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感谢关注武汉晚报官方微信,每天我们会定时向您推送最新的国内外和本地资讯,您也可以通过微信和我们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好玩事、感人事、烦心事,线索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本地宝  ·  2025湖北多地大中小学开学时间! ·  昨天  
武汉本地宝  ·  2025武汉元宵节灯会活动来了!每个都想去! ·  昨天  
武汉本地宝  ·  2月4日上高速,2月5日下高速免费吗? ·  昨天  
武汉发布  ·  热搜第一!下雨也挡不住,武汉暴增1160%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国内游出境游太贵,在家培优也不便宜……暑假过半,部分家长为伢花掉半年收入!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 公众号  · 武汉  · 2017-08-03 13:52

正文



转眼间暑假过去了一半

有伢的粑粑麻麻们

是怎么过的呢?



最近

武汉不少家长一边算账

一边盼开学

感叹过个暑假钱包都过“瘦”了



暑假过半“烧钱”五六万

家长倒计时盼开学


暑假过半,从事商业营销推广工作的黄女士开始倒计时盼开学,“放假比上学‘烧钱’多了,这半年就是替伢打工的。”


昨日,黄女士算了一笔账:一家三口新加坡、印尼十日深度自由行4.5万元、“二升三”数学暑假班10次课1670元、20次书法课1000元、10次作文课1800元、10次架子鼓1000元、12次棒球课1420元,还有网上英语课……这还不包括每次出外上课的交通、就餐、娱乐等相关费用。


虽说算起细账来有些肉疼,但黄女士仍然坚持每年寒、暑假至少带儿子出趟远门开阔眼界,锻炼课本上学不到的能力。就拿这次印尼民丹岛之行来说,岛上有一家酒店3000-4000元人民币/晚,酒店里有一个儿童俱乐部,全天候有专业教练带孩子们开展各项运动,比如冲浪、水球、射箭、空中飞人等,简直就是一个冒险训练营。


鼓励儿子加入印尼民丹岛体验“冒险训练营”,培养男子汉气概,黄女士觉得“值”。


在她和先生的“威逼力诱”及教练的鼓励下,儿子第一个站上了挑战台,克服了心理障碍顺利完成相关项目。在儿子的影响下,另外几个中国孩子也勇于尝试,儿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燃到爆。


同学开学晒出游行程

家长拿半年收入拼“话语权”


就读于常青实验小学三年级的琦琦(化名)刚刚从美国游学归来,小伙子打算利用一周的时候整理旅途的照片和游记,等到开学好好跟同学们聊聊这次美国之行的见闻。


“以前没出国玩过,每次同学们聊起各自出国玩的经历我都插不上嘴。”琦琦说,每年寒暑假,老师会请同学们提交各自的计划表,除了学习以外,很多同学都会晒出自己的出游行程。开学会,大家上交的各种趣事、游记都是国内外游玩的故事,有过出境游经历的同学聊起天来声音都大一些。


琦琦的妈妈告诉记者,先生因为工作原因不能随意出境,而自己身在教培行业,虽然多次出国学习,但无法带孩子同往。每每听到孩子“吐槽”,她心里也过意不去,这个暑假特意带孩子一起去美国东海岸走了一小圈。前后15天,不包括购物花了近8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她半年的收入。



这个暑假,汉口的龙女士把女儿送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排名前10的一所私立中学体验为期两周的夏校住读。


家长轮流“组局”管孩子

群体活动可以少花钱


 “童话展看了,水上乐园玩了,KTV唱了,伢们能看的电影也看了,图书馆也泡了,还有哪些地儿适合伢们搞群体性活动?重点是:只有一个妈!”漫漫暑期还有一半,家住塔子湖的周女士不得不在闺蜜群求支招:轮到自己“组局”带娃儿,如何玩出新花样?


周女士称,女儿就读育才第二小学,这是女儿升入小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女儿同学的家长以孩子过生日的名义组了个局,邀请了一帮小伙伴“嗨皮”了一天。“先是带伢们看了场童话展,又安排大家一起吃饭,下午还搞了场K歌大赛,伢们都玩疯了,平均一个孩子开销约两三百元,重点是其他家长可以全程‘脱管’。”



周女士表示,那次活动后,她和几个妈妈就达成了默契,轮番给孩子们组局,一来算是还人情;二来可以促进小伙伴之间的友谊; 三来家长轮流“坐镇”,其他家长只负责接送,不至于全天当“孩奴”。近一个月来,孩子们差不多一周聚两次,每一次对于“组局”家长而言是考验,要不断翻新花样,管理起来并不一定比带一个孩子累,很多活动可以团购,反而更实惠。此外,孩子们为了能准时赴约,在家完成学习任务时积极多了。


对此

有网友吐槽这种风气

认为实则是大人在攀比



有人建议

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带孩子过暑假



专家观点

攀比式教育成潮,“烧钱”不足为怪


武汉市教科院高教所副所长、德育研究室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一凡表示,别说孩子爱面子,家长、老师也是爱面子的,除了比学习成绩,还要比谁的生活丰富多彩。现下攀比式、跟风式教育不胜枚举,“烧钱”现象也就不足为怪。还是一句老话: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合适的教育。教育要在基于儿童的认知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开展,在循序渐进中推进,否则“烧”再多的钱也是过眼云烟。



对这个话题,您怎么看?

您有不烧钱的带伢妙招吗?

快来评论区支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