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开学之际,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调整生活习惯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奏响“开学收心五重奏”来帮助学生适应新学期的生活。文章从心理调适、作息调整、生活习惯的规整、学习娱乐的权衡、假期总结的沉淀、预热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展开,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心理调适
亲子促膝交谈,消除焦虑;积极暗示,强化自我认同;尝试接纳情绪,避免内耗。
关键观点2: 作息调整
调整作息时间,帮助找回秩序感;规律饮食,优化身体状态;加强运动,助力恢复精气神。
关键观点3: 生活习惯的规整
创造家庭学习氛围,减少电子产品干扰;开展家庭学习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关键观点4: 学习娱乐的权衡
开展有益放松活动,告别假期慵懒;户外徒步、亲子手工制作等,身心得到舒缓与锻炼。
关键观点5: 假期总结的沉淀
检查假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复盘与反思;制定新学期计划,明确目标与方向。
关键观点6: 预热氛围的营造
举办收心小仪式,增强开学仪式感;置办开学新装备,点燃对新学期的期待;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缓解焦虑情绪。
正文
过年的欢声笑语犹然在耳,新学期的号角已迫不及待地吹响。学生仿佛处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一边是假期的自由与放松,一边是校园的规律与挑战。如何帮助学生快速摆脱假期的倦怠,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回归校园生活已成为家长和孩子们的一大要事。
此刻,让我们奏响“开学收心五重奏”,以心理调适为序曲,帮助学生拂去假期的浮躁,拥抱积极的心态;以作息调整为节奏,校准生物钟,跟上校园生活的步伐;以环境营造为和声,为他们打造专注的学习空间;以反思总结为旋律,引导孩子对假期进行复盘;以心动预热为音符,给予孩子满满的仪式感,唤醒他们对校园的向往。
亲子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帮助孩子消除开学的焦虑。首先,家长要创造一个轻松、信任的沟通氛围。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与孩子相对而坐,平视而谈,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平等对待。可以从轻松的话题入手,聊聊假期里看的一部电影或者其它印象较深刻的事情,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放松下来。当孩子开始分享内心的担忧时,如害怕新学期的不适应、学业繁重等,家长要专注倾听,不打断,不批评,用点头、眼神交流的方式给予回应。通过引导孩子倾诉,进一步了解焦虑的根源。之后,要给予积极反馈和有效建议。通过这样的亲子促膝交谈,孩子内心的焦虑有了出口,情绪得到了缓解,还可以从父母那里获得方法和力量,收获正面的心理能量。
积极暗示可以强化自我认同,唤醒自信心。孩子可以用积极的话语来鼓励自己。例如,告诉自己,“新学期,新开始,我要挑战自我。我有能力做到,我一定会成功!”这样的积极暗示可以振奋精神,增强自信。同时,父母也要多鼓励孩子,如“你有不错的解决问题能力,遇到难题一定可以想出办法的”。另外,避免使用负面语言,像“你怎么总是那么粗心”等。父母还可以帮助孩子回顾以往的成功经历,比如曾经取得的好成绩、所获得的奖项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好。也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的成功机会,如安排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孩子完成后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这种成功体验暗示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孩子开学前情绪低落的状态。
学会接纳,告别内耗。一想到开学,就感觉情绪低落,迷茫、紧张?没关系,开学在即,从假期的放松状态切换到开学的紧张状态,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对于这些情绪,可以尝试接纳它,慢慢调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将注意力从对未来的担忧转移到具体的行动上。例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预习功课,阅读书籍等,让孩子在按部就班的行动中感受到对生活的掌控感,避免陷入到无端的内耗之中。
