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杜特尔特半夜见普京!菲律宾出大事了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5-26 07:2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飞机前脚刚刚落地俄罗斯,就不得不折返,连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见面都仓促进行。


咋回事?


文 | 千里岩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侠客岛”(ID:xiake_island),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5月23日, 一支名为马巫德(Maute,也叫毛特组织)的恐怖主义武装对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上的马拉维市发 动了猛烈地攻击。 这次攻击不同于以前“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反而带有很强的“占领”意味,在一下午的混战中,该市的医院,监狱等重要设施已经被武装分子控制,通往该市的几条重要道路和桥梁也被控制。


目前,菲律宾政府出动大批军警在马拉维市内和周边地区与该武装进行激战,军警方面已经出现了若干伤亡。 杜特尔特已宣布在棉兰老实行军管, 毕竟他的家乡和起家的达沃市也在棉兰老岛上。



1

大患



对于历届菲律宾政府来说,始终成为心腹大患的就是南部棉兰老岛上的分离主义势力强大,早在美国殖民统治时期当地就一直存在武装冲突,只是由于美军的强大作战能力让此事相对不显眼而已。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开始以武装手段作为争取“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开始, 武装冲突就一直困扰着菲律宾。

虽然后来因为“独立”还是“自治”的内部分歧,以及菲律宾政府愿意建立“棉兰老伊斯兰自治区”的态度,最后该组织及其后继者“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逐步放下了武器。但是总有一批秉承极端主义观点的成员坚持追求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独立伊斯兰国家”目的,不断组成新的武装组织,诸如臭名昭著的阿布沙耶夫和这次发动袭击的马巫德都是从那里分离出来的。


这些分离出来的组织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观点更加极端活动,虽然人数较少但是普遍与外部的恐怖组织有所勾连。阿布沙耶夫得到了来自基地组织的武器和人员训练的支持,马巫德则通过印尼的伊斯兰祈祷团与ISIS搭上了关系,并且对其宣布效忠,混到了“伊斯兰国棉兰老省”的旗号。

这些组织得到了来自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之后,不仅组织袭击变得高效率起来,而且活动也更加大胆。比如阿布沙耶夫多次绑架中国人勒索赎金,达不到目的就断然撕票,甚至还跨国袭击马来西亚的旅游胜地进行绑架,而马巫德组织甚至干出过专门袭击总统车队,造成7名总统府卫队成员和2名军方士兵受伤的“壮举”。


2

围剿



为什么菲律宾政府对其多次围剿,却始终不能平息这些据称最多不过数百人的武装组织呢? 这跟菲律宾国内的政治格局有莫大的关系。

菲律宾虽然目前实行了西方式的选举制度,但是在过去有着惨痛的马克斯独裁历史。当初马克斯以抗日游击英雄的姿态当选总统之后,借着打击菲共的“新人民军”为借口建立了权力无边的“国内保安军”并且实行军管。无奈,“新人民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组织严密、战术灵活,所以屡剿不灭,结果军管就变成了遥遥无期的“独裁”。马克斯越来越肆意妄为不仅长期把持权力而且大肆敛财,甚至杀害了反对他独裁和军管的参议员阿基诺(阿基诺三世的父亲)。

虽然后来马克斯的独裁越来越不得人心,最后甚至连美国也不好意思继续庇护他而不得不倒台流亡。但“军管”在菲律宾人民心中可是留下了一道深刻的伤口。今天杜特尔特虽然宣布了军管,但是如果这个措施持续下去,恐怕未来不免勾起不少人的这个回忆,反对的声音可能越来越大。

另外菲律宾政坛的选举制度跟东方社会的大土地所有制结合之后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政治。长期以来,主要政治势力为几大家族所把持,除了搞独裁的马克斯其余的总统都没法回避这个问题。比较极端的例子,前些年曾经有个家族为了阻止当地民众投对手的选票,竟然当路屠杀了大批选民。杜特尔特虽然广受欢迎,但是他本身的家族是达沃市的著名大家族,也是他长期在当地执政的根本。

如果未来上述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 杜特尔特的政治前景显然会有所不妙。 不过事情还不仅仅如此。

要想快速摆脱这个局面,那么无疑必须强化军警力量以求得短时间内对恐怖组织实现决定性打击。可是菲律宾的军事力量一直孱弱,仅凭现状显然无法满足杜特尔特的想法。


3

困局



原本菲律宾的安全环境基本是由美军来保证的, 菲军只是作为美军的补充存在,主要担负国内治安任务,所以装备水平和组织训练水平乏善可陈。

而且,根据杜特尔特的说法,菲美之间的军事合作出现了问题,美国拿着两国关系和“人权与法治”说事,使得一贯装备美械的菲军武器弹药供应面对困难。虽然中菲关系缓和之后,双方在反恐和扫毒的执法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但是对于如此境地的杜特尔特来说,恐怕还是不够“解渴”。当然了更深层的原因是,如果大规模引入中国的武器装备,必然会更加引起美国的警觉和刺激国内尤其是军方亲美势力的不满。这对于杜特尔特来说显然不算是最合理的选项。

