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白不菜
我们是小白,但我们不是菜鸟。杨姐告诉你我们应该知道、有权知道、必须知道的事。我们的口号:一定要幸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阑夕  ·  这个春节,当小红书长出讨论场与公共性 ·  15 小时前  
财联社AI daily  ·  李飞飞团队“50美元”复现DeepSeek ... ·  15 小时前  
读嘉新闻  ·  突发!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 ·  昨天  
南方财富网  ·  DeepSeek最新8大核心龙头股梳理,看这 ... ·  2 天前  
南方财富网  ·  DeepSeek最新8大核心龙头股梳理,看这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白不菜

来,跟姐体验一次试驾百度无人汽车

小白不菜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6-11-15 23:39

正文



【听杨姐说】


在百度自身的发展历史上, 2016 11 15 日绝对要被载入史册。尽管此前曾经在 2015 12 月在国内首次实现过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 100 公里,但能够让普通大众的我们来亲身试驾,今天还是第一次。

早上,杨姐赶到乌镇 子夜 路,这条路已经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被用来专门供给无人汽车试驾使用——百度此次让姐试驾的是L4级的,即最高级别的无人驾驶。


就是这条路,有点小阴天,乌镇中度污染


很快,姐就到了始发点,这里停着四五辆蓝精灵一样的百度无人汽车,是百度和不同的汽车厂家合作的,主要有三家:比亚迪、北汽和奇瑞。

先来张免冠正面照:


这个无人驾驶的汽车叫“云骁”——不会是开起来像云霄飞车那么刺激吧?姐的小心脏不禁打起鼓来,无人驾驶,究竟安不安全啊……

侧面看,倒是没啥特别


从后面看,嗯,被我发现了一点“小秘密”

原来在每辆车的后部,有一个大机箱,有点小嗡嗡声,感觉比一台 PC 机的机箱还要大些。工作人员说,这个就是装载了 CPU GPU FPGA 异构计算平台的机箱,主要计算工作都在这里完成。



驾驶座这边好像也没什么不同。不过,绕道副驾驶的位置上,我就看见了不少仪器:各种 Pad 和小摄像机……有的是用来拍前面的,有的是用来拍车里的。



看到右下角那个“激光雷达”了么,我告诉你这玩意贼贵,现在是五万美元一套,全球也不过卖出 500 套……

喏喏,激光雷达就是下面车顶上这个玩意——据说一套 4 个。


自动驾驶开始的时候,司机就是通过那个pad面板确认行程的。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无人汽车还要驾驶员呢——亲们,按照目前咱们国家的法律法规,还不允许没有驾驶员的运输工具上路!(不过我偷偷揭露一下哈,百度的某位同学说,他们自己试验的时候,其实就是木有……那个那个滴)

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位资深百度工程师驾驶员,整个行驶过程中他的手都没有碰过方向盘,但是,他的手大部分时间是这个姿势(其实他是怕万一有什么问题导致我受伤……毕竟这个产品还在最初的阶段):

在他点确认开始行驶了后,无人汽车开始加速,倒是很平稳,我们逐渐就并到了最里面左边那条快车道,这个时候我让他把手放下来,他居然照做了:


这个时候我们开始超车: 超的就是前面这个小白……也没觉得加速,这个无人汽车就超过去了(见下图)。


不过当我想跟驾驶员问云骁怎么判断可不可以超车的时候,突然也不知道从哪里杀出来一个清洁工,从道路右侧突然横着穿过马路跑了过去。

我立刻觉得无人汽车瞬间开始刹车,姐百忙之中看了一下速度:从 52 直接降到 32 ,我虽然能够明显感觉到有刹车,但是倒也没有猛地往前冲的感觉,可能是我们速度不是很快的原因。

接着就快到了转弯的红绿灯。车自己停了。红灯变成绿灯后,车子自己缓缓转弯……


红灯……必须停!

在车子开起来后,我开始注意,旁边这个大点的 pad 上就是这个样子:


这个绿色的圆点点,就是道路中间的隔离草坪,这些都是激光雷达扫出来成像的。上面的小圆点就是我们这台车……后来有个摩托车超过我们的时候,这个上面就有一个小光标迅速向屏幕左侧跑动,然后就冲出去了……

拐过弯来后,我们就到达了试驾终点,整个行程 3 分钟 16 秒:完成了避让、超车等动作,车子自己识别了红绿灯、车辆等。

这个过程——太短了,还没玩够杨姐申请再开一次,不过他们无情地拒绝了我。


姐就问旁边的一位戴黑眼镜的技术小哥,能不能让无人汽车给我表演个揉库?那小哥撇了撇嘴,这个问题有点太简单了……(那表情很不屑)他说,其实在道路上开才难……哦,我瞬间秒懂,揉库简单是因为“库”是固定不动的,不像马路上的突发状况多……可是,但是……好吧,我放弃了……

百度搞的这个无人汽车,打算三年商用,五年量产——也就是 2018 年商用, 2020 年量产。

但是,说句心里话,这件事真的很难,想想我都头疼。

首先,成本!

刚才咱们说过,那个激光雷达,一套四个,现在的成本高达 5 万美元啊!还没算别的计算机啥的。成本的降低当然是要根据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增长来降低的。

我问百度 有没有其他替代技术。百度无人汽车技术负责人说, 无人汽车最重要的是安全,不能因为节省成本而降低安全要求,目前的 4 个是最好的效果,如果减少激光雷达的数量,就有可能会侦测不准确,这个是绝不被允许的。

他又说,车的响应速度是 200 毫秒,人是 600 毫秒,肯定是汽车反应更快,但是百度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完善各种模型,去优化无人车的各种指标!

据杨姐所知,目前的无人车发展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传统车企通过整车硬件的改良逐渐升级;第二种是互联网公司直接掌握让汽车智能化的核心软件技术。


百度的无人车发展属于第二种,并且在人工智能的指引下,正在努力实现快速突破。以前咱们讲过很多无人驾驶的技术,例如计算机自动成像什么的,百度呢,目前在他们手上的技术主要包括环境感知、行为预测、规划控制、操作系统、智能互联、车载硬件、人机交互、高精定位、高精地图和系统安全等等吧,大概十项很重要的无人驾驶关键技术。据说一旦实现量产,将使交通更安全、通行更高效、出行更经济。

而对于激光雷达的高成本——土豪的百度用了一个干脆的办法:通过投资并购加速生态构建。大家可能不知道, 8 17 日百度已经对硅谷激光雷达厂商 Velodyne LiDAR 进行了投资,据说这笔投资还将加速降低传感器生产成本,大大推进其传感器在无人车上的应用。

其次,就是政策。

咱们刚才也提到了,政策法规还不允许没有司机的机动车上路……所以咱们要想过上高科技的生活,还要监管部门有进一步的许可。好在,无人汽车也是政府支持的事——我猜,这毕竟代表着很高的智能制造水平吧。

第三,就是汽车厂商和互联网厂商之间的磨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