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倾情奉献!”专业+深度+及时+准确“,涵盖宏观利率走势研判、信用评级全覆盖、信用策略紧跟踪、转债市场精细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七读财  ·  每月1000元,如何「钱生钱」? ·  18 小时前  
拾榴询财  ·  中美超级周已过,影响未来数年 ·  5 天前  
格上财富  ·  芒格的五彩鱼钩 ·  5 天前  
智谷趋势Trend  ·  本金500万,换1800万养老金,还能留给孩 ... ·  4 天前  
智谷趋势Trend  ·  本金500万,换1800万养老金,还能留给孩 ... ·  4 天前  
格上财富  ·  40岁以后,断念、舍物、离人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中金固收·信用】到期总量下降,城投占比下降:2025年非金融类信用债到期分析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公众号  · 理财  · 2024-11-12 23:59

正文

中金研究

总体来看,我们预计2025年信用债到期量10.49万亿元,相比2024年增长1.76%;进入回售期规模2.48万亿元,相比2024年下降13.22%;合计量12.97万亿元,相比2024年下降1.49%。我们认为2025年整体偿付压力可控。2025年城投债到期回售量依然明显领先于其他行业,但相比2024年绝对量或将有所下降。



Abstract

摘要


总量统计


总体来看,我们预计2025年信用债到期量10.49万亿元,相比2024年增长1.76%;进入回售期规模2.48万亿元,相比2024年下降13.22%;合计量12.97万亿元,相比2024年下降1.49%。我们认为2025年整体偿付压力可控,总体来看2025年非金融类信用债到期压力较2024年或有小幅下降。


结构分析


1、2025年中长期债券到期回售合计8.65万亿元,较2024年下降3.21%,主要是公司债和PPN下降所致。2025年中票、企业债、公募公司债、私募公司债、PPN和政府支持机构债到期回售合计量较2024年分别变化9.75%、3.15%、-7.74%、-9.74%、-19.31%和-16.39%,中票和企业债同比增长,其余同比均下降,PPN降幅最大,私募公司债下降绝对量最大。


2、我们预计2025年低评级主体信用债到期回售合计量较2024年或将有所下降,2025年央企和地方国企产业债到期回售合计量或将上升。


3、非城投行业中电力、房地产、综合投资、高速公路和多元金融到期回售期合计量位列前五,再融资压力需关注电力、租赁、化工、机场和传媒。


4、2025年城投债到期回售量依然明显领先于其他行业,但相比2024年绝对量或将有所下降。分省份来看,2025年到期回售合计量前五分别为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和重庆,但再融资压力可控,需关注湖北、河南、江西、陕西、云南、河北、贵州和吉林。低外部评级来看,需关注湖北、山东、福建、河南、陕西、河北和新疆。低隐含评级来看,需关注河南、湖北、陕西、云南、福建、河北、吉林和山西。低行政级别来看,需关注山东、陕西、河南、福建、湖北、新疆、河北和贵州。


5、剔除出险后2025年地产债到期回售规模或将小幅上升。从具体主体来看,2025年到期回售量前五分别为:万科、首开股份、保利发展、铁建房地产和华侨城集团,均超过180亿元。


风险

估算发行量和实际发行量可能存在偏差;具备回售条款的债券实际到期时间和预计到期时间存在差异。



Text

正文


2025年非金融类信用债到期回售统计



到期方面,截至2024年10月末,2025年全年非金融类信用债到期量为7.58万亿元,其中中长期信用债6.17万亿元,短融超短融1.41万亿元,2025年到期量存在低估,主要是两部分目前暂未能计算在内[1]:第一部分是2024年内发行但期限在一年内的信用债,基本都会在2024年到期;2024年1-10月月均发行量3725亿元左右,我们简单假设2024年11月-12月短期限品种发行节奏与前期保持一致,即为7550亿元,这部分都将在2025年到期;第二部分为2025年内发行且在年内到期的信用债,2024年年内发行且年内到期的信用债总量大约2.16万亿元,简单假设2025年与2024年水平一致,以上两类合计大约2.91万亿元。因此2025年非金融类信用债到期总量或将在10.49万亿元左右,较2024年到期量10.31万亿元增长1.76%。回售方面,我们预计2025年将有2.48万亿元信用债进入回售期,较2024年的2.86万亿元下降13.22%。当然实际回售的金额取决于债券市场价格、机构负债端变化、市场风险偏好和政策等,2024年1-10月实际回售金额占比约60.5%,较2023年的62.5%小幅下降。合计来看,我们预计2025年到期及进入回售期合计量约为12.97万亿元,相比2024年13.16万亿元下降1.49%。


