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现了吗?
近两年开始,喜欢
抓考勤的
公司越来越多了,
在降本增效的潮流下,员工工时成为了主要的效率指标。
得益于此,加班排名、加班竞赛被发明了出来,
一些
HR和总监变成了“监工"
,让员工来的早一点,走的晚一点,成为了他们的重大责任。
当你
为
管理者的
举动而费解时
,
当你为
这只抓皮毛的管理手段而
觉得可
笑
时,
却不知道
这一切,就像一
场失
败的婚姻一样,
一切早已注定。
01
我们和公司的过去,是热恋期。
在20年前
那
个机会遍
地的时代,发财是比
较容易的
,
只
要你遵循时代的规律,
开
始
做信息门户、社交、
O2
O、
电商
、短视频,就能大赚一笔,甚至财富自由。
投资人会拿着钱塞给你,这个送500万,那个送1000万,你不要都不行。
而那时候也是不需要打卡的,弹性办公才刚刚被发明出来。
为什么不需要?
因为
那时
大家
都
很忙,管理者忙着思考业务、决定战略,忙着开疆拓土
,员工忙
着有
价值要交付,忙着
实现增长,
大家根本没有
精
力关注这些浮于
表面的形式工作。
而业务也是真给力,DAU1万,10万,100万,1000万,数字的增长就像过山车一样,无数家公司开始了B轮-C轮-D轮的融资,初创团队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和员工是相互认可、相互信任的,甚至是坠入爱河的。
哇,
老板的战略真厉害,
跟着他
做事,
我
们的数据越来越好了
,
跟着老板可以发财
。
以后
公
司就是我的家,我愿意为公司创造价值,我愿意去打江山,我想把毕生托福在公司的这项事业中。
别跟我说下班时间,你让我住公司都行。
而老板也会这样说:
哇,我的员工真厉害,事情执行的这么好,甚至还能给我惊喜,有他们在我就放心了。
以后我要增大期权激励,增加分红,让这些跟随我的人赚个够。
别让我抓考勤,大家愿意几点上班就几点!
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谈考勤本身是一件伤感情的事情,这是打工的黄金时代。
大家仿佛热恋的爱人相互欣赏,看彼此是有滤镜的,正所谓:
你写的OKR,是爷的小心肝;
你的日常汇报,让我小鹿乱跳;
你的管理风格,会议室无比婀娜;
自从跟了你,我的职场再无蹉跎。
02
我们和公司
的现在
,是冷静期。
今天互联网高速增长不在了,许多公司的财报只能迎来个位数的增长,但即便这,也是使劲扣才扣出来的。
融资太难了,从投资人手里拿钱,无异于是抢钱,只不过手里的菜刀,变成了AI大模型的“枪口”,很多还是包的外国接口。
所以考勤成为了现在的主题,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没什么事做。
互联网用户见顶了,尽管APP还能增加一些功能,但
DAU、营收一点不涨
,唯一增长的是APP的占用内存空间,垃圾功能做多了也没意思,所以很多人没事情做。
战略也没什么工作量了,大家玩的都是对标,别人家做了什么成功了,我们就拿来对标一下,甚至能对标一年。
在业务数据停滞的过程中,公司股价也停滞不前,内部开始士气低迷,画饼、推锅,干活的人少了,人心惶惶的多了。
再接着,管理层觉得基层效率不行,是这群人开始不干活偷懒了;
基层觉得管理层判断力不行,战略太懒惰了。双方原本的信任会转变成猜疑,而且这种不信任会愈演愈烈。
这就好像是热恋的情侣遇到婚姻中的七年之痒,那是一种从山盟海誓,快进到
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巨大落差感。
我当初怎么就瞎眼,看上你了呢?什么垃圾公司,真不应该被你的使命愿景蒙骗~
老娘当
初就不应该嫁给你!
公
务员
才是幸福的“婚姻”呀。
也许是察觉到了这种抱怨,婚姻的问题继续发酵,另一方继续发难:
我就知道你早有二心,你根本不是那个当初好好干活的你,既然如此,就请你每天好好坐在工位上,别想晚来,别想早走,给我坐在这,行使你的职责!我们是有合同的,你是拿了我的钱的!
至此,婚姻的爱与信任名存实亡,只剩下一个无情的996打卡机器。
我们的婚姻只剩下一张结婚证了
,
还是3
年一续
的那种。
03
我们和公司的未来,会是离婚期吗?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互联网流量依旧见顶,在存量的争抢中,许多公司和业务仍旧无法回到当初的最高点。
而当业务一地鸡毛、雇佣双方继续失去信任,只围绕着每天打卡办公、代码行数、工时排名而做管理时。
所谓的工作,就演变成了利益算计、分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