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ank资管
专注银行资管(理财),关注泛资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功夫财经  ·  像刘强东这样的企业家,还是太少了!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青海玛多县发生5.5级地震 ·  2 天前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蔚来的“远水”与“近渴” ·  4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1993年出生的她,掌管400亿巨头!被称“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ank资管

利润砍半,银行同业从业者转岗

Bank资管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29 11:32

正文

对于王建这些银行同业从业者们来说,同业业务利润的大幅缩水让他们深有感触。王建说,“前几年我们银行的同业业务占了全行利润的半壁江山,今年估计砍半都不止了。我们广州分行下面的支行,前两年同业业务的利润都是几亿元计算,而今年上半年有个两三千万就不错了。”


原标题:监管出重拳规模大缩水 银行同业“依赖症”或走向终结
来源:中国证券报 记者 陈莹莹 


近日,广东银监局一张针对同业业务违规的200万元罚单引发市场震动。专家表示,监管部门针对同业业务出“重拳”,无疑给行业敲响警钟,预计今年全行业的同业资产、负债规模将大幅收缩,同业业务利润也将缩水,银行同业“依赖症”或走向终结。
  
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同业去杠杆已初见成效,未来同业业务将去“影子化”,以真实的资产信用作支撑,并回归以同业投资为主。
  
200万罚单再敲警钟
  
这张200万的罚单,其案由为“同业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处罚单位是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
  
以单个案由开出如此巨额罚单,实属罕见,给银行同业从业者造成较大震动。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王建(化名)对记者表示:“案由写得比较简单,但是涉及的肯定不止一个项目。”
  
银监部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监管部门对银行同业业务的现场检查仍在继续,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针对同业业务违规的罚单不会少。
  
银行业内人士坦言,相比往年,银监部门这一轮现场检查“动真格”了,预计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放松。王建称,“每个项目的全套资料,包括有没有现场照片、有多少人去现场核实、后续资金投向等细节都查得非常细。”
  
监管部门对银行同业业务如此“高压”有其深意。专家直言,近几年银行同业业务急剧膨胀,带有“影子银行”特征,导致金融乱象横行和资产泡沫集聚。
  
CF40高级研究员、中投公司原副总经理谢平认为,银行同业业务和理财产品是金融体系风险的重要方面,是当前金融体系复杂性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产生的通道业务具备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金融交叉特征,对当前监管框架构成挑战。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直言,目前存在很多利用影子银行形式进行的监管套利,表外、场外,线上的活动已引起监管当局高度关注,将成为下一步整治的重点。
  
不过,专家建议,针对同业业务风险的排查和清理,要注重新老划断、过渡期安排。交叉金融业务的关联性决定了某种业务模式在短期内发生重大调整可能发散传导,对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因此,在面对风险隐患主动作为、及时规范的同时,要做好过渡期安排,避免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造成重大冲击。
  
利润与人员齐“分流”
  
不少券商研究机构表示,同业去杠杆已初见成效。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认为,今年以来对银行同业业务的严监管成效显著,业务规模处于下行通道,更多银行愈发注重提升存款业务能力。
  
对于王建这些银行同业从业者们来说,同业业务利润的大幅缩水让他们深有感触。王建说,“前几年我们银行的同业业务占了全行利润的半壁江山,今年估计砍半都不止了。我们广州分行下面的支行,前两年同业业务的利润都是几亿元计算,而今年上半年有个两三千万就不错了。”
  
利润缩水的直接效应,就是人员分流。王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有人转岗,但更多的人只能离开,因为现有的这些业务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
  
王建以同业存单嵌套同业理财进行委外投资为例,银行A向其他金融机构发行同业存单,募集资金,再将这些资金投资银行B发行的同业理财产品,这样银行A发行同业存单募集的资金原本需要交纳存款准备金,用于购买同业理财后则不需再缴准,而银行B则将发行同业理财产品所得资金再委托基金、证券公司等资管机构开展委外投资,相关基金、证券公司再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提高投资回报率。“这是一条典型的通过拉长资金链条、规避监管、空转套利的业务模式,类似的套利模式前几年养活了不少同业从业者。”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过去几年,部分银行同业业务增长过快,对银行盈利的贡献快速提升。其中,部分中小银行通过同业加杠杆实现了资产规模快速增长。随着监管政策收紧,未来同业资产、负债规模都会呈现回落态势。接下来不排除个别银行的同业业务出现阶段性负增长,并对银行盈利带来负面影响。
  
亟待回归本源
  
天风证券分析师刘晨明直言,银行体系一度表现出高度的同业依赖,其背后是银行体系资产钝化造成负债短缺。大量资产堵在长久期、低周转率的房贷上,资产和负债之间的硬缺口,靠同业负债和金融创新来弥补。
  
王建也承认,“在同业业务疯狂扩张的那几年,商业银行都被‘惯坏了’,患上了同业‘依赖症’,挣的都是快钱,而且几乎没有风险。”
  
