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客秀
每天推送创业创新精选资讯、案例干货,分享创客、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机器人、VR/AR、3D打印、智能家居、物联网、工业4.0、文化创意、创业孵化、创客空间等好玩有趣的新鲜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业家  ·  950亿香港地产豪门,也遇到难关了 ·  昨天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穿越五大期刊的科研之旅:地球科学工作者必知的 ... ·  2 天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穿越五大期刊的科研之旅:地球科学工作者必知的 ... ·  2 天前  
中研普华集团  ·  人类首次!探测到了 ·  3 天前  
中研普华集团  ·  人类首次!探测到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客秀

VR+机器人外骨骼,或开辟智能制造新篇章

创客秀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17-06-28 09:35

正文

前言


最新款可穿戴式机械骨骼架能帮助瘫痪的病人再次行走,并且动作还十分流畅。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丹麦奥尔堡大学共同进行的这一研究,让VR(虚拟现实)与机器人外骨骼擦出了别样的火花。二者携手或将会在多个领域开创新的天地。



工业4.0时代,新兴的智能制造技术呈现出一个显著特点:各项技术不仅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发挥独特作用,更可以两个或多个搭配,创造一个又一个新意迭出的复合应用。例如机器人与3D打印相结合形成的无人生产线、物联网与无人机共同构建的智能空中物流网络,及今天谈到的VR(虚拟现实)与机器人外骨骼的结合等等,每一个智能复合应用背后都蕴藏着崭新的商机。
 
机器人外骨骼是人机融合在当前阶段最主流的工具之一,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帮助残疾人和各种因伤因病丧失活动能力的患者重新行走。不过,如果只是单纯把机器人外骨骼安装在患者身上,仅能起到支撑作用,对于那些还有望恢复行走能力的病患,除了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这方面,VR的参与非常重要。


 北航机器腿样品


201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丹麦奥尔堡大学共同进行了一项可穿戴式机械骨骼架研究。他们的研究计划是通过扫描大脑信号并配上VR设备,以提升机械骨骼架的灵活性,让病人在行走时更加流畅。VR设备的加持,让病患移动起来感觉十分自然,同时也能让机器骨架看起来更像是人类的一部分。而美国杜克大学神经科学家Miguel Nicolelis主持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的VR+机器人外骨骼脑机结合技术能够让严重脊髓受伤的病人重新恢复神经功能。这两项技术的组合应用如果在医疗领域实现落地,其市场前景之广阔不言而喻。
 
VR自诞生以来,一直在游戏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身临其境般的逼真视觉效果令众多玩家赞叹不已。不过,在虚拟现实世界探险之余,一部分人可能还会觉得有些许遗憾:即使我们看到的再真实,我们的身体在游戏过程中仍然缺乏真正的参与机会。现在,至少在动作类、冒险类游戏中,这样的缺憾可以被弥补了:机器人外骨骼加盟VR游戏,为玩家们带来了全新体验。我国的Dexta Robotics 公司积极创新,开发出一套名为Dexmo的机器人外骨骼,它需要和VR头盔一同使用,能让用户伸出手来就可以抓住刚才一直在看的VR内容。Dexmo的工作原理是将现实的力量反馈到用户指尖,这样用户就可以无缝地感受到对象,就像是把它真正的拿在手上。随着玩家对游戏仿真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VR+机器人外骨骼或许会成为未来游戏的标配。
 
VR与机器人外骨骼的应用还可以进入到更多的领域,不过技术有时会受到伦理道德的质疑。也许你已经想到,这对搭档能在体育世界大展身手,用于运动员的训练活动。是的,单纯从应用方面讲,该想法具有可行性。但是,人类在运动能力早已输给机器的今天,仍然保留着体育竞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对自身原始力量的敬畏与热爱。如果通过机器的辅助和指导来强化自身的体能进而用于运动赛事,必然会引起争议。因此,VR+机器人外骨骼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还并不多见,至于其前景如何,还要看人们对于机器与人之关系的认识如何变化。
 
VR与机器人外骨骼还将进军哪些领域、各项智能制造技术还能组成怎样的给力拍档……一切都还是未知,一切终将由人心来决定。


材整理自网络

「END」


目前,我们已建立相关行业微信群近百个,

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装备、精密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工业软件+工业云、智能硬件、电子通讯、光电显示、物联网·传感器、智慧交通、数控机床、工业物联网、智能家居、VR·AR、AI人工智能、无人机、新能源·锂电、新材料等20多个领域。

由于群人数过多,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管理员微信,并备注领域,即可申请加入此行业群。

欢迎来撩~



☟ 戳这里,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