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侧重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中共党史;历史学新书、新刊、论文;中央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总之,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吃什么情报局  ·  一年就 1 ... ·  19 小时前  
江苏警方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22 小时前  
江苏警方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22 小时前  
慧田哲学  ·  张鸣:退休之际的废话(这也太敢言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新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历史学论文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 2019-06-11 18:56

正文

编者按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

ISSN:0257-0289

CN:31-1142/C

出版地:上海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邮发代号:4-246

创刊时间:1935

核心期刊 CSSCI

目录

中国哲学研究

庄子的“不得已”之说及其思想的入世性

陈徽;1-10

“反其本而推之”——朱子对《孟子·梁惠王上》“推恩”问题的理解

东方朔;11-21


复旦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简介

合作治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责任研究 2


西方哲学研究

法权论是否属于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兼论康德在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区分

孙小玲;22-30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庄子·让王》脱文辑证——基于衍生型文本生成方式的研究

程苏东;31-42

《文心雕龙》“才略”意蕴考论

赵树功;43-51

《陶渊明集》在日本的翻刻、选抄与注译

蔡丹君;52-60

六朝京口晋陵诗考论

陆路;61-71

杨慎诗学中的诗史意识与知识观念

郑利华;72-83


域外新刊

主持人的话

成沫;84

但丁、彼特拉克与欧洲知识分子的起源

罗伯托·安东内利;成沫;85-90


中国古代史研究

官印与地名——“慎阳”及相关地名变迁的传说与史实

张伟然;蔡允贤;91-100

古代中国地方力量“自下而上”的运作——重论费孝通的双轨政治

周丹丹;李若晖;101-110


世界史研究

远征·漂泊·返乡——对《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洁净场景的仪式化解读

欧阳晓莉;111-120

从正式帝国到非正式帝国——王家殖民地学会图书馆馆藏目录对帝国空间的不同想象(1881—1977)

朱联璧;121-132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研究

经济全球化辨析与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周文;包炜杰;133-140


管理学研究

论有意识的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促进机制——基于集群衍生的视角

李宇;芮明杰;陈帅;141-154

政府规模、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基于企业家精神的中介作用研究

李元旭;曾铖;155-166

CEO变革型领导、高管团队认知决策行为与企业决策绩效——团队氛围的调节效应

荣鹏飞;苏勇;张岚;167-177


政治学研究

地方变迁中的民族主义——基于殖民地广州湾的考察

唐朗诗;178-188


《江南环境史研究》

王建革;190


但丁、彼特拉克与欧洲知识分子的起源

[意]罗伯托·安东内利(罗马大学文哲学院,意大利)

[摘 要] 但丁和彼特拉克在他们的作品中首次提出了欧洲文化中现代知识分子的原型。但丁最初作为“介入型”知识分子参与当时的政治斗争,之后借用葛兰西的术语,他成为了“首肯调节者”,而最终成为一位知识分子“批评家”、先知、无知识者的向导(这也是“介入型”知识分子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彼特拉克反对但丁的模式,而选择成为知识分子——专家,享受自主而不参与政治斗争。他只与文人发生关系,通过古典模范作品,关注人性自身。也正因此,但丁极力推崇的是口头使用的白话语言,而彼特拉克则偏宠文人所使用的语言,即拉丁语。这两种欧洲知识分子的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关键词] 但丁  彼特拉克  葛兰西  欧洲知识分子


官印与地名
——“慎阳”及相关地名变迁的传说与史实

张伟然   蔡允贤(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摘 要] 汉代汝南郡有“慎阳”县,因慎水而得名。“慎”字作为一水专名而偏旁不从水,令人难以索解。阚骃曾记录一民间传说,谓“永平五年失印更刻,遂误以水为心”。此说经唐人转引,宋代以后广为流传,以至于不少人将该水改称“滇水”,甚至将历史地名“慎阳”改称“滇阳”。本文从文献、出土史料以及制度环境加以分析,认为旧说东汉“永平五年失印更刻”并无其事。本文考定:“慎阳”更名“真阳”发生于西晋,此事应即“失印更刻”传说的缘起。从中可以看到,官印作为地名的法律依据,它对地名的稳定性起到强烈的支撑作用,但这一支撑作用主要表现为字形;事实上,地名有文字和语音两种存在形式,相比于字形,语音形式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关键词] 官印  地名  慎阳  滇阳  滇水


古代中国地方力量“自下而上”的运作
——重论费孝通的双轨政治

周丹丹   李若晖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 费孝通提出的双轨政治勾勒了古代中国的权力关系及社会结构。通过对国家及地方权力运行轨迹和运作机制的分析,他强调自上而下的单轨止于县衙。而就双轨政治中的另一轨即自下而上的轨道而言,他充分强调了士绅在基层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关于自下而上的轨道如何具体运作未及充分论述。本文着眼于费孝通双轨政治中自下而上的轨道,从秦至清郡县制时代中的封建、世族和乡谊组织入手,考察古代中国地方力量如何通过对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运作,既阻隔皇权直接渗透到基层,又伸张民权,将民意上达至国家层面,从而贯通并实现了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由此,试图补齐费孝通双轨政治中存而未论的自下而上的轨道,使之成为其所期望的“上通下达,来去自如”的双轨形式,从而也加深我们对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 中央集权  双轨政治  自下而上  地方力量  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运作


远征·漂泊·返乡
——对《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洁净场景的仪式化
解读

欧阳晓莉(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摘 要]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经典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早成文的英雄史诗。该作品描写了主人公吉尔伽美什(乌鲁克城邦国王)三次洁净的场景,且每一场景都出现于情节发展的转折或高潮之处。本文借用范热内普和特纳提出的过渡礼仪模式,尝试从仪式研究的角度对上述洁净场景进行解读,从而深化对其文学功能的理解。
[关键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