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方式。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

怎样坚持读书?我有5个最简单的技巧

十点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1-21 21:40

正文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戴杰朗读音频

  

文 | 温言

经常听见人问,怎样才能坚持读书?


不知道这里的“读书”是否专指读“专业书”或经典的大部头。我倒是觉得这样的问法,就暗示着在提问人心目当中,读书是一件苦差。


从来没有人问过“怎么坚持打游戏?”或者“怎么坚持玩手机?”


——因为大家潜意识里就觉得这是在“玩”,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可以去“玩”。


所以想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是四处找方法坚持,而是找到这件事的乐趣所在,一旦读书成为了“玩”,你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就会把读书当成消磨时间的手段。

 

最近还很流行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读书体系”,大部分书读得好的人、甚至是大家,其实并未刻意建立过所谓“读书体系”。


反倒是平时不常读书的人,如果以为有了“体系”一样的框架,就能提高效率,反倒容易丧失读书的乐趣。

 

读书是和饮食口味类似的一件事,有的人追求营养价值,有的人偏好乡土风味,没必要逼迫自己顺从别人的品位,或刻意模仿他人的读书习惯。

 

读书也无需攀比数量。


假如我一年读一百本书,都是小说诗歌散文;他一年读十本,都是管理学读物;还有人一年只读一本,但那一本是古籍经典。那么在读书这件事上,谁又能轻易评判:谁的效率更高?谁的收获最大?

 


我们平时看的书大致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消遣读物,可以让自己娱乐放松,比如侦探小说,都市文学,还有各式各样的网络文学、通俗易懂的鸡汤书、励志书。读消遣读物,最贴近于“玩”;

 

第二类是“有用”读物,包括技能类书籍、思维方式类和流行经管类书籍。读后往往能带来某种实际“用处”,要么帮我们学会了某项技能,要么扩展了现有的知识体系或视野。

 

第三类是“经典”读物。包括文学、艺术、社科、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内的经典款。它们往往“长销”甚于“畅销”,没有什么实效性,读完后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用处”,却能提高智识和思维的厚度。

 

当然,以上是我个人的粗略分法,并不严谨。这个分类更多是为了让我们审视自己平时所读的书,究竟是消遣的,还是经典的.当然有不少书,既可以算经典,又可以归为消遣,那么究竟算哪一类?不必太过深究,硬去归类。



 我们平时所谓的阅读,其实往往以“消遣”为主,有用为辅,至于经典,少之又少。越是迈入职场,工作繁忙的人,可能越是如此,顶多会在消遣和有用之间寻求平衡。

 



有人觉得“消遣读物”不算书,读起来也没有进益。


我觉得恰恰相反,拯救我们于各种数码化产品、和无需动脑娱乐节目的,往往就是消遣读物。


它们至少可以让你觉得读书“挺有意思”的,你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才可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否则就是反人性的。

  

有用读物可以帮助我们直接解决某种问题,但这类书最“有用”的时候,是在积累了相关实践经验后阅读,效率最高,否则很可能是一种浪费。


很多时候我们听了某某大牛的推荐,兴致勃勃的找过来翻看却发现:读懂了里面的每一个字,但合上书,其实真正留下的有价值内容并不多。


这很可能是因为书里提及的问题领域,你从未有过初步思考,那么看了别人的现成答案,也未必能有沉淀下来的价值。

 

我自己感觉,“有用的读物”起到的往往是“索引”作用。


即便看了没有记住,也不必觉得“浪费了时间”,因为当你未来遇到这个领域的难题时,索引就会发挥作用,这时根据你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去看书,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收获。

  

经典的书籍往往是我们生活当中最无用、也最有用的书。


说它“无用”,在于不可能读完之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它们一般也不会具体介绍某种技能。而所谓“有用”则在于激发人思考,或引领我们审视不同的思考深度和角度。前人的所有智慧其实都蕴含在经典的读物里。

  

读本科时,因为政治学老师的要求,我读了费孝通几本社会学的书。读完后再看自己当时学的那门课,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


十年后,社会和经济环境剧变,前些日子又翻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面的许多观点仍能帮我们理解今天社会的许多现象和趋势。


经典书的力量就像是水,呈现的是一派“千江有水千江月”的读书人本来面貌。随着你的年龄在变化,人生经验的积累,每次从经典中汲取的力量和温度也截然不同。

 



