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开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日报  ·  刚刚,彻底爆了!凌晨3点挤满人 ·  2 天前  
湖北日报  ·  刚刚,彻底爆了!凌晨3点挤满人 ·  2 天前  
中国商报  ·  蛇年开盘,DeepSeek唱大戏! ·  2 天前  
中国商报  ·  蛇年开盘,DeepSeek唱大戏! ·  2 天前  
掌上铜山  ·  微信上新重大功能! ·  2 天前  
掌上铜山  ·  微信上新重大功能! ·  2 天前  
南方财富网  ·  DeepSeek最新8大核心龙头股梳理,看这 ... ·  2 天前  
南方财富网  ·  DeepSeek最新8大核心龙头股梳理,看这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开复

如果我有一支魔法棒,我会让教室里的所有东西都消失、从零开始

李开复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9-01-11 15:33

正文

“如果你能挥动一支魔杖,你会怎样打造一间理想中的完美教室?”


“如果可以,我会让教室里的所有东西都消失,然后从零开始。”

“如果要给一家正在考虑进军中国市场的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初创公司提供建议,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我的建议是,不要来中国。”

这场围绕教育领域时下热点展开的精彩对话来自美国头部教育垂直媒体EdSurge对我的专访。(点击 阅读原文 获取英文报道全文)



在AI技术浪潮的冲击之下,孩子的教育成为家长父母、学校老师关心的首要问题之一。

如何构建未来的教育场景才能让教师发挥最大价值、成为“邓布利多”一样的存在?


科技公司又应朝哪个方向打磨AI技术、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完美教室”?


家长该如何引导才能让孩子们找到一席之地、永远不会被所谓的科技取代?

在这些问题上,我也有深刻的理解。凭借在教育科技领域近10年投资经验,和两个女儿的父亲,所以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经。


下面是我对AI+教育的时代洞察,以及对身处教育场景之中各方角色的未来遐想——


Q:如果你能挥动一支魔杖,那你会怎样打造理想中的完美教室?

Q:让所有事物都消失?

我:是的,让一切从零开始。


过去的一百年间,几乎所有行业都被技术变革重新书写,而教育,正是例外的场景。


古时的以物易物vs如今的移动支付


古时的阅读体验 vs 如今的沉浸互动


2000年前的孔子讲学vs如今的学校课堂


与千百年前相比,科技浪潮已经为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惊人的是,今天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本质上几乎和数千年前没有差异——一位老师在前面传授知识,学生们在下面听讲,间或举手提问或答题。不止是在中国,美国的教室也是如此,都需要破而后立。


很显然,现在的学校里有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既能深入浅出讲解知识,也能做到引人入胜、讲出好的故事。但是其实, 孩子们应该有机会接受不同学科领域最顶尖的大师级人物的教学和指引。


比如:我们可以找一位能担任好教师角色的诺贝尔奖得主来为孩子们传授物理学知识,找一位文学大师为孩子们解读诗词歌赋,找一位格莱美奖得主为孩子们演绎音乐的魅力。 这种教学形式下,师生比大约为1:1000,创新工场就正在中国投资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



Q: 1:1000的授课方式是如何实现的?

我:我们所期待的1:1000教学模式并非那种呆板的填鸭式教育,让孩子们看完科学巨人们的教学视频就算一堂课结束。而是会在每间教室配有助教,在大师级讲师的互动视频讲座结束后,大师能透过技术工具、拟真化近距离和孩子们答疑交流,并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助教们来到孩子身边进行讲解辅导,交流所学的知识、回答遗留的问题,帮助孩子们进一步掌握之前没能消化理解的内容。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孩子们学到最前沿的领域知识、得到更为细致的教学指导,对于曾经课堂上的一线教师来说,转身成为助教也容易上手,不会成为负担,一线教师还同步获得向大师进修升级的机会。


这种责任分工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对某一门学科融会贯通,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活动,这才是未来教育的核心和实质。



Q: 在中国,AI技术在教育领域有一项创新应用——用来监测学生的面部表情,这种做法有何利弊?

我:现在,有一些家长可能会开始担忧,表示“可是,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一直被监测。” 但这样做的好处是,AI系统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进而实现因材施教,而不是仅仅通过他们在数个月后考试中的表现进行衡量和判断,那个时候已经太迟了,传统的考试评测,在时间轴上永远是滞后于学生的最佳学习契机的。


作为一种帮助人类的工具,AI可以识别学生是否就位,节省人工点名考勤的时间;如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睡觉或者走神,可以借助AI为学生提供课后辅导,让学生在家也能通过App调看课堂录像弥补错过的知识。



AI技术是可以开发成没有监控性质的,重点在于, AI的输出结果取决于软件的设计者,开发人员不能把软件和技术当作一种惩罚学生的手段,技术应着眼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课堂参与上面。


Q:如果要给一家正在考虑进军中国教育市场的美国初创公司提供建议,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Q:为什么?


我: 因为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非常不同。 大多数美国的教育科技公司更专注于与美国教育系统相关的元素,例如如何向特定城市或县里的学校销售软件,以及如何在学校内部进行支付。


而中国的教育体制却大不相同。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非常注重结果,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程度也比西方父母高出很多,中国父母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拿出他们月薪的一半,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由于中国如此重视教育,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在乎的是教育成绩,并以此预测孩子们是否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Q: 如何看待美国教育科技市场的机会?


我:我认为,教育科技在美国不是一个投资热点。


我们看到, 瞄准教育科技方向的公司主要有两类 :一种是面向学校销售产品的公司,往往生产效率高、管理能力强,但很难盈利,因为公司必须要拥有一支专门的销售队伍,也要为学校提供适度的预算;另一种是有决心颠覆当下教育现状的公司,这些公司有抱负,也有令人兴奋的前景,但要真正看到结果并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积极的一面是,美国的教育体系非常好,很完善,对其进行调整并不有利可图。我知道很多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教育不好,它可能不够好,但已经是现阶段世界上最好的了。


Q: 你的公司创新工场已经投资了大约10家不同的美国教育科技公司。告诉我,你一直在寻找什么?你是因为相信这些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潜力而投资他们吗?或是看中它们在中国市场、抑或是全球市场的潜力?


我:创新工场投资了约50家教育科技公司,大部分在中国。在美国投资了约10家的教育公司,我们主要想通过投资进而了解美国这里发生了什么,或许还可以把这些技术带到中国。

Q:父母应该如何引导,才能让孩子们跟上AI时代的脚步?



Q:为什么这样说?


我:十五年内,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具备取代50%岗位的技术能力。


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AI的到来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巨大的福音,因为在孩子们长大进入职场的时候,已经有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被机器所取代了。但是另一方面,许多现在看来是“铁饭碗”的职业,也许会在AI时代迎接被淘汰的命运。


因此我说,在AI时代父母一定要重新审视对孩子的教育。 在教育系统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读书、考试、成绩依然是需要关注的,但因为AI的介入,又应该有些变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湖北日报  ·  刚刚,彻底爆了!凌晨3点挤满人
2 天前
湖北日报  ·  刚刚,彻底爆了!凌晨3点挤满人
2 天前
中国商报  ·  蛇年开盘,DeepSeek唱大戏!
2 天前
中国商报  ·  蛇年开盘,DeepSeek唱大戏!
2 天前
掌上铜山  ·  微信上新重大功能!
2 天前
掌上铜山  ·  微信上新重大功能!
2 天前
青年文摘  ·  爱你,就是跟你出门不用带脑子
8 年前
晚安少年  ·  男生追女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