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园
哲学是爱智慧, 爱智慧乃是对心灵的驯化。 这里是理念的在场、诗意的栖居地。 关注哲学园,认识你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王  ·  文明社会和野蛮社会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  9 小时前  
慧田哲学  ·  一分钟了解10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 ·  17 小时前  
慧田哲学  ·  荣格: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园

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人工智能

哲学园  · 公众号  · 哲学  · 2017-05-24 08:43

正文


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人工智能


吕乃基


作者简介:吕乃基(1945- ),上海人,东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知识论,E-mail:[email protected]。南京 210096

人大复印:《科学技术哲学》2017 年 04 期

原发期刊:《系统科学学报》2016 年第 20164 期 第 1-10 页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然/ 自然界/ 奇点人  Great conception of histor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ature/ The singularity of people/

摘要: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下,人类必将突破自己的“界”,“奇点人”呼之欲出。可以由大历史观大致描述其轮廓,预测其与人的关系。


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不仅在科技界,而且扩展到整个社会。争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其一,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过人;其二,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其三,人工智能发展的途径。大历史观由黄仁宇先生首先提出,主要用于讨论人类历史上的事件、过程与人物;近日,刘钝等研究者将大历史观扩展到自远古及今的科学技术史和人类史,进而探讨自然界演化过程中的事件,将研究对象置于久远的地质年代、银河系演化的几十亿年,乃至由宇宙大爆炸至今的137亿年这样的历史尺度之中。本文试图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下审视人工智能。


本文分为三部分。首先,以大历史观看,人类必将突破自己的“界”,“奇点人”呼之欲出;第二部分是对奇点人的“素描”;最后预测奇点人与人的关系。


1

人类必将突破自己的“界”


Nature,在英语中同时指自然和自然界;在中文语境里,人们通常也混用自然和自然界两个词。然而自然与自然界的含义有所不同。自然,“然”是过程,如“偶然”、“必然”、“虽然”等等,“自”然,则是自己发生的过程。这就是汉语之妙。自然界,所谓“界”,就在时间上确定下来,指的是此时此刻所展现的自然;而自然,实际上是一连串前后相继的自然界。例如,一百亿年前的自然界就不同于现在的自然界。自然不断突破此刻的“界”,演化出新的自然界。自然界的演化主要有两种方式,螺旋式推进,以及具有某种周期性的发散与收敛。


1.1

螺旋式推进


按现有理论,自然界的演化始于137亿年前奇点的大爆炸,在10秒—44秒之前的瞬间,自然与自然界合一,合于奇点。在宇宙大爆炸后的100多亿年中,开始了由一个接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循环所构成的螺旋式演化。在温度的下降中先生成夸克、电子,夸克复合生成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生成几种最简单的核素,温度继续下降,核与电子生成周期表中最前面的氢、氦等元素,成为宇宙弥漫物质,这是第一个循环。随后在恒星的演化过程中生成直到铀的其他元素,恒星走向自身的归宿,白矮星、中子星,以及黑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朝着奇点回归。在太阳系的演化过程中生成了地球,地球上开始了新的循环,由氨基酸与核苷酸开启生命和生物进化。在生物进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具有主体意识和认识能力的人类。生命会死亡,物种会灭绝,地球会毁灭,如此等等。每一个循环都不是封闭的圆圈,在循环的最高处,部分物质成为下一个循环的起点,大部分物质退化回到循环的起点。在上述过程中,自然界一次次突破自身的“界”,从未停止演化的脚步(见图1)。螺旋式演化并不是只有一个箭头在前方旋进,高级循环产生,低级循环并不消失,而是在继续的循环中支撑并推进高级循环。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态,从物质到精神维系着人类社会和我们的内心世界,进而推进其继续演化。


宇宙的自然界演化过程



图1

自然界螺旋式推进的演化过程


图2是图1的简化,自然界经过一系列的螺旋式演化后生成人类。


古希腊哲学家在两千多年前已注意到事物的循环运动。“凡是现存的事物都要在某种循环里再生,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新的”(毕达哥拉斯)。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就是这样循环地、螺旋式地向前推进。


