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有”银元之宝“称誉,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职时发行的钱币。为了提高统治地位,袁世凯把自己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得来。“袁大头”的变现 能力比较强,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钱”景一片看好。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主要角色。由于它是实物货币,介于人们对贵金 属的认可,以及对历史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数。
那么袁大头有多少版本呢?
袁大头签字版:“L.GIORGI”:
最珍贵和稀少的,是民国3年的1元签字版,因在袁世凯像右侧刻有意大利雕刻专家鲁尔治。乔治的拉丁签名L.GIORGI,由天津造币厂试铸,并未流通,存世量极少,在钱币拍卖会上也难得一见。
苏维埃版本:
1931年,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红色政权对敌斗争环境十分恶劣,为了适应敌斗争形势的需要,红军便在从打土豪缴获来的民国三年袁大头旧银元上,在袁世凯头像右侧打 上苏维埃的戳记。
甘肃版本: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鉴定方法:
鉴定“袁大头”的真伪,首先入眼的是原色和原光,品相底版是否干净,齿轮边缘是否规整。然后听听声音是否纯正,就像影视剧里所表现的那样,要猛地“吹”一下银元的竖边,迅速放到耳边听 声,成色好的银元,尾音悠长而清脆,而假币却很沉闷,甚至没有尾音。再就是要仔细观察图案是否逼真,真币的袁世凯头像雕刻得栩栩如生,眼睛里透着亮光,而假币往往注重细节上的“完美”,面 部雕刻得更细致,而且凹陷度很深,看起来更像是真的,真是“假亦真来真亦假”。还有就是掂掂轻重,真币的标准重量应是26.5克,正常的银元经过流通磨损后,重量也应达到25.8克,且颜色润泽柔 白;假币一般既厚又重,颜色品相都瞧着不顺眼。老伴最后拿出两枚银元,用放大镜指着说,这是“孙中山版”的“袁大头”,其中有一枚应该比较稀少,目前价值不菲。
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本藏品具有深远的纪念意义,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经过岁月的洗礼,钱币包浆入骨,熟旧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迹明显,边齿过关,龙纹清晰 ,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
该袁世凯共和纪念银币正面镌袁世凯着军装高樱冠正面像。反面珠圈内镌嘉禾图案环;中间竖镌“壹元”2字;珠圈外上环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9字;下环镌英文壹元;左右镌各一方形有内四点 外四点花饰。此袁世凯共和纪念银币设计考究,铸工精良,传世稀少,较为珍贵,具有研究和收藏价值。
1911年5月,腐败的清政府假借铁路国有化名义,将民办川汉、粤汉筑路权出让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激起全国各地人民的反对,四川省反响尤为强烈,数十万人参加了保路同志军。于是,四川省 宣 告独立,成立了“大汉四川军政府”,并接管成都造币分厂。为扩充军需,铸造发行了这种“汉”字银币。“壹元”银元正面图案中央是一个很大的篆书“汉”字,代表了新政府“大汉”的意思,具 有反清意义。“汉”字周围有18个小圆圈,象征着当年响应辛亥革命的十八个省,两侧有四瓣花星,上方有“中华民国元年”六字;背面图案中央是一朵精美的芙蓉花,象征蓉城成都;花的四周环有“ 四川银币”四字,上方是“军政府造”四字,下方是面额“壹圆”字样,两侧仍有四瓣花星。因发行时间非常短暂,又经民国战乱,存世量非常稀少。
1911年12月29 日,经辛亥革命后,已光复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清朝灭亡,在中国持续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随之结束。民 国成立时,由于币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铸大汉银币,福建改铸中华元宝外,主要的造币厂,大都仍沿用前清钢模铸造银币,以供流通需要。由于币制混乱,临时政府财政部长陈锦涛,于民国元年3月11 日呈文大总统孙中山,鼓铸10万元纪念银币以为整顿。图案采用大总统孙中山肖像,以后的通用银币再改花纹式样。孙中山令财政部行文,同意鼓铸纪念币,并命令其余的通用银币新花纹,“中间应绘 五谷模型,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农务本之规”,训令财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币厂照式鼓铸。不久,财政部就颁下新模给江南(南京)、湖北、广东等造币厂依式铸造,这就是“中华民国孙中山像 开国纪念币”的由来。
中华民国孙像开国纪念币银元,正面中央为孙中山侧面肖像,边缘内上镌中文隶书体“中华民国”4字、下镌“开国纪念币”5字、左右长枝花饰。背面中央为中文隶书体“壹圆”及嘉禾,边缘英文 “中华民国”、“壹圆”,左右分列五角星(后改为六角星)。直线边齿,重26.6克,成色96%-96.9%,俗称“小头”。该币作为中华民国国币发行,流通甚广,数量较多。中华民国孙像开国纪念币银元, 并非都是民国元年铸造。民国16年、17年南京和天津造币厂均有铸造,但采用的全是“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的年代。中华民国孙像开国纪念币银元,由于铸造厂家不一,铸造年代不同,雕刻师英语水 平不高,除正背面主要图案未变外,其花饰细节、英文字母均有变异,特别是英文字母差错较多。这就形成了该币的多种版别。传世较广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五角星版式,一种是六角星版式。
光绪元宝
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 。
光绪元宝是指晚清光绪二十三年到三十一年(1897—1905)机制“光绪元宝”银币系列以及宣统元年机制的“宣统元宝”两种银辅币. 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 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袁大头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