总体来看,我们预计2025年信用债到期量10.49万亿元,相比2024年增长1.76%;进入回售期规模2.48万亿元,相比2024年下降13.22%;合计量12.97万亿元,相比2024年下降1.49%。我们认为2025年整体偿付压力可控,考虑到实际发行情况和预估量存在一定偏差,总体来看2025年非金融类信用债到期压力较2024年或有小幅下降。


时间分布上看,2025年二季度到期回售量最大,上半年高于下半年,考虑到后续存在新发债券到期情况,或存在低估下半年到期量,具体月份上3-4月到期回售量较大。若仅考虑中长期券种,我们预计2025年二季度到期回售量较大,一三季度次之,具体月份上,1月、3-4月、6月及8-9月中长期券种到期回售量较大。


图表1:2023-2025年到期及进入回售期的信用债规模



注:截止时间:2024年10月末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2023年和2024年1-10月非金融类信用债进入回售期规模和实际回售情况(亿元)



注:截止时间:2024年10月末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2025年非金融类信用债到期回售季度分布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2025年非金融类信用债到期回售月度分布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2025年非金融类中长期信用债到期回售季度分布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2025年非金融类中长期信用债到期回售月度分布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5年非金融类信用债到期回售结构分析




1、中长期债券到期回售情况


到期方面,截至2024年10月末,2025年中长期债券到期量6.17万亿元,较2024年增长1.49%。2025年中票、企业债、公募公司债、私募公司债、PPN和政府支持机构债的到期量分别为27989亿元、3363亿元、10608亿元、12492亿元、5174亿元和2040亿元,较2024年分别变化12.65%、-5.12%、2.58%、-5.24%、-19.25%和-16.39%,中票到期量绝对规模及增幅最大,公募公司债同比小幅增长,其余均同比下降。回售方面,2025年中长期债券进入回售期规模2.48万亿元,较2024年下降13.22%。2025年中票、企业债、公募公司债、私募公司债和PPN进入回售期金额分别为5919亿元、1687亿元、4955亿元、8992亿元和3231亿元,较2024年分别变化-2.17%、24.84%、-24.10%、-15.34%和-19.40%,除企业债外同比均下降,公募公司债下降幅度最大,私募公司债下降绝对量最大。合计来看,2025年中长期债券到期回售合计8.65万亿元,较2024年下降3.21%。2025年中票、企业债、公募公司债、私募公司债、PPN和政府支持机构债到期回售合计量分别为33909亿元、5050亿元、15563亿元、21484亿元、8405亿元和2040亿元,较2024年分别变化9.75%、3.15%、-7.74%、-9.74%、-19.31%和-16.39%,中票和企业债同比增长,其余同比均下降,PPN降幅最大,私募公司债下降绝对量最大。综合来看,2025年到期回售合计量下降主要是公司债和PPN下降所致。


图表7:2023-2025年中长期债券到期回售分布



注:截止时间:2024年10月末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8:各中长期品种2023-2025年到期量及进入回售期规模比较



注:截止时间:2024年10月末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2、分评级到期回售情况


2025年AA评级及以下(含无评级)[2]的信用债到期回售量占比16.05%,相比2023-2024年占比有所提高,不过考虑到2025年末之前发行且在2025年内到期的信用债,占比会有波动。仅看中长期债券,2025年低评级到期量10678亿元,较2024年下降7.96%,进入回售期规模4599亿元,较2024年下降25.96%,合计量15177亿元,较2024年下降14.27%。总体来看,我们预计2025年低评级主体信用债到期回售合计量较2024年或将有所下降。


图表9:2023-2025年分评级到期分布(含进入回售期)



注:AA及以下含无评级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0:2023-2025年中长期债券分评级到期分布(含进入回售期)