1.2

收敛与发散


自然界演化的另一种方式是发散与收敛。



图2

图1的简化



图3

收敛与发散


原初的宇宙大爆炸,由奇点开始发散,形成夸克、电子等各种基本粒子,基本粒子经一系列复合生成两种最简单的元素氢和氦,这是收敛。


由氢和氦形成的第一代星云收缩形成恒星,恒星经一系列核反应和最后的超新星爆发,生成包括铀在内的一系列核素,这是发散。在地球上,各种元素之间发生纷繁的化学反应,在越来越多的化合物中由氨基酸与核酸等生成最原始的生命,这是收敛。现在所有的生物几乎使用同样一套密码,意味着所有生物起源自单一的共同祖先。


最原始的生命由进化树进化出千姿百态的生物,这是发散;直至在东非出现人类的祖先,这是收敛。发散-收敛的规律在人类社会依然适用。


自从人类的祖先走出东非,走向世界,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在适应中形成不可通约的各民族的图腾和传统文化,以及各异的工具和技艺,乃至各种“特色”,这是发散;随着科学技术、现代性和市场经济在全世界的扩散和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渐次接受非嵌入编码知识;同时,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技术走向标准化、大批量、可替代,这是收敛。


此后,随着一连串的“后”,在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基础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QQ群和微信群如雨后春笋,以及高技术的个性化,开始了新的发散。


收敛,并非将原有的一切都收拢起来,而是在发散的基础上,新的生长点从中脱颖而出。


发散,并非杂乱无章各行其是,而是在历史上拥有共同的起点,逻辑上具备相同的基础,彼此间因具有在相应水平上的同一个标准而兼容。


有趣的是,这样的发散与收敛十分类似于阿法狗的“围棋计算图”,在大量的可能性中筛选出较有价值者亦即收敛,在此基础上再探讨多种可能性亦即发散,从中再筛选出有价值的应手,收敛与发散往复进行。


螺旋式演化,以及收敛与发散,是自然界作为整体的规律,是大历史观视野下137亿年自然史的规律。在更大的历史尺度,有人认为宇宙整体处于膨胀与收缩的周期循环之中,周期是840亿年。《三体》的最后部分描绘了这一景象。自然界的演化没有终点。


总以为人类是天之骄子,是自然界演化“异化”的产物,可以反过来认识与改造作为“对象”存在的自然界;虽然如此,人类依然不是自然界演化的终点,自然界的演化必然会突破自身的界限。自然界当下的界限就是人,自然界的演化必将突破人的界限。


当下,人类社会正在走向自身所在循环的顶点,新的循环和新的收敛正在孕育之中,其意义超越有人类之后的所有收敛,堪比人类诞生,甚至如同面临一个新的奇点——这是库兹韦尔称“奇点人”的缘由,“2046”(是一个象征,未必就是这一年)就在眼前。


1.3

技术之树 集成


人类诞生后基本上停止了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而是开始了全新的通过科技推进的演化进程。技术的发展一步步由低级运动到高级运动,由钟表、热机和电机(基本物理运动),经19世纪的炸药和化纤,也就是化学运动,发展到20世纪末的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由无机界、有机界而精神,一步步踏进人的领地。会聚技术全面进入自然界演化的最高级物质形态人脑和最高级的意识运动领域。机器人沿着程序化由易到难的道路推进,渐次将人的逻辑思维机器化,进而将原以为的非逻辑思维(直觉、悟性)逻辑化,一步步解析悟性、顿悟之类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过程,化神奇为常理。



图4

技术发展趋势


时间走到了21世纪。经过数十万年特别是近代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以来数百年的发展,人类已经走到了一个超越以往所有标志(包括登月)的新的关节点,一如自然界在基本物理运动等的基础上有了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意识运动,人类即将凭借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自己的“界”,在意识运动之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的运动方式。2016年的围棋大赛就是这一突破的标志。由上图还可以看到,由较低的运动形式到较高的运动形式,每上升一个台阶所花的时间越来越短。


技术发展的另一个视角是“科技黑箱”[1],电脑、手机之类都是科技黑箱。科技黑箱中集成了包括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使用者不必学习这些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就可以得到预期的结果。科技黑箱免除了人类社会的“知识积累性壁垒”,越过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漫长历史,一步登顶,继续从事创造。随着纳米科技、基因科技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的科技黑箱将把人类的全部知识一网打尽,进而把人自己也“集成于”其中。