假期里很多同学因看电视、打游戏等而熬夜,晚睡晚起,生物钟错乱。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但不要急于求成,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首先,逐渐提前睡觉时间。从提前15分钟过渡到25分钟,直到调整到目标时间,早上起床也是如此。其次,限制孩子躺在床上的时间,醒了就起床。另外,制定一个与校园生活同步的活动时间表。比如,上午8:30到11:30这段时间是平时上课时间,就让孩子专注做事情,可以阅读、练习书法、绘画等。有计划地调整,使孩子的日常安排逐步与学校的活动时间表基本吻合。这样,孩子能在开学前重新找回秩序感,焦虑情绪自然会逐渐消散。
规律的饮食可以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身体状态。每天固定的早餐、午餐和晚餐时刻,可以让孩子的身体适应节奏。饮食内容要避免过年时的大鱼大肉,应该以清淡为主,要充分补给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少吃油炸食品,帮孩子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优。
运动可以助力孩子快速恢复精气神。像跑步、跳绳这类有氧运动,能促使大脑分泌“快乐荷尔蒙”,让孩子心情愉悦。同时,也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消耗体力后,孩子更容易入睡,且睡眠质量更高。当然,一个人的运动难免无趣,尤其对孩子来说。所以,家长就是最好的陪练。比如开展一次家庭运动挑战赛,共同制定挑战目标和规则,如坚持一周晨练,谁先达成跳绳目标,谁就获得神秘礼物。这样的亲子趣味运动能有效聚焦孩子注意力,锻炼身体,调整状态,达到良好的收心效果。
开学前的一周,家长要尽可能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首先,家长和孩子一起根据假期作业完成情况制定每日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没有完成作业的以完成作业为主,作业已基本完成的,可以安排复习和预习任务。其次,开展家庭学习活动,让整个家的节奏缓下来、静下来。每天安排固定时间,如每晚7点到9点为家庭学习时间。期间,全家一起阅读、学习,互相监督和鼓励,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还可以组织家庭知识竞赛等,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同时,减少电子产品的干扰。逐渐缩短看电视、玩游戏、刷视频的时间。家长自己也要少用,多陪孩子做有益活动。
有益的放松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告别假期的慵懒,使孩子在开学前实现身心的有效调适。家长可以选择户外徒步,带领孩子走进自然,如附近的森林公园。在徒步过程中,孩子能够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山川树木,身心得到舒缓。同时,还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力。亲子手工制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起动手制作各种模型、一起组拼乐高等,在专注中锻炼了动手能力与耐心。完成后,孩子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每当假期收尾,孩子恶补作业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开学前一周要检查假期作业完成情况。首先,家长要引导孩子整理假期作业,利用作业完成清单梳理哪些已完成,哪些还有欠缺。然后,制定假期作业验收计划。根据剩余假期时间,合理安排每天验收量。按照上课时间的节奏,保持安静环境,中途不随意打扰,让孩子专注做作业。完成验收后,可以鼓励孩子分享假期作业中的收获、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等。
对假期进行复盘可以使孩子在收心的同时获得成长。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假期里的收获和遗憾,包括读书、旅行等各方面,并及时总结经验和分析原因。首先,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回顾假期中时间的分配,让孩子思考时间利用是否合理。通过这样的反思,让孩子明白合理规划时间的重要性,以便开学后能迅速适应学校节奏。其次,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回顾假期中的社交活动,鼓励孩子分享与家人、朋友相处的趣事,思考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这可以帮助孩子在社交中学会理解和包容,提升沟通能力,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简单有意义的收心仪式可以帮助孩子从心理上意识到假期的结束和新学期的开始。在开学前,可以通过整理房间,帮助孩子以清爽的姿态迎接校园生活。从书桌入手,把旧书本、用过的练习册分类,将有价值的整齐摆放在书架上,过期资料妥善处理。随后,整理床铺和衣柜。和孩子一起换上干净的床单被套,将被子叠放整齐。再将当季衣物按照类别有序挂放或叠放在衣柜里。给孩子准备一份专属开学礼物也可以让开学的仪式感拉满。通过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孩子心仪的礼物。可以是与学习相关的,与生活相关的,也可以制作手工个性化礼物,如假期相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