注:AA及以下含无评级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3. 分企业性质到期情况


2025年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3] 、城投和非国有企业的信用债到期回售量占比分别为21.72%、28.62%、46.18%和3.48%,相比2024年非国有企业占比进一步下降,城投占比上升幅度最大,其次是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占比下降,不过考虑到2025年末之前发行且在2025年内到期的信用债,占比会有波动。仅看中长期债券,2025年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城投和非国有企业到期回售合计量分别为17912亿元、24230亿元、41628亿元和2681亿元,相比2024年分别变化4.15%、2.36%、-7.96%和-16.89%,城投下降绝对量最大;从占比来看,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占比上升,城投和非国有企业占比下降。考虑到2024年至今信用债净增量主要由央国企产业债贡献,而城投贡献为负,我们预计2025年城投债到期回售合计量较2024年或将有所下降,而央国企产业债或将上升。


图表11:2023-2025年分企业性质到期分布(含进入回售期)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4年8月


图表12:2023-2025年中长期债券分企业性质到期分布(含进入回售期)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3:分企业性质信用债净增



注:截止时间:2024年10月末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4. 分行业到期情况


本次行业分类标准采用中金行业分类标准,少量仅发行过私募品种的发行人无中金行业分类。截至2024年10月末,2025年中金行业口径下城投债到期量和进入回售期规模分别为3.08万亿元和1.56万亿元,合计量4.64万亿元,占2025年全部信用债到期回售合计量46.18%,相比2024占比上升。2025年到期量存在低估,我们按照前述方法测算有5203亿元后续发行且在2025年到期,考虑进来后2025年城投债到期量预计为3.60万亿元,相比2024年下降9.68%;2025年进入回售期规模1.56万亿元,相比2024年下降13.11%;城投债到期回售合计量5.16万亿元,相比2024年下降10.75%。仅看中长期债券,2025年城投债到期量2.60万亿元,较2024年下降4.56%,进入回售期规模1.56万亿元,较2024年下降13.11%,合计量4.16万亿元,较2024年下降7.96%。我们认为2025年城投债到期回售量依然明显领先于其他行业,但相比2024年绝对量或将有所下降。


图表14:2023-2025年城投债到期回售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5:2023-2025年中长期城投债到期回售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非城投行业分布上,电力、房地产、综合投资、高速公路和多元金融2025年到期回售期合计量位列前五,再融资压力需关注电力、租赁、化工、机场和传媒。2025年到期量大的行业大多数仍是传统发债大户行业,前五分别为电力、综合投资、高速公路、房地产和基建设施,2025年信用债到期量均已在3000亿元及以上,电力到期量最大为8160亿元,但是考虑未来即将发行且会在2025年到期的短期债券,上述位次可能会出现变化。到期量超过1000亿元的还有多元金融、煤炭、租赁、铁路、化工和钢铁行业。回售方面,2025年进入回售期规模前五的行业分别为房地产、综合投资、高速公路、多元金融和租赁,均超过400亿元,房地产进入回售期规模为2296亿元是非城投行业中最大的。合计来看,电力、房地产、综合投资、高速公路和多元金融到期回售合计量分别为8283亿元、5450亿元、5218亿元、3966亿元和3491亿元,排名前五,租赁、煤炭、铁路、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到期回售合计量也超过1000亿元。如果将到期回售合计量与各行业存量规模相比较以反映该行业的再融资压力,38个非城投行业中16个行业比值超过35%,其中电力、租赁、化工、机场、传媒、公交和造纸大于40%,电力、租赁、化工、机场和传媒到期回售合计量在200亿元以上。我们认为2025年大部分行业的到期回售压力可控。


低外部评级方面,2025年综合投资行业的到期回售合计量最高为248亿元,房地产和基建设施也超过200亿元,其余行业中多元金融和高速公路也在100亿元以上。用到期回售合计量与各行业存量规模相比较以反映该行业的再融资压力,在2025年到期回售合计量超50亿元的行业中,高速公路和旅游比值超过了40%。


图表16:2025年到期回售非城投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7:2025年低外部评级到期回售非城投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5. 城投债到期结构分析


城投债依然是2025年到期回售总量最高的行业,中金口径下2025年城投债到期回售合计量为4.64万亿元,仍然是各行业中到期回售总量最高的。


从季度分布来看,2025年一至四季度到期回售量分别为:1.34万亿元、1.33万亿元、1.13万亿元和0.84万亿元,一季度城投债到期回售量最大。从月度分布来看,1月、3-4月和6月是全年到期高峰,单月到期回售量超过4500亿元,不过考虑到后续发行,上述数值可能会低估三四季度到期量。