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与人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自从人类开始使用工具、改造工具(此处不讨论动物使用工具的情况),人类就开始了“体外进化”,这就是技术的“器官延长说”。然而数百年来,这些“器官”与适应人的需求相去甚远。在技术只是机器的时代,人只能俯就机器,因而人也就成了机器,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对此有生动形象的表演。但是技术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追随人的步伐,亦步亦趋,由生理而心理,奔向人机界面友好。随着生物工程、人工智能和会聚技术等的发展,技术与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的同时,二者的关系正在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技术将逐步以种种方式“内置”于人。


一方面科技黑箱把人集成于其中,另一方面技术内置于人,合起来就是四个字:人机合一。什么是人工智能的下一步?自然界自宇宙大爆炸一路走来,不断突破自己的“界”,进化到人。而今,技术行将突破人类的界,孕育“奇点人”。


有人说,技术对于人的关系就好比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发散至各具个性的几十亿个人,“机”发散到数不胜数的技术产品之时,人类将突破自己的“界”,诞生——收敛到一个、数个或更多的“奇点人”。


现年30到40岁以下的人类,将有可能见证并参与这一进程,无论是积极主动,还是被动抗拒。三体人是科幻,而奇点人正在现实中向我们走来。《人类简史》的作者预言,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或者一百年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非有机生物体的出现。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以自己的自觉行动,不自觉地“践行”了自然界演化的规律。多少年来,人类以为自己在上帝之下,万物之上,可以揭示万物之理,拥有“自由意志”,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今终于如梦初醒,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每一条规律,技术所攀登的每一个台阶,原来都被包含在更大的规律和更高的台阶之中。规律永远在意志之上,意志在不自觉地履行着规律。“人类是宇宙的子集,人类的本性就是宇宙的本质”,这是网友的精彩评论。亚里士多德在两千余年前认识到[2],自然和人类的技艺一样,是“被引向一个目标的思想”,是无可商量也无可选择的“天道”,是为了一个“未来的然而在存在的次序上却是在先的善所吸引的有目的的存在”。对于一切“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万物来说,并不需要“外在的”原因。或许这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老子的“道”。绝对精神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所展开的相互作用而得以实现。创造技术的力量是一种“原力”[3]。人类的头脑和智慧帮助其进一步发展,人类只是技术发展进化中的一个工具。“人是一根绳索,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根悬于深渊之上的绳索。”(尼采)人类,从人猿相揖别之日起,所迈出的每一步最终都是在否定自己。这就是所谓“向死而生”的终极含义,向死而生,通常说的是个体,现在轮到作为整体的“类”。


瑞士人工智能实验室科学事务主管Schmidhuber认为[4],最终,AI将改变一切,用一种人类绝不可能的方法殖民并改变整个太阳系、银河系和剩下的宇宙。人类文明只是一个更加恢弘的计划的一部分,整个宇宙迈向越来越不可估量的复杂的过程中重要(但不是最后)的一步,堪比30多亿年前生命的出现。这不止是另一场工业革命,这是超越整个人类甚至所有生物的变革。能够见证到这一过程的开端并且对此作出贡献,他感到非常荣幸。


只是这样的“醒悟”,是否为时已晚?这样的醒悟者,似乎为数过少?如果确实如此,在自然界规律的涵盖之中,什么是个人此生的意义?


2

奇点人“素描”


生活在当下,再有洞见的未来学家也难以预见奇点人及其世界。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新的形式只出现在质料发生新的组合之时,既不迟,也不早。当宇宙间还没有生命之时,是否能预知生命如此千姿百态?男女双方郎才女貌看似般配,或者看似鲜花插在牛粪上,这是一回事,成家之后能否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或者七年之痒,完全是另一回事。奇点之后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虽然如此,大致可以预见“奇点人”的若干特征。


2.1

心脑关系


在人工智能步步进逼之时,人类祭起荣誉、罪孽、崇高、卑劣等情感的大旗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守住人类的边界,然而人工智能却在不顾及这些“情感”之时把事情做得更好,甚至更绝。


这些成果的取得从根本上说是沿袭了西方自笛卡尔以来的步点。远古,原始人以全部感官和心智沉浸于“语境”之中,与周遭的一切融为一体。直至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界依然用它那富于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马克思)。笛卡尔“认识论转向”,实际上是“脑”登场,“心”退位。在“脑”的前面,是“一个冷、硬、无色、无声的死沉世界,一个量的世界,一个服从机械规律性,可用数学计算运动的世界,”[5]而心灵则成了“处理机械自然中为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一切感性经验的倾倒垃圾的场所”[6],成了垃圾箱。理性在18、19世纪达到顶峰,那就是“以头立地”。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重新认识到心脑不可分割,波兰尼关于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的研究广为人知。