专家认为,为了摆脱“依赖症”,银行同业业务亟待回归本源,且资产、负债增速都需回归理性。
  
温彬认为,未来同业存单应纳入同业负债的监管范畴,促使同业业务回归本源,即满足银行流动性调节的需要。另外,还应尽量降低期限错配,保持期限结构合理、流动性安全等。
  
银监会2014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明确同业投资的业务范畴,即金融机构购买(或委托其他金融机构购买)同业金融资产(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债、次级债等在银行间市场或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同业金融资产)或特定目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投资计划、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业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等)的投资行为。
  
然而,在同业业务扩张最快的几年,业务发生了“变异”,多通道模式下套利链条拉长,底层资产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同业投资极度青睐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两高一剩”等领域。
  
如今,包括王建在内的多位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监管不可能把同业业务一刀切没了,而是要引导同业业务回归本源、回归简单。简言之,就是底层资产不要太复杂,最好就是货币基金、债券这些标准化产品。”
  
谈及资产规模增长,不少业内人士直言“不会再有以往的空间”,除了监管压缩套利空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往同业业务链条的资产端都是房地产领域,随着房地产市场也回归理性,利润空间变得很小。
 

延伸阅读——
“银行同业业务向何处去” 专题电话会议纪要

来源:东北固收研究 东北证券固收团队


时间: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15:30

主讲人:某商业银行 副总经理 陈薇伊

 

2017年4月份以来,银监会密集下发监管文件,开展“三套利”,“三违反”和“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引起金融债券市场剧烈的波动,银行同业业务一时停滞。本次电话会议主要讨论同业业务情况,中小银行的对策与定位、银行委外业务目前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仅探讨业务规划,不作宏观研究分析和交易策略建议。


一、趋紧监管下同业业务现状


当前,农商行有监管评级的要求,受到较大影响,评级在二级以下的银行,同业业务80%停滞。而对于二级以上评级的农商行同业业务还比较积极,但同业投资的业务依然受到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优良的资产浮出水面,对于敢于抢占市场的银行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城商行中业务发展规模比较快速的几家行受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对于部分同业发展规模和杠杆利用的比较大的城商行影响比较明显,但深度还不深。对多数城商行而言,影响不算特别大,比较激进的在适当缩表;部分有策略的,目前适当增长;原来比较保守的,目前业务机会不错,但发展仍然缓慢。总体看标准化业务和符合监管要求的业务城商行基本都可正常开展。


二、同业监管造成的影响


1、 同业业务方向的改变

因线下业务往线上业务发展的需求和引导,同业存单的规模总体增加。同业存单的发行量比之前有所增长,但从整体同业负债占比来说未必增加。


到今年底或者明年一季度,在去杠杆见成效的情况下,同业存单的发行规模到明年一季度可能趋向于平稳,回归常态。

 

2、 对同业资产的影响主要以压缩与维持常态为主

除新开业的银行之外,同业业务规模基本上很少有30%到50%的增长。表内资产压缩的幅度小于表外资产压缩的幅度。整体来看,表外基本上缩表、续作以维持常态,表内略微压缩,维持常态。其中,只有不到10%的银行在进行业务规模的扩张。

 

3、 委外业务

委外业务在14-16年蓬勃发展,目前看60%-80%受到16年底债市波动的影响,大部分机构的委外业务是亏损或者微利的。对于大量委外的机构2017一季度情况较为艰难,全年的利润指标无法完成,利润空间和利差压缩的比较大。从4月份到6月份,利率一路飙升,6月中下旬才有所缓解,AA到AA+的中票大概回调了70-90个bp。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情况都不是特别理想,但是从现在开始建仓也许是个不错的机会。辩证的看待委外业务,虽没逃过16年底系统性风险,但不代表机构交易能力很差。

 

4、 资金成本

个人判断受到监管政策影响和降杠杆的影响资金成本将会持续走高,等待各种影响预期的反应释放后利率会回落到相对合理的水平。受到监管政策和市场恐慌的影响,债券价格在4-5月期间一路推高。理财方面,负债成本持续攀高,利差大幅度收窄。个人理财的占比持续提升,有部分银行占比接近80-90%,同业压缩的比较多,直销银行和互联网对个人理财的风险的占比比柜面的贡献度提升的幅度更大。


长期来看,资金成本价格会下降,政府希望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目前,实体经济还没回暖向上,政府不支持企业持续承担过高的负债成本,资金成本的推高只是暂时性的情况,不会持续。


三、对银行同业业务未来的几点看法


1、票据业务是值得重要关注和探索的领域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票据业务是仅次于利率债和存单的最好的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特别是目前票据业务的线上操作以及规范化发展要求。


票据在金融同业中提及的较少,受到较少的研究分析和展望,得到重视较少,发展不规范。


票据具有期限短,可交易行强,规模比较大空间调整等特点。在我国,票据不仅可以作为支付结算工具,更多的作为融资性工具。在监管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的情况下,票据必须提供真实的贸易背景这一项的要求有所降低。央行注意到票据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手段和工具是必不可少,并且作用重大。目前票据市场发展不规范。银行承兑汇票应由票交所统一管理。值得注意的是,票据仅次于利率债和银行存单之外最好的流动性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的工具,对银行同业和资产负债管理比较好的应用的工具。银行承兑汇票期限短,可交易性较强,可进行较大空间的调整。