图表18:2025年城投债到期回售季度分布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9:2025年城投债到期回售月度分布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们预计不同地区融资分化或继续在2025年延续,但总体城投债偿付压力可控。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4],“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我们认为此次债务置换将有效减轻地方化债压力,我们认为城投债总体偿付压力可控。


分省份来看,2025年到期回售合计量前五分别为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和重庆,但再融资压力可控,需关注湖北、河南、江西、陕西、云南、河北、贵州和吉林。到期方面,2025年到期量最高的是江苏7832亿元,山东和浙江也超过2500亿元位列二三位,超过1000亿元的省份还包括: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重庆、广东、河南和福建。回售方面,2025年进入回售期规模前三的是江苏、山东、浙江,均超过1500亿元,其余超过500亿元的省份还包括:湖南、重庆、河南、湖北、四川、江西、安徽和福建。合计来看,2025年到期回售合计量前五分别为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和重庆,江苏最高9644亿元,山东和浙江也超过4000亿元,湖南、重庆、湖北、河南、四川、江西和安徽也超过2000亿元。如果用2025年全年到期回售合计量占目前存量规模比例衡量该地区城投再融资压力,前五省份虽然到期回售量较大,但是该比值均低于40%,该比值大于40%且到期回售量超过300亿元的有:湖北、河南、江西、陕西、云南、河北、贵州和吉林,需重点关注。横向对比历史年份来看,江苏到期回售量一直排第一位,2025年山东超越浙江上升至第二,大部分省份2025年到期回售量相比2024年均下降,考虑到2025年到期量存在低估,截至目前同比实现10%及以上增长且大于300亿元的省份包括:湖北、河北和吉林,其中湖北和河北连续2年增长。再融资压力方面,到期回售量/存量比值上升且大于40%同时绝对值大于300亿元的省份包括湖北、陕西、河北和吉林,其中湖北占比连续2年上升。


图表20:2025年城投债分省到期回售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1:2023-2025年城投债分省到期回售情况对比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低外部评级来看,需关注湖北、山东、福建、河南、陕西、河北和新疆。到期方面,2025年江苏到期量最高为2133亿元,浙江第二为761亿元,湖北、重庆、四川、山东、安徽、湖南也超过500亿元。回售方面,2025年湖北进入回售期规模最高为397亿元,江苏、湖南、山东和四川也超过300亿元。合计来看,江苏最高2513亿元,湖北第二1061亿元,浙江第三1056亿元,四川、山东、湖南、重庆、安徽、福建和江西也超过500亿元。再融资压力方面,到期回售合计量占目前存量规模比例大于45%且绝对值超过100亿元的有:湖北、山东、福建、河南、陕西、河北和新疆。横向对比历史年份来看,江苏一直排第一位,2025年湖北由2024年第六上升至第二,山东由第九上升至第五,湖北、山东、福建和河北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河北连续2年增长。再融资压力方面,湖北、山东、福建和河北到期回售合计量占目前存量规模比例较2024年上升幅度较大,其中河北连续2年上升。


图表22:2025年低外部评级城投债分省到期回售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3:2023-2025年低外部评级城投债分省到期回售情况对比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低隐含评级来看,我们将AA(2)及以下的中债隐含评级定义为“低隐含评级”,需关注河南、湖北、陕西、云南、福建、河北、吉林和山西。到期方面,2025年江苏到期量最高为4484亿元,山东、重庆、湖南、江西和浙江也超过1000亿元。回售方面,山东2025年进入回售期规模最高为1174亿元,江苏第二为1146亿元,山东和浙江也超过1000亿元,河南、重庆、湖南、湖北、四川和江西也超过500亿元。合计来看,江苏最高为5614亿元,山东第二为2870亿元,重庆第三为2132亿元,湖南、河南、湖北、四川和江西也超过1500亿元,浙江、安徽和陕西也超过1000亿元。再融资压力方面,到期回售合计量占目前存量规模比例大于45%且绝对值大于200亿元的有:河南、湖北、陕西、云南、福建、河北、吉林和山西。横向对比历史来看,江苏一直排第一位,山东2024-2025年均排第二,2025年相比2024年增长超过10%且到期回售量大于300亿元的省份包括:湖北、福建、河北和吉林,湖北、福建和河北均为连续2年增长。再融资压力方面,到期回售规模/存量规模比值上升明显且绝对值较大的省份包括湖北、福建和吉林。