围棋大赛则表明,一旦斩断情缘,人工智能之“智”,即可超越与“心”“情”不可分的“智”。有人认为[7],人工智能之前经历了几次寒冬就是因为人们要求了一些人工智能无法给予的东西。Gartner技术成熟度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从更深层面来说,就是科学技术未必沿着人作为整体,情商与智商,心脑同步进化的路径,而是可以走把心脑分离的路径。人工智能之所求原本只是“智”,是“缸中大脑”,而非“情”非人;正因为此,人工智能超越为情(包括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之争)所困的人的智能。智能就是智能。


有趣的是,现在不少人反过来却以“心”与“情”来衡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再聪明也没有情感,只是机器而已。”费弗和邦加德提出的“具身性智能(Embodiness Intelligence)”[8]或“embodied cognition”,即“具身认知”,其主要意思,就是说人的认知过程,其实是沉浸于环境的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中涌现而来的。换句话说,人的认知,并非是简单的“观照”、“思维”、“反映”的机械过程。在某次AI小组闭门讨论会的核心观点中有两项是这么表述:一、生命形态的不完整导致人工智能成为伪智能(着重号系笔者所加)。二、人工智能只有在追求终极智能而不达的过程里,才会产生有价值的副产品。


由此倒可以想起中国的“心”,要“用心”思考、做事,乃至要有一颗“中国心”。眼下,人工智能界也开始讨论,要走“强”人工智能进而“超”人工智能之路。由(深度)情感计算[9]架起情感与智能的桥梁。究竟是否该赋予阿法狗以“情”以“心”?


李世石表示再也不想与阿法狗下棋[10],“因为我和它完全没有感情交流,虽然此前做过很多设想,但在实际的比赛里,我的压力是超越大家想象的。和没有感情的机器对弈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在人机竞赛过程中,人类的情绪和欲望不是一个加分的能力。机器为什么要百分百地模仿人类?如果在未来的人机对抗中,情感不能加分而是减分,那么机器的“冷酷无情”就不是缺点而是优点。说到底,为什么阿法狗一定要有“赢棋之乐”,进而,人工智能为什么一定要以人类为参照系,为追赶的目标?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完全像人一样多愁善感,一样的非理性,可能性几乎为零,并且也没有这个必要。递归神经网络(RNN)之父Schmidhuber认为,RNN是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的基础,与其借鉴脑科学发展人工智能,还不如深入研究数学和算法,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推荐程序。不用很多年,就能够制造出基于神经网络的AI(NNAI)。我行我素,剑走偏锋。必须要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路,唯其如此才能预见危与机。


凯文凯利建议: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要设计一些手段阻止它们拥有(自我)意识,而当我们宣传最优质的人工智能时,很可能给它打上“无(自我)意识”的标签。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请上帝照看人的灵魂,我来照看人的肉体(米开朗琪罗)。人,照看自己的灵魂,做出决策;机,人工智能从事计算,提供决策的依据和选项。凯文凯利认为,如果现在人类充分利用这尚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发言权的三五十年,那么在奇点人中的心脑关系,就可能是人主情商,机主智商,人机合一,实际上是“人心机脑”。未来的情况可能会是这样,奇点人既可以结合均衡心脑双方,也可以心脑分离,把智能发挥到极致,以及在多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对人性的基本判断有两点:人是自利的,人是有限的。人工智能正是在这两点超越人类。没有自我意识意味着无所谓“自利”,一句话,“没感觉”;而在时空上无穷无尽的大数据和超凡脱俗的计算能力则超越“有限”。


2.2

形式与质料


亚里士多德把一切存在归为由质料与形式所构成的谱系。谱系的一端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质料,没有形式;随后形式日渐丰富,直到另一端只有形式,没有质料。没有形式只有质料,对应于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在随后的谱系中,由螺旋式演化和发散-收敛周期的推进,形式越来越复杂多样可变。自然界演化到人类,意识在相当程度上摆脱物质的羁绊,可以“插上金色的翅膀”,但还是离不开大脑,特别是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人工智能更为自由,可以在包括人脑在内的各种质料之间迁移;虽然还要有碳基和硅基等作为载体,但存储方便读取自由。奇点人或许依然还是形式与质料的结合。趋势是,奇点人的形式将进一步摆脱质料的羁绊,以寻求更大的自由,譬如在云中漫步。人们一直质疑,当我们习惯了只用手机与他人接触,你触碰到的每一个真实的人又是什么呢?实际上,在手机里与他人“接触”的只是思想、知识和情感,是超越质料的形式;而在真实世界所“触碰”的主要是质料,难以触碰到形式。奇点到来之前的人类的步伐,已经在朝着这一方向。


