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在沉闷环境下商业领域的创新现象,尤其是非标商业的特性和优势。传统购物中心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商业创新突破从空间、场景、内容和关系等维度展开,其中空间尺度的突破和强关系内容的互动链接是关键。文章还通过五个案例详细介绍了非标商业的创新实践,如空间重组、二次元文化、体验式消费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传统商业向非标商业转型的背景和趋势
当前商业环境内卷严重,年轻人寻求新型购物体验,传统的标准化购物中心逐渐向非标商业转型。
关键观点2: 空间尺度的创新与重要性
空间尺度突破是商业创新的关键之一,通过营造松弛感、打造开放性复合化的设计理念等,为年轻消费者创造更舒适的购物环境。
关键观点3: 强关系内容链接对消费体验的影响
强关系内容链接能提供更丰富的消费体验和高情绪价值体验,如二次元文化、体验式业态等,是商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观点4: 案例分析与展示
通过五个具体案例展示了商业创新的实践成果,包括空间重组、二次元品牌入驻、体验式消费业态等。
关键观点5: 消费者对非标商业的期待和未来趋势
消费者对商业创新充满期待,期待更加放松的购物环境和更多元的消费体验。未来非标商业创新将进一步发展,更加注重消费者需求和体验。
正文
出品
/联商专栏
撰文
/方湖
编辑
/娜娜
2024年经济和消费双下行,沉闷环境之下商业却没有停止探索,不断内卷之下不断推陈出新,非标商业创新加码,呈现不少叫好又叫座、年轻人青睐的项目。
2022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
《传统购物中心即将消亡》
,千篇一律的传统购物中心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从内容、关系和场景等维度正在对当前商业进行格式化重置。站在2025年年头,对商业创新进行再次盘点和思考。
商业创新突破的基础,是传统的标准化购物中心从“标准”突破“非标”。那么,非标商业相对标准商业来说,具有哪些特性呢?
如果说从购物中心构建底层逻辑来说,大致有空间、场景、内容、关系等四维度,这四维度创新可以给年轻人带来喜欢的逛游空间和主题场景,通过强关系内容的互动链接,达到消费者与商业项目的多维度情感链接,形成更好消费互动与情感满足。
逛游空间的创新重组,突破盒子和街区的约定俗成,可以把公园搬进来、室内街区化,也可以做大户外广场空间,通过多维空间重组创造更加松弛、放松、愉悦的逛游体验。
当下社会内卷焦虑的打工人倾向从自然环境和逛游商场时去去“班味”,倾向于去体验那些提供松弛感的户外休闲氛围,这成为当前商业项目突破的方向。
还有新商场在购物环境和消费场景营造上,采用更加开放性、复合化、多元化与社交化的设计理念,如工业风、复古风格和文化主题风格等,试图营造更加差异化的消费体验。
新鸿基YOHO品牌都会圈,由YOHO MIX元点、YOHO PLUS加点和原有的YOHO MALL商场(一期+二期)组成,打造成新界西及北部都会区最大的旗舰商场。
总零售面积达13.3万
㎡
,引入逾430家品牌,包含超1.4万㎡的绿化空间及8大主题公共空间,打造一个商业组团和户外空间组团的商业集群。空间尺度的突破,带来更加松弛感的逛游体验,尤其是针对寸土寸金的香港。
超过300
㎡
的白鹭花园,以人林水鸟概念打造,定期设置不同主题布置,并设有餐饮区。占地880
㎡
的宠物公园,横跨两大楼层,分为萌宠座驾休憩站、萌宠亲子充电站及萌宠历奇放电站三大萌宠专区。
MIX Hall户外广场(YOHO MIX元点户外广场),将繁华的商场与绿化景致相融合,打造音乐艺术表演集中地以及消费者休闲文化交流的据点。
棒棒糖公园(YOHO MIX元点地下),以棒棒糖为主题的户外游乐场,通过色彩斑斓的设计吸引小朋友。
光影长廊(YOHO MIX元点1楼),全天候冷气天桥接驳港铁元朗站C出口,数码互动设计,让消费者通过此处仿佛进入充满活力的年轻潮流世界。
还有虫虫公园、单车站、地下园林等,商场通过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精准投放,吸客又留客。
户外广场、较大户外绿地、运动空间,进一步强化户外公园的概念,不光为孩子也为年轻人和家庭提供户外休闲的大公园。
“URBAN CARPET城市地毯”的定位,便表明了绿色场景在项目中的重要性。沿其近7万
㎡
的生态绿轴:
占地5000
㎡
的“绿动聚落”,配置了网球场、篮球场及小型足球场等完善的运动设施;2.5公里长的蓝色跑道贯穿起整个徐汇万科中心;
3000
㎡