图表24:2025年低隐含评级城投债分省到期回售情况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5:2023-2025年低隐含评级城投债分省到期回售情况对比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低行政级别来看,我们将区县及园区城投主体定义为“低行政级别”,需关注山东、陕西、河南、福建、湖北、新疆、河北和贵州。到期方面,2025年江苏到期量最高5540亿元,浙江第二为1736亿元,山东第三为1393亿元,四川、陕西、湖南、河南、福建、湖北、广东和安徽也超过300亿元。回售方面,2025年江苏进入回售期规模最高1197亿元,浙江第二为1064亿元,山东、四川、湖南和河南也超过300亿元。合计来看,江苏最高为6737亿元,浙江第二为2800亿元,山东第三为2365亿元,四川和湖南也超过1000亿元,陕西、河南、福建和湖北也超过500亿元。再融资压力方面,到期回售合计量占目前存量规模比例大于40%且绝对值大于100亿元的有:山东、陕西、河南、福建、新疆、河北和贵州。横向对比历史来看,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和湖南近年来一直稳定排前五位,陕西、福建、湖北和河北2025年到期回售量较2024年增长10%以上,陕西、湖北和河北连续2年增长。再融资压力方面,陕西、福建和湖北到期回售合计量占存量规模比例上升幅度较大。


图表26:2025年区县园区级城投债分省到期回售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7:2023-2025年区县园区级城投债分省到期回售情况对比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城投债融资处于净流出状态,2024年城投债市场整体处于收缩,数月净增量为负,截至2024年10月末,城投债累计净增量为-1271亿元。分省来看,2024年1-10月约有一半省份净增量为正,其中山东、广东、河南、江西、河北、福建、北京和新疆净增量超过100亿元;江苏、天津、湖南、浙江、湖北、贵州和四川净流出规模超过200亿元,江苏、浙江、湖北、天津、四川2024年1-10月净增量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绝对量较大。我们认为还需关注融资分化带来的债券偿付压力变化。


图表28:城投债月度发行净增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9:2024年1-10月VS 2023年1-10月城投债分省净增对比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6. 地产主体到期分布


房地产是2025年到期回售量第二高的非城投行业,目前统计的2025年到期量为3154亿元,进入回售期规模2296亿元,合计5450亿元,较2024年下降0.69%;剔除出险后2025年到期回售合计量5193亿元,较2024年上升2.54%,其中国企同比上升4.9%,非国企下降10.06%。考虑到2025年到期量存在低估,总体来看2025年地产债到期回售规模或将小幅上升。


从具体主体来看,2025年到期回售量前五分别为:万科、首开股份、保利发展、铁建房地产和华侨城集团,均超过180亿元;超过100亿元的主体还包括:华润置地控股、招商蛇口、首创城发、龙湖、信达地产、绿城房地产、电建地产、华发实业、深业集团、上海地产、建发房地产和义乌国资。


图表30:2023-2025年地产债到期回售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1:2023-2025年剔除出险地产债到期回售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2:2023-2025年剔除出险地产债分企业性质到期回售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3:地产债分企业性质净增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4:地产主体到期分布(亿元)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1] 后文均采用类似方法测算

[2] 以后统称低外部评级

[3] 不含城投

[4]https://www.gov.cn/zhengce/202411/content_6985669.htm




Source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4年11月12日已经发布的《到期总量下降,城投占比下降:2025年非金融类信用债到期分析》

袁文博  分析员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3060023

许 艳 分析员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30007 SFC CE Ref:BBP876




Legal Disclaimer

法律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仅面向中金公司中国内地客户,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中金公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金公司的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中金研究网站(http://research.cicc.com)所载完整报告。

本资料较之中金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金公司可能与本资料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订阅者应当考虑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资料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与本资料相关的披露信息请访http://research.cicc.com/disclosure_cn,亦可参见近期已发布的关于相关公司的具体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是由中金公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中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