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主编温静  ·  最新!一批热门剧续集蓄势待发 ·  6 天前  
新京报评论  ·  “小蜜蜂事件”:炒作不该纵容 | 新京报快评 ·  6 天前  
CHINADAILY  ·  Editorial丨Call to ... ·  5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谷子”再好,也要“吃”得明白 | 睡前聊一会儿 ·  6 天前  
思想国  ·  铁不会自己愤怒 | 熊培云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聊友汇】高校校长共话,通识教育如何回归大学本义?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8-24 22:11

正文

今日话题

近日,第三届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和重庆大学六所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在论坛中对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各抒己见。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认为,在过去,中国大学的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现在我们应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就北大目前的实践看,打破院系专业课程壁垒的跨专业选课机制正为通识教育创造制度空间。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则对通识教育提出要求,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强调德育优先。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认为,通识教育是对于人的教育,而大学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未来引领社会的发展,更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强调通识教育要在高尚的人格方面加强人的价值观塑造、思维方式的拓展、学习能力的提升。而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则提出要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认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时代要有修正,历史感的培养是第一位的,对于文明的尊重是第二位的,面对各种挑战是第三位的。


归根结底,大学教育的本义,是人的成长,而如何把握住通识教育对培养人成长成才的意义,显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你是如何理解大学通识教育的呢?


在这里,先恭祝@刘爱婷获得“说谎和爱”话题投票冠军!


“专”之深邃需“通”之烛照

《我在故宫修文物》里有这样一段场景:五十多岁的文物修复师抱着吉他,唱着歌。当那游走于历史间的指尖滑落停当在现代乐器的弦端,仿佛历史的大门被现代扣醒,注入透亮的光芒。一段琴光和鸣,是短暂休憩后的重新投入,也是异质冥思后的重新施略,这无异于给之后的专注添加了能量、照亮了幽微处的烛火。我想,这种关系,同样适用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现代文明是由科学技术推动和人文精神的育化共同得来的,两者舍一不可。大学的专业化教育固然给各学科的发展添薪加柴,没有专业化的技术带动,时代的车轮很可能陷于车辙的深渊,而无法前进;个体也会因特长无处发挥而落入泛泛。然而个体所长终会在一段“到达”和下一段“出发”时,发出这样的自问“我为什么出发?”“我要成为什么?”……所有的指向让越来越多的人在专注的深邃里,希望找到自我的意义、精神皈依,以及更大的价值存在。


凭借专业的学科显然不能找到理想的答案,过多的困惑只会让深邃的专注越走越窄和无力感迸发。大学教育重在人的成长和人的教育,而说到底,一个人能把握幸福的能力才是最大的成功学,摒弃浮躁独处思考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修为决定了成功的路能走多远。无论走在何种专业道路上,都需要格局、视野的通达烛火点缀,才能装点和照亮茫茫前路。大学作为多数人生的起点,“通”之烛照,需要加持。


——@吕书娇


通识教育要赋予成长“全面的营养”

笔者在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大学生。有的,能吃苦、很努力,工作认真负责;而有的,却拈轻怕重,粗枝大叶,让人“不放心”。对他们而言,专业水平相仿,可个人素质却“差别大”。毫无疑问,今后能脱颖而出、委以重任的,是前者而非后者。


很显然,大学教育要注重人的全面成长,既要传授专业知识,也要培育精神世界。而无论是正确树立价值观、养成家国情怀,还是强化担当意识、奉献精神,都需要下好“专业外的功夫”,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事实上,许多科学家往往精通文学艺术,许多文学大师也熟知天文地理,这也符合通识教育“全面成才”的理念,契合大学之“大”。尤其我们身处的网络时代,倡导开放共享的理念,客观上也要求大学生的学识及视野“更宽一些”。因此,大学的通识教育,也为广大学子打开了一扇更大的窗户。


所谓人才,德才兼备。无论是学校还是个人,都要强化德的培养,夯实“专”的基础,拓宽“通”的领域,让青年在更宽广的知识殿堂里茁壮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国家栋梁。


——@庄永明


通识教育重在“育”功夫在“教”外

现代大学办学宗旨,在于促进大学生自由地、全面地成长,培育博学多才、行为优雅的综合性人才。


大学四年,时间有限。认真完成所学专业学习任务,这是“术业有专攻”的起码要求。专业成绩挂科,再怎么博学多才,也是本末倒置,不务正业。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相辅相存,互相配合,方可让大学教育驶向快车道。


但两者毕竟是内涵不同教育理念。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培养大学生最高标准,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


由是观之,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朱金良


人就是目的

通识教育如何回归大学本义?近日,这个问题成为高校校长会议讨论的话题。


“君子不器”,在教育家孔子看来,培养学生的最高目标不是让学生僵化为某一领域的机器,而是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有人的温度和情怀,能妥善运用知识和智慧创造创新,能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争取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境界。


大学是时代精神的灯塔,引领着社会潮流。在工业文明早期,马克思就指出,人有异化的危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被各种工具所异化的可能性和机会进一步增加,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技术娴熟,感情冰冷,正在退化为理性的工具,身上做为人的特征日益减少。对抗异化,就要在专业之外,搞好通识教育。


当然,通识教育并非让学生面面俱到,成为全才,而是始终坚持“人就是目的”这个原则,让学生成长得更象一个人,而不是纯粹的工具。


——@何冠军


青春光华与通识教育交相辉映

朋友所在的大学近年来专注于通识教育,她也颇受熏陶。不久前她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同学们讲了“朗读的力量”主题讲座。朗读首先是传达一种生命力量,再是普通话抑扬顿挫这些技巧层面的东西。一首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小诗,现场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抛开那些技巧因素,他们放下顾虑,主动起来要试读。有的读错,让大家哈哈大笑,有的读得几度哽咽,感叹时光的流逝……讲座结束,大家都还意犹未尽。虽然是外国的作品,文化有所差异,但这种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仍能引起内心共同的感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文化是从人的精神世界生发出来的,是人对周边自然和社会的精神反映。一所学校的隐形文化和气质,往往从课程中来,从学生具备的素养中来,从通融识见中来。而通识教育的理念,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


正是受四年通识教育的培养熏陶,朋友所在大学的天之骄子,本可以有许多高薪的工作机会,却来到农村广袤的土地,坚守内心的价值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各种困难磨励着他们的青春,让青春散发不一样的光华,这光华必将与时代交相辉映!


——@曾雪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

教育改革近几年不断发热,近日,各大高校校长齐聚北京,讨论通识教育如何回归大学,通识教育是为了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对于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笔者认为我国当代年轻人急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近日,四名年轻男子穿二战日军制服在抗日遗址拍照;两名男子为成网红,扮日军在街头表演;纪录片《二十二》老人们的截图被制作成表情包,这些无下线的无知举动,都证明年轻人的价值观急需补课,必须加强对历史的学习,铭记历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也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通识教育可以推广,但不能一味的追求广度,掌握更多的知识可以融汇贯通,但如果是样样稀松,并不会对未来发展有所贡献,主导世界经济的是实体经济,加强制造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专业知识扎实,所以选择通识教育的同时不能废弃专业的选择与必修,目前,我国的大学课程普遍较轻松,我觉得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发展通识教育,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


——@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