分享一些我过去的一些读书经验和习惯,以供大家参考:

 

一、寻找兴趣的阶段,允许自己追随乐趣而读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找到兴趣所在,培养阅读习惯。


你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比预期中的要多得多:一会喜欢这个,一会喜欢那个,还可能通过一些漫无目的的阅读挖掘出让自己大吃一惊的偏好。

  

二、读100本有用的书,也无法取代一本经典


这句话不是指“只要读一本经典,那么就相当于读了100本有用的书”,而是指:


一个人如果只读那些所谓“有用”的书、并把目光投放在通过读书解决当下的问题,那么其思考的深度和高度,其实很难有本质上的提高。


经典读物虽不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有助于累积你对问题思考的厚度。慢慢的,思想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成熟。

 

近年来市面上大部分“畅销书”,其实都是打着经典招牌的短效“有用”书籍。当时读完后可以解开许多疑惑,但读的多了,难免有“瓶颈”的感觉,会让人不甘于只得到作者做好的餐食,还希望能窥探到所谓“术”后“道”的部分。




而那些所谓的“道”,其实需要在更高一级的层次思考,才能得到,这些往往都蕴藏在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一些非常经典的政治学社会学的著作里的。

 

三、别人的推荐+自己的兴趣=你自己的书单


我自己习惯的做法是:


在豆瓣上维护一个叫购书单的豆列。一旦碰到有人推荐书籍、或者分享书单,随手就挨个在豆瓣读书里搜索一下,看看更多人的打分、评语和目录。如果这些操作完成后,我仍然对这本书感兴趣,那么我才把它加入到我的“购书单”里。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平时零星碰见的好书记录在一块,而且综合考虑了许多人的建议,和自己的兴趣需求。再碰到网站打折时就可以避免冲动购书。买错的书可能不贵,但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

 

四、从全盘输入,到输出型阅读


和很多人一样,我从小到大对书也很爱惜,连一个角都舍不得折。但慢慢地我发现,如果在读纸质书的时候,你能拿着一根笔去读,则效率大有提升。


读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一两句醍醐灌顶的话,或者因为作者说了什么,你一下子有了什么样的感悟——但这样的感觉稍纵即逝,如果不立刻用笔在书上标注出来,可能转眼就忘掉了,即便再读第二遍,同样的感受也不会再出现。


所以最好就是边读边批注。立刻把自己所受到的启发,或者是你在当时那一瞬间的感想,以最简单的文字记录在旁边。

 

不要太在意书的品相,因为越是“有用”的书,其所在的领域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很快,因此不必执着于这本书要珍藏多久多久。


就算一本书需要再三阅读,好的方法肯定是:下一次的阅读,在上一次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又从零开始,这样标注起到了记录思考的作用。


有用书籍的读法应该是:从厚读到薄。


可能三百多页的书,对你的价值不过两三页纸。整本书读完、画花后,再用印象笔记拍照存档,相当于只记录精髓和收获,才便于以后调取。

 



阅读是我们成人后一切能力的基础,它形成了我们思考的基本习惯,也为我们学习获取更迭的技能,赋予了最简单便宜的途径。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所用到的表达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无不与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读书读多了,相貌都会改变,你自己可能以为看过的那些书都已经忘怀了,成了过眼云烟,但它们仍和你同在。在你气质里、谈吐里,也会流露在你的生活和文字当中。

 

梁启超曾写过一本《读书指南》,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最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练出善读书的脑力……从苦阅历中磨练出智慧,得苦尽甘来得趣味,那智慧和趣味却最真切。这是好处。”

 

以此与各位共勉。

 

回复“晚安”,十点君送你一张晚安心语,祝好梦

-背景音乐-

Piano Tribute Players 《Set Fire To The Rain》

October Falls 《 Polku》卫兰 《 Morning》

-作者-

温言,公众号ID:wenyanhello。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商学院(LSE),职场写作者。著有新书《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戴杰,广州电台MYFM880主持人,用声传情,分享美文,想听更多节目在网易云音乐上搜索【音乐、咖啡馆】,新浪微博:MYFM戴杰,微信公众号:DJ2dai。


↓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订阅飞乐鸟【零基础生活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