既然想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那么“广交朋友”显然是必须的。 作为世界上独立于美国,并且还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大国俄罗斯就当然会成为最合理的选项,因此这次杜特尔特与普京的见面,虽然仓促,却也达成了一些效果。



4

会见



俄罗斯总统普京原本正在外地工作视察,立即中断行程返回莫斯科,在深夜会见了杜特尔特。

杜特尔特明确在会见中提出他此行的目的就在于向俄罗斯购买军火,与俄方加强防务合作。他表示,菲律宾将俄罗斯视为亲密朋友,希望进一步加强各领域的双方关系。普京也立即投桃报李的表示,俄菲之间有很多有前景的合作方面,其中包括机械制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当然也包括军事技术合作领域”。

由此可见, 菲俄双方其实本来对于这次访问都抱有很大的期待。 自从杜特尔特上台以来,他一系列特立独行的言论和对于中美之间在南海地区“博弈”的态度引发了世人关注。当然,西方国家不仅仅关注他几次对美语出恶言,更抓住他“铁腕”扫毒的举动,痛批他无视法治漠视人权等等。


杜特尔特则针锋相对的, 一面降低了对美关系热度, 一反前任阿基诺三世奉行的为美国“重返亚太”充当马前卒的态度, 实行对华缓和政策 ;另一方面他强人本色之外也有灵活的身段,对华缓和之余也时不时的发出一些有点“平衡”意思的言论,颇让不少国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如果认真分析一下杜特尔特的言论,我们就发现他绝不是在“亲美还是友华”之间摇摆那么简单,更不是反复无常的“大嘴”。反而他是一个精明的追求菲律宾奉行独立外交政策不甘心做大国“博弈”中的棋子的政坛高手。



就拿这次与普京会见来说,尽管杜特尔特和普京的会见是深夜仓促进行的,不过显然双方已经把话都说透了。普京也把自己的“药方”开出来了,而且看起来还颇为合理。

毕竟发展经济,解决菲律宾国内的就业问题,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会极大的改善社会状况。这对于杜特尔特来说不仅仅是稳住政局,更是未来解决南部分离主义问题所必须的。对付游击队,从来都是要 “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不解决社会问题只靠军事手段剿灭游击队的例子不是没有,只不过比较罕见。

只是俄罗斯工业水平虽然还不错,菲律宾的劳动力也非常充裕。 但是目前俄罗斯工业的问题在于始终拿不出像样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所以双方在普京说的“机械制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但是挑战也巨大。当然了,先从俄罗斯进口一批物美价廉的武器暂时稳住南部局势也是很有必要的。杜特尔特精明于斯,普京精明于斯可见一斑了。



拓展阅读


杜特尔特差点不见普京就回国 这个武装组织有多嚣张


记者 | 袁梦晨 董成文 杨天沐 王丰丰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新华国际头条”(ID:interxinhua)。


让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中断对俄罗斯访问提前回国的棉兰老岛战事25日进入对峙,反政府武装“穆特组织”在马拉维市占据了医院、监狱等设施,升起“伊斯兰国”(IS)黑旗并将一名警长斩首。


面对武装组织的节节进逼,杜特尔特等来俄罗斯强援,菲俄签署国防合作协议,菲有望尽快得到所需的武器装备。


最新:省会沦为鬼城


25日上午,市区还能听到零星交火,反政府武装的狙击手不时从建筑物顶楼或暗处放冷枪。菲律宾军警则攻下反政府武装占据的阿迈伊·帕克帕克医疗中心,救出120名被当作肉盾的民众。



马拉维市的战事已造成大量居民逃离。从24日起,成千上万市民被迫离家,以寻找安全场所,其中大约800人留在城中的疏散中心,其他人则逃往周边城镇。有官员说,马拉维市区已如同“鬼城”。



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言人埃德加·阿莱瓦罗上校确认,已有21人在冲突中身亡,其中包括5名士兵、两名警察、一名保安和13名反政府武装人员,此外还有至少31人受伤。


