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园地
主要发布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发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跨境电商Eason  ·  eBay经理号如何优化listing ·  9 小时前  
跨境电商Eason  ·  eBay经理号如何优化listing ·  9 小时前  
新闻广角  ·  华为2024全年销售收入超8600亿元 ·  3 天前  
新闻广角  ·  刚刚,谷爱凌宣布退出亚冬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园地

好文荐读 | 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配图的一个明显不足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 2024-10-23 00:00

正文

中学历史教材配图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缺乏对同一事件(或事物)的对比图。在国外的教材中,对比图设计是比较常见的教材编撰手法。

对比图的设计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历史绘画图片与现实摄影图片的对比。 历史图片中所描绘的许多事物的真实形态是怎样的?这是许多学生都感兴趣的问题。下图是教材的书影,提供了两幅法国大革命中的断头台的图片。一幅是历史绘画图,一幅是今天博物馆中的仿制实物图。教材编撰者相信实物照片更能显示出断头台恐怖阴森的感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讲授历史事物的时候,可考虑呈现该事物的现代形态。如讲授中国传统农具的时候,如能提供当代人操作农具的照片,就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农具的功能、原理和操作方式。



第二,同一事件不同画家的画作对比。 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是教材编撰的常用方式。如教材叙述法国大革命中的“马拉之死”时,提供了两幅油画,启发学生理解浪漫主义的描绘手法和现实主义的描绘手法的不同。其实,历史上描绘马拉之死的画作不少,现代画家也有一些作品。让学生多接触针对同一事件的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第三,同一画家针对同一类事件的不同画作的对比。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非常有趣和有意义。如戈雅(1746—1828年)是西班牙著名画家,他的两幅著名画作《1808年5月2日起义》和《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都是描绘拿破仑军队入侵西班牙的。教材同时提供了这两幅画作,问学生戈雅的立场是反对法国还是反对战争?从哪些方面可以分析出来?




第四,同一事件不同图片形式的对比。 这种情况也较常见,即使用多种图片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同一历史事物。如教材讲述法国大革命中的攻占巴士底狱时,提供了4种图片资源——给攻占巴士狱者颁发的证明、用巴士狱的石头造成的巴士狱者模型、攻占巴士狱的场面、拆除巴士狱者的场面,分别为材料5、材料6、材料7和材料8。教材设计的问题也挺有意思:“为什么法国人民攻占巴士狱后还把它拆除了?”这连环画般的呈现方式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图片的叙事功能。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拿破仑加冕典礼,教材呈现了英国人的讽刺漫画图和法国著名画家大卫的古典主义风格的油画,问学生两者的观点和立场有何不同?



第五,同一 事件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