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的道理吗?
其实,最了不起的人和事,往往都很简洁、优雅、朴素。
有一种高情商,叫真诚
聪明不如真诚,精明不如厚道。
真诚,是与人交心的态度。
对他人坦诚相待,往往更容易赢得对方的理解和体谅。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怕的就是掩饰和伪装。
当你真诚地与他人交心,才能彻底打开对方的心。
真诚,是让人舒心的修养。
一个人的教养不只是嘘寒问暖的客套,还有推己及人的真诚。
真诚,是让人放心的人品。
你有几分的本事,不如你值几分的信任。
你对他人的每一分真诚,都会换来他人对你的一分放心。
有时真诚看似会让你吃眼前的亏,但却可以帮你换来长久的人心。
有一种智慧,是平常道
王阳明曾经有个学生,因为公务繁忙,不能听课。
于是来找王阳明,表达自己的遗憾。
王阳明却说:凡事在事上练,公务也是修行。
真正的修行不是说要参禅打坐,一本正经。
而是在日常生活里,在一餐一饭里,在工作里,在穿衣打扫里。
不是那些高大上的事情,就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做好了就是修行。
唐僧曾立下一个宏愿,遇庙烧香,见佛拜佛,遇塔扫塔。
唐三藏扫塔之前,最开始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
当晚,满天星月光辉,谯楼上更鼓齐发。
四壁寒风起,万家灯火明。
三藏沐浴毕,穿了小袖褊衫,束了环绦,足下一双软公鞋,手里拿一把新苕帚,对众僧道:“你等安寝,待我扫塔去来。”
唐僧一路上其实扫了很多塔,对他来说只是家常便饭而已。
但是他依然足够庄重,足够认真。依然一丝不苟。
这就是一个人的修行。
修得平常心,才是最自在。
真正的大格局,底色都是善良
格局越小,越见不得别人好。
心胸狭隘,容不下别人;
目光短浅,只盯住眼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