从同业信息了解上来说,今年上半年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就提出加大票据业务的开展。

 

2、利率不会持续上扬

由于受到监管政策冲击,监管要求降低杠杆的要求,市场恐慌情绪的传导等因素,3-6月上旬利率走高非常明显,但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基本面并未持续向好,半年度的经济数据确实还不错,但是否具有持续性还有待验证。在实体经济没有回暖,监管要求降低融资成本的思路不改变的前提下利率没有持续走高的基础。


非常规因素可能导致利率阶段性上行,包括缴税、阶段性资金紧张、监管再次推出强硬政策。长期来看,并无上升基础。中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银行资产一年翻一番是可以实现的。

 

经济不会U型反转。如实体经济表现不佳,监管不会引导资金成本上升,利率上行没有持续性。波段投资会是很好的投资机会,但需要较高要求的交易人员和全行的信评和宏观研究配置。今年5月份2000多亿规模的某城商行在利率债上增值了50多个亿, 4、5月适度建仓的很好机会,大规模进去比较有风险,现在也是相对较好的配置机会和时点,可适当拉长久期。

 

3、目前银行业具有的优势已经很少

银行在融资脱媒、负债脱媒的新形势下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传统的代理支付结算的优势;二是资金托管和清算优势(很强的系统);三是银行的信用具有一定优势,一般维持20-25%的风险资产,相对来说信用良好。至于渠道优势,除了一部分农商行还保存一些渠道优势之外,对于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渠道优势逐渐弱化,传统渠道被被互联网企业冲击,优势并不明显。


四、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注点:


(1)要求金融回归本源,稳字是重点

当前银行同业泡沫较大,杠杆较高,央行要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稳字是重点,要求银行不激进。


在两种情况下,央行可能放松监管。一是降杠杆损害实体经济,GDP任务完不成;二是降杠杆太暴力或者太武断,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在两种情况下,监管政策的放松是可以期待的。


(2)理财价格下移,银行服务实体

政府提出积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意引导降低成本。同时,监管要求理财价格下行。政府多次提出,但解决效果并不明显,中小企业依旧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信用风险没有较好的机制去解决。银行基于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服务实体,若没有较好的机制识别和控制信用风险,服务实体将导致银行坏账率走高。当前银行坏账率比监管所掌握的数据严厉3-5倍。信用风险问题如能得到有效解决,银行将更愿意服务实体经济。


(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因通道很多,业务不专业化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很低。去通道化,强调专业化经营是新的发展方向。同时银行如何参与资本市场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一行三会的监管和分业管理下,沟通和协调的成本较大,同业业务混业经营问题大。政府统一管理,成立了金融稳定工作委员会,目的在于分业监管进行统一,做更宏观的统筹和安排。


五、下阶段同业业务如何发展


1、关注资产负债管理

要求对资产配置数据更加清楚。资产配置的对价值和利润贡献度达到60%-80%区间,资产负债管理和配置对投资较为重要,这个阶段对资产负债情况做一个安排。监管对流动性有一些约束,但目的是让资产负债保持相对平衡。

 

2、培养宏观经济研究、信用评估和风险分析团队

银行作为金融行业最大的金融体,在宏观经济研究、信用评估和风险分析投入还远远不足,应当加强团队配置。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3、中小银行重视交易业务

交易业务是合规、合法获取利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利润贡献度很大。农商行交易业务做的好的不多,建议关注需求、提供重视。交易团队的搭建在北上广深之外的城市都相对较难,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考虑、关注。

 

4、探索创新业务模式

银行面临资产端、负债端、技术端的全方位脱媒,对银行长远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金融去中介化的趋势日益凸显,银行需要更多的探索轻资本、高效益的业务。有一些银行更适合做一些投行业务,有些银行更适合波段投资业务,应当结合每家银行的战略发展进行规划。在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下,互联网金融利润非常高,银行仅仅是提供了相对低价的资金拿到相对安全的资产。


银行应当承担信用风险博取高额收益。同时,银行不要惧怕信用风险,要直面信用风险,然后识别、规避风险。在信用风险的环境下博取利润就要求银行有自己的逻辑体系识别信用风险。以可以带来更高的中间业务收入的轻资本业务和投行业务,同时不承担更大的信用风险的业务为主。

 

5、重视个人客户维护和开发

个人客户粘性比较大,议价能力不足,在代理、支付、结算的需求比较多,稳定性好。行为具有持续性,除非出现系统性风险,个人客户不会随着政策和经济周期的波动和变化而大幅变化。银行应重视个人客户的维护和开发,包括加大同业理财的投入、加强直销银行和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个人高端客户综合金融服务以及社区银行网点的建设等手段和方式。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Bank资管》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交流、合作、投稿等事项请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号:bankziguan03,或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添加(添加请备注机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