由形式与质料的关系可以联想到功能与结构的关系。量子阶梯由下而上,大致是由结构单一对称不变,结构决定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严格的一一对应,一步一步发展到结构复杂非对称非有序灵活多变,功能反作用于结构,以及结构与功能非一一对应。在计算机的发展中,神经网络计算机可以在后天发展出满足不同功能需要的结构。奇点人会沿这一趋势走得更远。


再进一步说,奇点人的“质料”可能会是什么?DNA、芯片,或是别的纳米材料。凯文凯利认为,碳基与硅基生命体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排异反应,何况跨物种。谁能够更好解决科技产品与人类的排异反应,谁就会更容易取得成功。在未来,竞争的最终境界是,看谁能实现“碳基生命”(生物体)与“硅基生命”(电子科技)的完美结合。这一点涉及奇点人的能耗,中国首款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在深度学习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大大降低能耗。更重要的是,质料的改进关系到奇点人的自我进化。


在技术的发展中,千百年来,虽然早就有了眼镜、假肢、支架和人造关节等等,但是这些技术一旦制成,其本身就已经固定,并不能继续进化。奇点人与以往的根本不同点在于自身的继续进化,可以是“机”进化,以及人机关系的进化。


达尔文进化论虽然包含变异,但基因的变异是客观现象,非个体有意而为,以及具有很大偶然性,因而只是为选择提供了不可预测的可能性,总体来说只能是被动等待接受自然选择。细菌在某种意义上显示了主动变化并具有针对性。技术的发展也是这样,在柔性化生产、正反馈和进化算法,以及阿尔法狗的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等方面已经可以看到这一趋势,今后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具有更多更强大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进化的功能,并且减少偶然性,增加针对性,以及不仅是功能,而且在于质料本身。前述AI讨论会的另一项核心观点是,二进制比特基准和材料科学的局限依然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障碍。


随着人机界面友好、人机对话、植入芯片,以及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奇点人将按自己的意愿,直接在基因,在自身的“硬件”上着手,从而开启进化的新途径,方向之一是给予形式以更大的自由,实现更多更复杂的功能。


2.3

个体与互联网大脑


现在有关的议论大多把人工智能当作个体看待,这或许是受“一个个”机器人的影响。实际上自从互联网诞生之日起,人工智能就走上了“全球化”之路,这就是全球性智能。凯文凯利认为,人工智能的最高境界是网络化生存,那无边无际无定形而又无处无时不在的“云”或“互联网大脑”。刘锋认为[11],用进化的角度来去看,互联网处于一个进化的过程,从分裂的不完整的功能和结构,例如通过更多商业的竞争,腾讯会跟Facebook打通,中国互联网大脑、美国互联网大脑等逐渐融合,向完整的、统一的功能结构进化。个人之间以种种方式联网,成为互联网的组成部分,形成“群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12],而具有分布式智能,多层次的区块链将真正可能实现全球大脑的功能。[13]


云技术化的人工智能意味着数据链路中有反馈回路。机器能从它们的集体经验中学习。机器间通过数据库在云端交互,这种特殊的协同,也就是昆虫学家和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家称为“共识主动性(stigmergy)”蚂蚁是非常普通的动物,但是通过分布路径上的信息素来相互交流,这让它们看起来很聪明。共识主动性不需要任何控制或者代理间的直接通信,就能产生复杂流程[14]。


奇点人自降生之日就是网络与个体的结合。在此意义上,奇点人不会再有国籍,国家。国家,正是人类社会千年来纷争的根源之一。目前,在云中的海量数据依然分属国家、“有关部门”、公司和个人,哪些可以共享,哪些属于“隐私”,还有边界和接口等等。对于奇点人来说,个体需要网络的存储和计算,网络需要个体执行功能并提供数据。单个奇点人如同脑细胞,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主的行动能力;互联网大脑则充分共享个别奇点人的信息和知识,并且不断进行重组与创新,继而回过头来为个别奇点人的行动提供依据和方案。