军方发言人表示,预计还需要“2至3天才能扫清这股武装分子”。


前因:政府搜捕引发大规模交火


根据菲律宾军方发布的消息,此次武装冲突的导火索是政府方面拿到了可靠情报:恐怖组织“阿布沙耶夫”的重要首领伊斯尼隆·哈皮隆可能和“穆特组织”在马拉维市会面。



哈皮隆是美国国务院悬赏500万美元的抓捕对象。23日下午,当地军警对其藏匿地点实施搜捕时,双方发生交火。


出乎当地军警意料的是,“穆特组织”隐匿在马拉维市内的其他成员此后主动出击,一时间全城很多地方响起枪声,令军警顾此失彼。



实际上,经济落后的菲律宾南部地区武装组织林立且成分复杂。反政府武装与政府方面发生交火并非偶发事件,但一般情况下,反政府武装不会长时间持续作战,双方伤亡也不会太大。


但在这次交火中,“穆特组织”面对政府军的进攻并未撤退。虽然军方估计这伙武装分子不足百人,但他们一度占领并焚烧当地教堂和学校,甚至封锁了部分道路,设立检查站,大摇大摆地出现在街道上。


杜特尔特确认,当地一名警长在反政府武装设立的检查站被拦下,惨遭斩首。


有报道称,反政府武装在占据的一座医院升起IS的黑旗,还有一些反政府武装控制的车辆也插上了黑旗。



在外界看来,这座人口20万的南拉瑙省省会城市一度已落入“穆特组织”之手——他们劫持着普通民众作为人质,还攻入马拉维市监狱,释放了100多名囚犯。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战斗显示在菲律宾政府的高压之下,“穆特组织”与阿布沙耶夫有合流的趋势。


强援:俄方助菲反恐


俄罗斯和菲律宾24日在莫斯科签署了包括《国防合作协议》在内的8份合作文件,菲驻俄大使索列塔表示,除了国防合作外,双方的协议涉及旅游、农业、贸易和投资、工业、核能等领域。


见证协议签署的菲律外交部长卡耶塔诺说,杜特尔特一直希望为军方获取最好的武器,在打击恐怖分子的同时避免对平民的伤害。



据卡耶塔诺,普京非常慷慨,称:“双方已有合作框架,菲律宾方面只需提出需求,俄方将尽量满足。”


24日凌晨,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杜特尔特会谈时表示,俄菲有许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其中包括军事技术合作。卡耶塔诺说,菲律宾和俄罗斯并非在寻求军事联盟,菲律宾方面希望得到的灵巧炸弹等武器也仅将用于反恐领域。


前瞻:未来走势不容乐观


杜特尔特24日在机场表示,马拉维市位于棉兰老岛北部,与中部的米沙鄢地区一水之隔,不排除恐怖分子会在政府军警的重压下逃窜至中部的米沙鄢甚至是北部的吕宋岛。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杜特尔特表示将把戒严令范围扩大至菲律宾中部甚至全国。



菲律宾首都地区警察局局长奥斯卡•阿尔巴亚德表示,首都马尼拉目前已进入全面戒备状态,警方已经增派人手保护马尼拉的公共场所。


但是分析人士认为,戒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南部冲突频发的情况。


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是穆斯林聚居区,自19世纪以来一直抗拒菲政府的同化政策。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地的多个分离主义组织不断和菲政府军发生武装冲突,试图在菲南部建立独立国家。半个多世纪的交战,已经造成累计12万人身亡。


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与阿基诺三世都与当地武装达成自治协议,但均未落实。


不仅如此,阿布沙耶夫与“穆特组织”都被怀疑已向“伊斯兰国”效忠。安全专家分析,哈皮隆就力图将“穆特组织”等反政府武装和“伊斯兰国”勾结在一起,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东南亚国家的主要联系人。


链接:“穆特组织”与阿布沙耶夫组织


阿布沙耶夫是菲律宾"老牌”恐怖组织。


这股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恐怖组织常年活跃在菲律宾南部,杀人绑架无恶不作,杜特尔特上台初曾誓言要扫清该组织。上周菲律宾军方还高调宣布自从今年1月的清剿行动以来,已经重创阿布沙耶夫,其组织人数已从月500人锐减至250人。


而“穆特组织”以负责人穆特兄弟的名字命名。


穆特兄弟之父是曾是菲律宾最大的反政府民族武装组织之一——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摩伊解)高级官员。



2014年菲律宾政府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签署和平协议,双方走上和解之路。而穆特兄弟早先也是摩伊解成员,其父就参与了与政府的和谈,但穆特兄弟与其父政见不合,反对与政府和解,于是带领人马脱离摩伊解,成立“穆特组织”,继续在菲南部活动从事反政府活动。


学术合作联系人:聂智洋(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