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微沙龙,新时代语境下的新尝试
8月18日,围绕“知识新分享--让沟通更专业”的主题,第13届国资微沙龙在京举办。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分答创始人“姬十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胡百精等多名专家名人汇聚一堂,探讨新时代下知识分享经济的趋势和特点。著名的国资委旗下网红“国资小新”的创办人用问答的形式做了分享,这个国资委新闻旗下的著名网红,在微博等社交平台的粉丝已经过千万,而入驻分答以来,也已经收到了3229个提问,是政企运营新媒体的先锋人物。
国资小新主要回答的问题包括国企改革政策介绍、国企招标招聘信息等实用性、功能性交流,是非常专业和有价值的官方回复平台。为了增加自己回答问题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国资小新”还邀请了胡鞍钢、何自力、张春晓、梁军、李锦、管清友等专家学者参与解答,力求给网友最准确的知识和信息。可以说,国资小新通过几年的新媒体运营,对这个领域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和见解,也最早发现了知识分享的趋势和价值,成为拥抱新事物的典型。
国企纷纷入驻,问答生态开始被主流认可
在国企小新的示范下,已有航天科工、武钢、中国商飞、中国中车、中智公司等近十家中央企业入驻分答,以矩阵的形式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国企大企业的入驻,说明了主流企业对问答知识经济生态的认可,这说明其实不管是国资委还是国企,一直从事新媒体营销,所以在新事物的产生后,就非常主动的要参与进来了。
比起传统的新媒体平台,分答的问答形式还是有非常大的优势的。这是非常著名的AMA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呈现,通过大量的提问,足可以解决大量针对性的疑问,从此让更多人深度的了解企业或者政策。这比单纯的长篇大论更加容易让用户接受,也能更好的解决疑问最多的核心问题。这一次性解决了内容和针对性的问题,和一般的社交平台主要建立品牌形象相比有更高的解决问题的效率。在行、分答创始人姬十三也认为,作为各领域的佼佼者,机构用户的内容具备知识传播性和权威性,可以达成用户产生内容、内容吸引用户的良性循环。
粉丝经济加知识经济,社交变的更有效率
粉丝经济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主流企业和国家单位的认可,他们都在社交媒体上,有自己的官方宣传平台。不过,粉丝经济其实并不是这些单位客户的需求,只是对于机构用户来说,他们需要一个官方发言的口径,而之前只有粉丝经济这种路径可以实现这个需求。在分答这类知识经济出现之后,其实是更适合这些机构单位的平台,因为可以更好的解决他们的需求,而不需要做更多无效的社交沟通。实现真正的以内容传播为核心,而不是以粉丝运营为核心。
这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其实是一种更加省力的选择。而新兴的问答平台,对于他们也是一个更好的机遇,可以弥补之前在社交平台上落后的部分,然后让自己真正走在一拨新潮流的前面。而对于国资小新这样的账号来说,问答盈利并不是核心诉求,所以他们还把这部分的收益增加了公益的内容,捐出来给山区的孩子等,形成了更好的社会效应。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有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价值。
国家机构和企业纷纷加入知识分享平台其实是一个知识经济到来的重要信号,从社会最主流单位到最流行红人的加入,使得这个领域发展非常迅猛,而随着问答内容的逐渐增多,问答平台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大,也会慢慢从沟通平台升级为内容平台,起到一个百科全书的作用,那时候,问答平台的价值会更难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