人类社会,人类与社会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分开,人可以离群索居,隐居南山,动物也有自己的社会;但是奇点人一定同时既是个体又是遍及全球(今后会更大)的整体。站在这一视角,今后不太可能发生Schmidhuber所预言的关于今后将发生奇点人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反过来,库兹韦尔[15]不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由一个统一的“大脑”控制,未来的人工智能是分散的、去中心化的。谷歌公司有很多人工智能中心,其他公司,比如百度也有自己的人工智能中心,很多中国公司在这方面都在进行研发。竞争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将来是分散的,不会有一个统一的“大脑”,更不会出现“Skynet”这样的角色。


2.4

舞台与演员


由图1可知,自然史分为若干环节,基本上对应于各个循环和发散-收敛的各个周期。每一环节的演化大体上都由密切相关的两部分的演变组成,其一是熟知的量子阶梯,充任演化的主角或演员;其二是与之相伴的“舞台”阶梯。


第一个环节是宇宙起源和基本粒子生成。极早期宇宙是舞台或熔炉,在舞台上扮演主角的是各种基本粒子。后者在极早期宇宙的熔炉中逐一生成。第二个环节是恒星演变与各种核素生成。先前演化而来一直到恒星的自然界,为核素的表演提供了舞台,核素经由各种核反应维系进而推进恒星的演变。第三个环节是地球(太阳系)演变与生命起源。地球(太阳系)是化学进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温床和摇篮,反之,化学进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又在地球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进而改变了地球,典型事例就是由还原性大气转变为氧化性大气。


上述的各个环节,舞台和演员,在相互作用中协同演变。


由演员组成的系列:基本粒子、核、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就是通常所说的量子阶梯。与此同时,舞台也构成了一个系列:宇宙、天体、地球……有趣的是,一开始,舞台的极大与演员的极小在奇点重合,两极相通,始基就是本原。随后,量子阶梯的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而直接相关的“舞台”系列的空间尺度却由大到小。除了空间尺度外,另一点发生转换的是舞台和演员双方的作用强度或“主动性”。在第一个环节,极早期宇宙的演化主宰一切,充任演员的基本粒子只是被动的生成;到第二个环节,核素以核反应影响恒星的一生;而在第三个环节,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造环境,改造舞台。地质的演变实际上受到化学进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深刻影响。“许多原来以为‘无机’的地质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汪品先)


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开始了延续到今天的第四个环节:自然界和社会同是人类生存繁衍的舞台,不过只有在社会中,人才成其为人;反过来,人类的所作所为给予其生存和表演的舞台以前所未有的影响,甚至创造了“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人类与社会难以分离。在前面的环节,没有把舞台与演员合在一起的称谓,如“核素星系”和“生命地球”(现在已有“盖亚”之说),而“人类社会”则成为一个作为整体的名词。沿着上述思路继续推演可以推知,作为演员的人如果较之作为舞台的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的状况对于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来说,其效果要优于相反的状况。


在而后的发展过程中,第五个环节悄然开始。如果说人类社会还可以分开来说“人类”与“社会”,区分为演员与舞台;奇点人的个体已经与整体融为一体。那么什么会是奇点人的“舞台”?


个体与整体融为一体的奇点人自然依旧有其“生存空间”(就其相对于人类而言,尚不知什么是奇点人“生存”的含义,其个体可能无所谓“生死”)或舞台,大致可以区分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就是从宇宙大爆炸至今的自然界,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社会也成为了奇点人的舞台;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映射,目前来看,就是把互联网包容在内,囊括世间一切,一网打尽的物联网。奇点人从现实世界及其历史中提取大数据,例如几乎全部的棋谱,肾病的全部病例,等等,由实到虚,经过复杂的学习和运算,再应用于当下的具体情况和目标,以虚驭实。这一过程类似于马克思的“两条道路”。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早已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在虚拟世界之中,那就是童话、神话,甚至宗教,科幻小说也是这种情况,模仿马克思的说法,这是“人类学意义”上的虚拟世界。关于此类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已经有海量的研究。奇点人的虚拟世界与人类的虚拟世界有三点区别。一是虚拟世界的所有数据源于现实世界,并非如童话、神话里那样的凭空“捏造”;二是这些数据可以在遵守自然界的规律和推理运算逻辑的前提下任意重新排列组合,从而创造出现实世界从未有过的虚拟世界,进而在虚拟世界“试运行”,可以“虚拟吃一堑,现实长一智”;三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一刻也没有分离,始终处于互动之中。如果说由实到虚在于“知”,以虚驭实为“行”,那么虚拟现实技术的每一步都是“知行合一”。在这样的互动中,虚拟世界,作为奇点人舞台之一的重要性将得到极大提升。