的“众心地毯”大草坪,承担起市集、露营、音乐会等活动举办的场地;约1000
㎡
的萌芽乐园,设有森林树屋、儿童娱乐无动力设施等;
约300
㎡
的嗨宠乐园,将定期举办宠物主题活动,为爱宠人士创造社交可能;
加之建筑形式极富特点的BOX生活集、Village商业街区,让项目整体具有一种城市中难得一见的休闲氛围感。
与主流商业大相径庭,二次元融合当下热门的潮流街区、首店经济、漫展活动等,让沉闷商业焕发活力。二次元,指二维图像的ACGN作品,包括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le轻小说等。
我国当前的二次元商业的业态也比较多元化,大致包括零售、体验和活动三大类,其中零售业态以二次元周边为主,包括谷子GOODS、手办、三坑服饰;体验类多为IP联名的主题餐饮店、扭蛋机和游戏线下体验店等;活动类则包含漫展、主题市集、随舞、快闪等。
苏州星悦汇升级为二次元主题商业,定位为苏州首家潮玩动漫文化中心,聚焦全球次元文化精神消费,聚焦头部ACGN二次品牌、社交文化体验业态,为Z世代创造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社交空间。
引进超过40+二次元品牌,首批20+家品牌将在2024年暑假期间陆续开业,其中包含7家苏州首店,3家园区首店。三月兽苏州大店、猫受屋、Comiplus、YOOOO SHOP、暴蒙、乌丸屋、模玩熊、摩多摩多、卡游、元气公式、追星馆、水豚小怪兽、次元无极等。
图源:项目官微
2、更多体验业态进驻,提供更好互动式服务体验和精神消费。
为了购物,走进商场,那是之前的百货;为了“干饭”,走进商场,那是当前的购物中心;为了松弛,走进商场,那是创新的非标商业。
体验业态涵盖范围很广,基本上涉及到我们的全生活的业态,包括文化、娱乐、运动、教育、健康等多个领域。
以往不在购物中心招商菜单上的业态和品牌,不断进驻商场。提供更好消费环境和放松精神消费的品质SPA、足道和中医养生馆,走进了商场大受欢迎;为年轻人提供运动健身和娱乐放松的各种运动业态如棒球、网球、壁球、攀爬、滑冰、滑板、舞蹈等,也走进商场形成更好消费互动;提供更好的全生活服务的儿童乐园、宠物乐园、城市公园等,走进商场让生活欢笑不断。
北京超极合生汇,总体量45.6万
㎡
,本次开业的东区总建筑面积为30万
㎡
。项目以POD公园商业为导向,以“泛文娱主题综合体”为核心,通过500+特色商业品牌及6大超极场景空间,试图打造一个全新的城市潮流地标。
其以“泛文娱”为内核,融入年轻力体育业态标签,打造了一个集办公、零售、餐饮、潮流空间、极限运动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全新概念综合体。
高60米、直径100米的钢架结构巨型穹顶天幕,这是整个商业体的标志和符号,名为“超极现场”。
打破常规,以“城市主题公园商业”为核心,开设京北地区首家拥有泳池的合乐运动CLUB LENZ、目前北京最深的潜水馆(16m)全民环潜、京北地区首个美式风格滑板公园等运动业态。
项目还精心打造“超极游乐园”,在3万
㎡
的“天面广场”,划分的HO!乐园、艺乐园、享乐园、娱乐园、动乐园五大乐园及超极现场陆续开放,涵盖滑板公园、城市露营地、宠物乐园、儿童乐园、生活体验广场等多元化生活方式,让每位超级玩家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多巴胺。
非标商业摒弃固守成规的“标准”,真正地站在消费者需求角度,而不是甲方或设计者角度思考;之前要的盖房子的容积率、得房率,业态规划的零售业态占比,招商的高租金品牌占比等等固化的甲方维度的指标,在这里推倒重来。
推倒“标准”,从消费者和消费需求底层需求思考,从精神愉悦、逛游体验、运动探索、文化传承、科技互动、美食文化体验等角度来,实现消费者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双层次愉悦。
低密度、生态化,以文化或生活方式为载体,内容独特化,打造松弛空间和沉浸式消费场景,是对消费者的尊重。
场景是有历史主题的、有文化传承的,高颜值可打卡的;
内容是满心喜欢的老字号和人气餐饮、各种欢快的运动体验和宠物互动以及高颜值而不贵的品牌集合;
逛游动线是舒展的,可室内可户外,可逛可休憩,可咖啡可美食,可动可静,有文化有颜值,置身其中,令人身心愉悦的。
品牌店面,是口碑好的,人气高的,质价比高的,逛起来有意思,买单没有压力。而且还得颜值高的,加点文化属性更好,可以打卡可以卖萌。
服务必须是周到的,如果有主理人,更显得商业有灵气。
从上海水泥厂到滨水商业街区,上海GATE M西岸梦中心打造了一条800米长的滨水商业街。其最初定位基调:尽享滨水购物体验,穿梭城市多元生活。通过新型商业业态,实现还江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