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不舒服,反正是周末,就放任自己躺平。
除了有件事是要赶时间,硬撑着也得反复改文案之外,其他的就先搁置了,主要是刷剧,因为完全躺平、什么都不干,我也不适应。
刷完了《金庸武侠世界》,开始刷《雪中悍刀行》,没看过原著,纯粹是因为张若昀,看了两集以后去找了原著看看,还是看不下去,感觉乱七八糟,不值得投入精力时间,也不勉强自己,继续刷剧就是,最感兴趣的是剧里徐骁培养徐凤年的做法,既放也收,是枭雄培养继承人的做法,很有可借鉴的地方。
两天都是睡懒觉,基本上都是八九个小时。
但事实上,也并没感觉有多好。
身体难受,躺也不是,坐也不是,趴也不是。
并不是很享受的状态。
睡多了,头脑蒙蒙的,腰酸背疼。
还是得活动一下,舒展开来,整个人就舒服多了。
到了下午,状态就正常起来,虽然还是乏力,但毕竟比起昨天大有进步。
傍晚出门,到电台找佳倩,做了呼伦贝尔的节目。每次上佳倩的节目都特别开心,佳倩的声音超好听,听她播报路况都是享受。
回到家,感觉满血复活了。
上次去香港参观和睦家,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什么别有病。
医院里环境是很舒服啊,带我们参观的人介绍说,过去做化疗的人,经常要打针五六个小时,坐在大厅里的隔间、坐单间、有床躺分别是不同的价位,看上去都挺舒服的,隔间的设计都是像飞机头等舱一样,还有各种娱乐设备,但是想想都难受啊,要那么长时间坐在那里躺在那里。
所以我那次受到的最大启发就是:
日常多注意,防患于未然。
这次的躺平,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还是不能太闲,得有事做。
事就像骨架一样,把人给撑起来,人忙闲有度,精气神就足。
不能一直忙,也不能一直闲。
如果昨天不是周六,可能还好些,因为会觉得,有打卡的任务要完成,被外界的事牵着,就不会放任自己的惰性。
《雪中悍刀行》里,徐凤年从武当山回来,被二姐徐渭熊骂了一顿,指责他不接掌北椋,就是不担负起责任。
徐凤年向父亲徐骁说愿意接掌北椋,徐骁打开了听潮亭的地宫,给他讲述当年起兵时,六百骁骑,基本都战死,才有了北椋基业,他也反对世家,但是如果徐凤年不接掌徐字旗,三十五万铁骑可能会乱,届时,兵乱又起。
徐凤年问徐骁为什么不早告诉自己。
徐骁说,除非你自己愿意接掌北椋,否则这些话不能说。
其实,若非徐凤年自己沉醒,这些话,说了也没用。
一个人觉得人生有意义,愿意全力以赴地去追求梦想,和觉得人生虚无,浑浑噩噩过日子就够,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是不是手里有事做就行了呢?也未必。
很多打工人觉得苦,不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是螺丝钉?
人人手里都有事做,毕竟刷短视频、看直播、打网络游戏、打口水战……这些奶头乐行为,也都是“事”,而且是这些人心目中的“大事”。
有网友神总结,现在到处是:
朝气蓬勃的老年人,要死不活的中年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杀气腾腾的未成年人!
我其实已经研究了多年的智慧养老,很多人在还没有老去的时候,对于养老有认知误区,似乎觉得只要活着就好了。
其实不是,不管是年轻还是老去,人都要追求有意思的活法,有意义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