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深度全面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解读、前沿追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sight数据库  ·  第 7 ... ·  昨天  
安徽药品监管  ·  【安全用药】缺铁性贫血口服补铁剂的注意事项 ·  昨天  
安徽药品监管  ·  【安全用药】缺铁性贫血口服补铁剂的注意事项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患者出现低血糖!还有哪些非降糖药会导致低血糖?

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 公众号  ·  · 2025-02-11 19:59

正文

案例 [1]


患者男性,67 岁,因间质性肺疾病、I 型呼吸衰竭加重入院。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喘息气促、咳嗽咳黄色黏痰、胸闷心慌、口干。既往糖尿病病史 5 年,应用胰岛素维持治疗,未规律监测血糖。入院诊断:间质性肺疾病;I 型呼吸衰竭;2 型糖尿病;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入院后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 g,1 次/日,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同时予控制血糖、缓解咳喘等治疗。

2 日后,患者于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 1 小时后出现自汗、心慌、周身乏力、手足发冷,急测血糖 2.9 mmol/L,立即给予 25% 葡萄糖注射液 60 mL 静推、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静脉滴注补充葡萄糖,后检测患者血糖 10.4 mmol/L,症状好转。



为什么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患者会出现低血糖?

左氧氟沙星为临床常用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低血糖是喹诺酮类药物严重的不良反应,一般发生在开始用药的 72 小时内 [2] 。喹诺酮类药物导致血糖升高或降低,主要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其中,低血糖易发于用药初期,主要由于该类药物对胰岛细胞 ATP 依赖性 K + 通道的抑制,可使胰岛素释放增加,从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3]

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血糖紊乱的风险: 加替沙星 > 左氧氟沙星 > 环丙沙星 > 莫西沙星。

发生低血糖对策: 停药对症处理。


临床上,除了降糖药物,其实一些非降糖药物也可能导致低血糖,为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对非降糖药物致低血糖症也应高度重视。


那么,除了喹诺酮类药物,还有哪些非降糖药物可引起低血糖?



分子结构含巯基的药物


1、机制 [4]

胰岛素分子结构中的二硫键可被含巯基的药物破坏,使得自身抗原暴露,在遗传免疫易感基因(即人白细胞抗原 HLA-DR4 相关基因)阳性的基础上,启动自身免疫反应,从而诱发机体产生胰岛素自身抗体。

胰岛素自身抗体可与胰岛素结合形成复合物,而复合物则无法发挥降糖作用。

因此,当机体血糖升高时,会继续刺激胰岛 β 细胞分泌更多游离的胰岛素,而游离的胰岛素又会迅速与胰岛素自身抗体结合,最终导致机体存在大量的胰岛素。

但胰岛素与胰岛素自身抗体亲和力较低,在某种情况下易解离,而机体又不能迅速将解离的胰岛素代谢,此时便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2、有相关报道的药物 [5]

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硫普罗宁、硫辛酸、卡托普利、氯吡格雷(代谢产物含巯基)、青霉胺。

3、发生低血糖对策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为自限性疾病,主要的治疗目的是纠正低血糖症状及消除体内胰岛素自身抗体。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治疗迄今为止仍没有标准化方案,大多为医生经验性治疗。

一般停用含巯基药物,多数能自行缓解,同时饮食上建议少食多餐,减少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防止餐后高血糖和过度刺激胰岛素分泌。如果低血糖症持续存在,可考虑服用 α-糖苷酶抑制剂和(或)糖皮质激素(中、小剂量

据相关报道 [4] ,21% 的患者仅调整饮食结构后无其他措施低血糖症即可缓解,42% 的患者在饮食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服用了 α-糖苷酶抑制剂,42% 的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患者的低血糖症在 3~6 个月内可缓解。


影响降糖药物分布、代谢、排泄的药物


影响降糖药物分布的药物

1、机制 [6]

磺脲类降糖药经胃肠道吸收后,90% 以上游离药物可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无活性复合体,当同时服用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的药物时,后者可与磺脲类降糖药竞争蛋白结合位点,使其游离型药物增多、药效增强,从而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2、有相关报道的药物: 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磺胺类(磺胺甲恶唑)。

影响降糖药物代谢的药物

1、机制 [7]

磺脲类药物主要经肝脏 CYP2C9 代谢,抑制 CYP2C9 可使该类药物代谢减慢,从而升高其血药浓度,使其药效增强,从而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2、有相关报道的药物: 唑类抗真菌药(氟康唑、伏立康唑)、硝基咪唑类(甲硝唑)。

影响降糖药物排泄的药物

1、机制 [6, 7]

P-糖蛋白抑制剂可抑制磺脲类药物通过肠壁细胞外排,导致磺酰脲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使其药效增强,从而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2、有相关报道的药物: 克拉霉素。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药物


1、机制

胰高血糖素可升高血糖,抑制胰高血糖素会导致低血糖发生。

2、有相关报道的药物

生长抑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多个机制导致机体血糖浓度的下降,其中一个机制为直接作用于胰岛 α 和 β 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但其对胰高血糖素的抑制作用较胰岛素强 10~20 倍,从而显著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8]

普萘洛尔 [9] 可延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特别是与降血糖药物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酚妥拉明 [9] 等 α 2 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胰岛细胞 α 2 受体功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引起低血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