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陳小剑
陳小剑,自律者、晨型人、多元思维模式践行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99%的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真的不是因为笨,而 ... ·  2 天前  
FM107太原交通广播  ·  52天宝宝中毒进ICU!只因家人往水里加了点…… ·  2 天前  
FM107太原交通广播  ·  52天宝宝中毒进ICU!只因家人往水里加了点…… ·  2 天前  
丁香妈妈  ·  孩子为什么会腿抽筋?需要担心吗? ·  3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最费妈的数学,有了偷懒新思路 ·  3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20款儿童牙膏大评测,除了氟含量,还得看啥?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陳小剑

《论语·学而篇第一》1.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陳小剑  · 简书  ·  · 2019-12-05 09:25

正文

每日一句论语 ”专栏系列连载的第 6 篇文章

大家好,欢迎打开 #每日一句论语# 专栏,

每天花 5分钟 一起学论语,受益每一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原文】

子曰:“弟子①入则孝,出则弟②,谨③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④。行有余力⑤,则以学文⑥。”

【注释】

①弟子:一般有两个义,一是指年幼之人,弟系对兄而言,子系对父而言,故曰弟子;二是指学生。此处取前义。

②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悌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③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④仁:指有仁德的人。

⑤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好精力。

⑥文: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门在外要敬爱师长,言行谨慎且有诚信,广泛地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剩余闲暇时间和精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解读&感悟】

针对弟子们的人生第一课,孔子给出了很简明扼要的回答:做人应当先从修养仁德开始,然后再去学知识。这个是有优先顺序的,而且不能反了, 学习知识本身是为了更好地修养仁德和做人做事 ,如果孝悌都做不到,仁德的根基都没有打好,学再多的知识也没有用,以后很难立足于社会之上了。

反观当今社会,其实很多时候教育恰恰就是颠倒了顺序,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学校里,很多家长校长只是一味地强调学习知识读好书考好成绩,却忘记了孩子读书的真正目的。倘若一个人小时候没有打好修养仁德的根基,那么即便学了很多知识、考很高分数,出了社会之后很容易自生活、工作及人际上受到挫败,因为不懂得做人做事,别人也就不待见了,要成就一番事业和为社会作为就更加艰难了。因此,孔子提到的 “人生第一课” 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