,Bfiggs C,McFadden S,et al.ICSH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nomenclature and grading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0109ical features[J].Int J Lab Hematol,2015,37(3):287-303.
[6] 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 [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0,43 (6):619-62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