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到还有10多天就要过年了,
大家是不是
跟我一样
开启了各种聚聚聚、吃吃吃的行程了?
前两天在聚餐同学聚会上,皮西西听到一位单身女同学“失败”的相亲经历,而没成的原因居然是——
“
颜值尚可,感觉人也不错,但唯一的问题就是他是A型血!
”
???
等于说2020年耍朋友已经不看星座、不看属相、不看各种七七八八的条件,看血型了?!
“
哎呀!不是,主要我是O型血,跟他血型容易不合,生娃娃可能要得溶血病,你看那个明星侯佩岑生二胎不就遭了?我周围也有同事遇到这种情况,娃娃造孽大人也焦心啊!”
原来担心的是
『新生儿溶血病』,
哎哟都2020年了,我想说你们这些担心真嘞是莫名堂!
首先,即使妈妈是O型,爸爸是A型血,生的娃娃也不一定就会出现新生儿溶血病!
其次,要说血型不合,按照你们的说法,那所有不同血型爸妈生出来的宝宝都可能得新生儿溶血病。但现在已知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就有30多个,抗原有300多种,绝大多数情况下妈妈和爸爸血型、抗原那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绝大多数的人也都没有发生新生儿溶血。
再次,比起O型血妈妈这种没有肯定结果的担忧,反而另外一种血型——RH血型,也就是熊猫血的妈妈才该注意,Rh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宝宝病情更加严重,影响更大!
今天,四川大学
华西医院输血科的医生们
来给大家聊一聊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而这个血型不合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只有O型和其他血型不合,所有不同血型之间都可能存在不合的情况。
目前已知的人类血型系统有39个,但ABO和Rh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溶血情况最常见,而其他如MNS、Duffy、Kidd等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溶血病也是有发生的,只是因为相对比较少,所以很多人都没听过。
所以,下面我们主要就围绕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这两大类来聊聊新生儿溶血病。
ABO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的血型为O型,宝宝的血型为A或B型,第一胎宝宝就可能会出现溶血,
特别是A型宝宝
,但总的来说临床表现较轻。
Rh血型系统含有几十个抗原,但我们通常所说的Rh阴性,指的是Rh血型系统中D抗原阴性。Rh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发生在妈妈为Rh阴性,而宝宝为Rh阳性,一般发生在第二胎,临床表现较重,严重的甚至出现死胎。
对,这个Rh阴性就是常说的“熊猫血”,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这种“熊猫血”出现的概率约为0.3%(
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之间,Rh阴性出现的概率会发生变化)
。
但并不是说“熊猫血”妈妈生的非“熊猫血”宝宝就一定会得溶血病。
孩子的血型由父母双方共同决定,各将50%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一个O型血的妈妈与一个非O型血的爸爸
(A、B或AB型)
相结合,孩子可能为:O型、A型或B型血。
如果孩子为A型或者B型,而妈妈为O型,则妈妈体内的IgG型抗AB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体内相应抗原红细胞发生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发生新生儿溶血。
Rh新生儿溶血病常发生于有妊娠史或输血史的妈妈。
当“熊猫血”妈妈曾因输过Rh阳性血产生了抗RhD抗体,则第一胎就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如果Rh阴性母亲第一胎为Rh阳性,胎儿Rh阳性红细胞可能经产道或者破损的胎盘进入母亲体内并刺激母亲产生抗D抗体,当二胎为Rh阳性时,抗D抗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或新生儿体内并与Rh阳性红细胞结合,出现了新生儿溶血病。
所以相对来说,“熊猫血”妈妈生二胎,孩子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性更大。
1.黄疸
2.贫血
3.胎儿水肿
4.肝、脾肿大
5.胆红素脑病
“医生,有些新生儿本来就黄疸,那我咋个晓得娃娃是遭了溶血引起的黄疸,还是新生儿黄疸呢?”
答: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期间
(一般是出生28天以内)
,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皮肤、眼睛、粘膜等地方有被染黄的一种病症,主要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其中,生理性黄疸在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特别治疗就可以自行恢复。
而新生儿溶血病所致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主要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虽然表现都是“被染黄”,但出现的时间不同,多数在宝宝出生后就会很快出现黄疸的情况,而且黄疸出现得越早就可能表示病情越重。
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往往较明确,通过抽血等实验室检查就能确诊,所以对医生来说是很好鉴别的。作为家长就密切关注宝宝的变化,一旦有情况,去找医生看看最稳当。
目前对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只要防治措施正确、及时,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有的也会用到这种办法,这是为了降低游离胆红素,一般用于轻症患儿。
a.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可保护已致敏的红细胞,减少红细胞破坏。
b.白蛋白:可结合游离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医生,这样来看,是不是意味着除了寻找同样血型的另一半,是不可能完全避免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