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弘扬中华道家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有人问Deepseek,如果一生只能读20本书…… ·  15 小时前  
慧田哲学  ·  北大国发院教授:民贫国必衰,民富国才强 ·  2 天前  
哲学园  ·  看与思考之间的边界 ·  3 天前  
哲学王  ·  中华文化最让我伤心的地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子道德经

为什么年前家里打扫越干净,年后全家运势会越好?真相竟是……

老子道德经  · 公众号  · 哲学  · 2025-01-16 06: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庭院整洁与生活富足之间的关系,以及清扫和断舍离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生活富足的人往往居家环境整洁,而哈佛商学院的研究也发现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居家环境通常干净整洁。文章通过一个乞丐的故事,强调了清扫心灵的魔力,并提出扫除力这一概念。文章还强调了断舍离的重要性,通过羽仔的实例说明了丢弃无用东西的重要性。最后,文章呼吁我们要养成好的习惯,保持居家环境的整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庭院整洁与生活富足的因果关系

文章讨论了庭院整洁和生活富足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是因为生活富足才有精力和时间收拾庭院,还是因为庭院收拾得干净整洁,生活才变得富足。

关键观点2: 清扫心灵的魔力

通过一个乞丐的故事,展示了清扫心灵的魔力,包括清除杂念、改变态度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观点3: 扫除力的概念

文章介绍了扫除力的概念,即通过扫除产生的魔力,包括外在的打扫房间和内心的自省,有助于解决烦恼、成就事业。

关键观点4: 断舍离的重要性

通过博主羽仔的实例,强调了断舍离的重要性,呼吁人们丢弃无用的东西,以恢复空间、减轻负担、恢复清爽。

关键观点5: 养成好的习惯的重要性

文章通过作者母亲的事例,强调了养成好的习惯,保持居家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心灵的整洁。


正文























































扫地扫地扫心地,不扫心地扫何地。

佳句


点上方绿标收听 主播 诵读美文

前不久,我回老家,在村里逛了一圈,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但凡贫困家庭,庭院和门前都散乱着各种杂物; 而门前、院子里摆放整齐、干净整洁的家庭,生活一般都比较富足。

这几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庭院整洁和生活富足之间到底有何因果关系?

是因为生活富足才有精力和时间收拾庭院,所以庭院整洁干净? 还是因为庭院收拾得干净整洁,生活才变得富足?

而贫困者是为三餐所累,根本无暇收拾? 还是由于懒得清扫,人生陷入混乱无序,坠入贫困?

心随物转,情随事迁。 看房间,就知道你把人生过得怎么样?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 现一个现象:

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 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

于是摸索出这样一个结论:

“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 ”【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清扫就是清理心灵

空间,对人的情绪有极强的感染力: 脏乱的房间,会让整个空间充满惰性,被卷入这种惰性洪流中的人自然也会感染惰性。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卖花的小姑娘把剩下的一朵玫瑰花,送给了路边的一个乞丐。

乞丐于是做了一个决定,今天不行乞了,回家!

他在家把玫瑰花插进瓶子养起来,然后把花放在桌子上静静的欣赏着玫瑰的美丽。

他突然间觉得,这么漂亮的花怎么能插在这么脏的瓶子上,所以他决定把瓶子洗干净。

他又坐在边上静静的欣赏着美丽的玫瑰,突然间他感觉这么漂亮的花和这么干净的瓶子,怎么能放在这么脏乱的桌子上,于是他开始动手把桌子擦干净,把杂物收拾整齐!

处理完之后,他又坐在边上静静的欣赏眼前的一切,突然间他感觉到这么漂亮的玫瑰和这么干净的桌子,怎么能放在这么杂乱的房间里呢?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把整个房间打扫一遍,把所有的物品摆放整齐,把所有的垃圾清理出房间......突然间整个房间变得明亮、温馨起来。

正在陶醉时,他突然发现镜子中一个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衣裳褴褛的年轻人,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呆在这样的房间里呢?

于是他立刻去洗澡,刮胡子,换上干净的衣服,把自己从头到脚整理一番。

然后再照照镜子,突然发现一个从未有过的年轻帅气的脸出现在镜子中!

这时候,他的灵魂瞬间觉醒,他突然间觉得自己很不错,他当下立刻做出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第二天不再当乞丐而是去找工作,随着他的不懈努力,他慢慢脱离了贫困,成为了一个小老板。

清扫真有这么大的魔力?

的确,清扫看似一场简单的体力劳作,实则内蕴深沉的人生智慧。

脏乱差的环境,代表内心负能量的堆积。

让环境变清爽,情绪能量得以自然流通,心情愉悦,棘手事往往迎刃而解。

清扫家就是清理心灵,家里的脏乱也带来思想的混乱。 清扫家就等同于清扫大脑中的垃圾,智慧自然会增长!

一个人的家里,往往藏着最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活得好不好,他的家早已给出了答案。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其实,让生活变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困难,你需要的就是一份“扫除力”。

扫除力,就是通过扫除产生的魔力,不仅包含外在的打扫房间、使之变整洁,还包括内心的自省从而塑造良性的“心理磁场”,有助解决烦恼、成就事业。

打扫的过程,就是处理、选择、扬弃的过程,是你与环境的互动。 整洁的环境明显显示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所以《朱子家训》开篇就告诫子孙: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这样看似朴素简单的文字,凝结着 中国古人治家 的智慧。

从我记事起,我母亲每天都是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洒扫好了房屋、庭院,天才蒙蒙亮。

如今,我每次休假回老家,发现屋里、庭院都是干干净净、整整洁洁。

我每早起床,发现房屋,早已清扫、拖洗干净,甚至200多平米庭院的大理石地板,还用水冲洗过。

我留意到母亲每次进屋都换鞋,在我们老家农村,大家根本没这习惯。 于是我提醒母亲: ”您进屋不要换鞋,这样别人都不敢来我们家了。

母亲说: “这我晓得,我很注意,一旦有人来 ,我都不换鞋。

母亲不仅把房屋清扫的干净整洁,把自己也收拾得干净清爽,每天洗澡、洗发,衣服一天一换。

当一个人养成了好的习惯,拥有一个清洁的空间,生命的质量,也会不断的提高。

所以,80多岁母亲,干净整洁、腰板笔直、精神矍铄、神清气爽,根本看不出一点点老年人的暮气。

当你不断清理家,你内在堵塞的地方,就会越来越通畅了,顺溜了,轻松了,爱和感恩就流进来了!

断舍离,扔扔扔

有位叫羽仔的博主,拍摄了一段丢弃家里无用东西的视频,竟然获得了110万高赞。

网友纷纷评论表示: 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羽仔本来只是感到家里空间越来越小,所以想来一次杂物清理。

没想到开始清理之后才发现,竟像搬家一样“隆重”,东西真的太太太多了!

一次也没用过的拖把和桶,一大堆没有再使用过的手机壳、数据线,每次购物带回来的袋子,全都过期的一堆药......

抽屉里乱七八糟的杂物,厨房里乱到不堪入目的橱柜,各种发霉的杂粮和未使用的调料堆积在一起,还看到几只虫子......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衣物。

以为会穿到的、会搭配上的衣服,挂起来后一次也没有再穿过; 促销买的一大堆单品,吊牌都没剪掉;还有各种根本用不上的赠品......

当她全部清理完时,不要的杂物竟然足足占据半个家的大小,简直超乎想象。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和羽仔一样,很多物品总想着以后会用得上。

看到好看的东西,碰到打折促销,总是控制不住欲望,买买买。

可事实却是,越买越多,越存越多,占据了家里大量的空间,可能用到的不到十分之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