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是医药行业记者出身,对医药消费行为和医药零售市场非常熟稔。他告诉动脉网,零售药店其实一直想做专业的药事服务和诊疗服务,然而囿于资源和成本限制,很少有零售药店能够把药事服务做好,诊疗服务则更加难以实现。
但是在互联网+医疗风口下,医疗资源的可及度已经非常高,通过手机就能进行医疗咨询。如果把咨询场景转换到药店,就能和药店的药品零售结合起来,实现诊疗+用药的闭环。并且药店还可辅助对网络使用程度较低的用户进行诊疗,是互联网医疗自然延伸的一个场景。
微医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已经有成功的尝试,也在积极寻找互联网医院更多的应用场景,了解到医药零售的痛点之后,即开始用药店+互联网医院的模式来解决药店的痛点,药诊店模式得以立项。
张勇表示,药诊店项目的背后是微医在互联网医疗方面深厚的积淀。他说,微医以乌镇互联网医院为起点,已在全国建立了19家省级互联网医院。同时,微医围绕“医联体、医共体和学科联盟”三种组织形式,深度连接了全国1000家省市县中心医院和10万个基层医疗点。
医生资源上,微医连接了全国超过28万医生,能够为用户提供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电子处方等服务。如果把这些医疗资源和医生资源扩展到药店服务上,就能最直接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具体方式上,微医为药诊店设计了专门的接口及应用,并配置了专门的值班医生资源。其中,常设值班医生为2000人,其他签约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也可通过抢单的模式接收药诊店发出的咨询需求。
合作药店通过登录乌镇互联网医院药店系统,便可为会员提供精准预约、远程诊疗、电子处方等服务。
今年6月份开始,药诊店还发布了专门的硬件设备,将陆续铺设到合作的药店。后期该设备还将配备辅助的硬件,如血糖血脂仪、血压计等,可以在药店进行基础的检测,并实时上传,作为诊断辅助。
药诊店终端设备
动脉网体验该设备发现,其能快速选择科室和进行患者主述,点击问诊之后能够快速得到医生的响应,响应时间不超过1分钟。
“药店专心做好药店,微医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分工细化。‘以医带药’模式能够让药店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服务于用户健康。”张勇认为,药诊店系统和药店互相配合,是医药零售和互联网医疗非常好的结合形式。
发展方向上,张勇认为,药诊店可以对标美国的“分钟诊所”,让药店成为医疗资源的补充。他详述到,2015年全美有超过2100家快速诊所,另据埃森哲的估计,2017年美国分钟诊所的数量有可能增加到2800家以上,届时每年将有能力服务超过2500万人。
美国分钟诊所成功的关键在于,其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医疗效率。分钟诊所通常以同一品牌连锁模式运行,依附于药店和超市,能够大范围布局和推广。就诊无须预约,等候时间在15-20分钟,价格透明而低廉,比普通门诊便宜一半以上。
它将风险最低的常规治疗如过敏、感冒、咳嗽、腹泻等从基础医疗诊所中分化出来,用最有利于成本控制、最有效快速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诊所工作人员一般是执业护士(占95% )或助理医师,配备一位医生提供远程支持。
微医药诊店的模式与之非常类似,同样可以将药店发展成为基础医疗机构,满足用户就医的便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