3

人与奇点人


与人相融合的奇点人与原先的人类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大历史观有助于在众说纷纭的争论中提供线索。


3.1

进化与退化


前述自然界的螺旋式演化进一步揭示,自然界的演化实际上由相反相成的两个部分组成。螺旋式推进过程的一侧,即图1的下侧,沿物质层次逐步升高。这是一条物质系统日益复杂,组织化程度愈益提高而熵降低的路线,这就是进化。此处的进化概念比达尔文进化论中之进化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含义,同时也与上文论及的“形式与质料”关系的演变相一致。


在螺旋式推进过程的另一侧,即图1的上方,是一条物质层次逐步下降,物质系统愈趋简单、组织化程度下降即熵增的路线。这就是退化。同样,此处的退化概念也比进化论中的退化概念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含义。


进化与退化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两个相反的方面,二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每一方的运行是对立面之所以发生的条件。二者的结合构成了自然界完整的演化过程。有必要为“退化”正名。退化不是如通常理解的单纯是消极、被动和退步,而是有其独特的作用。正是进化和退化结合起来才组成循环,从而使演化得以进行。在此意义上可以认为,进化在退化的基础上进行,进化以退化为代价或条件。


自然界演化过程中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由此组成的螺旋式推进方式揭示一个普遍规律:万事万物的进化和发展都不是单一和直线型的,都必然地与某种退化联系在一起,与退化构成某种循环。在一些事物达到高层次之时,另一些事物正在向起点回归。以人猿相揖别为例,生物中一小部分进入新的循环而开启人类社会的演化,大部分生物则留在原有的循环中,为人类提供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


进一步考察自然界螺旋式的演化过程,考察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可以发现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存在某种关系。此处仅涉及与本文有关的“数量”,指参与循环的物质的量。宇宙中的绝大部分质量和能量都集中在初始循环中。在初始循环的最高点亦即高一级循环的起点,宇宙弥漫物质中只有小部分成为星云,其中小部分形成恒星,大部分在收缩时被吹向空间。在恒星的末期生成的核素中,只有少数被抛到空中,大部分成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在被抛到空中的物质中,只有极少量能成为第二代恒星的行星,极少数是类地行星。在地球上只有极少量物质形成生命所需要的分子和生物大分子。即使仅限于银河系,演化到这一层次的物质,其丰度仅占银河系质量的10-19。在种类繁多的生物中,位于食物链高端的生物,其质量只是整个生物质量的极小部分。总之,在自然界的螺旋式演化中,发生得较迟的高级循环,进入循环的物质的量就较少。从每一个循环的进化与退化环节来看,在少量物质进入高层之际,大部分物质退化到低层。舞台上的大部分物质以冗余和随机涨落的方式,成就了少数物质的脱颖而出。如果说,生命,是自然界,以其全部的质量和能量,以其全部的时间和空间所开放的奇葩,所创造的奇迹,那么最后出现的人,几乎就是自然界演化的神迹。


层次越高,物质的量越少。螺旋式推进的自然,演化至今所呈现的自然界,就是一座无可比拟的“金字塔”(图2),人类有幸“暂”踞于这一金字塔的顶峰。


然而新的循环正在酝酿,金字塔不会停留在人类的高度。由大历史观可以推论,一小部分人与人工智能合一将成为奇点人而进入新的循环,开启新的演化,大部分人则留在原有的循环中。


3.2

人的主动介入


以往的一次次突破与收敛,一次次螺旋式上升,前一阶段的存在物并不知晓未来,只是被动参与。猿既不知道“让一部分猿”先进化到“人”,也不知道脱颖而出的人回过头来会怎样对待那“另一部分”猿。然而面临未来新的循环,人类意识到了,自己或者正是始作俑者,或者正在创造历史,对于未来世界的主角及人在其中的境遇,或者颤栗或者神往。


往日技术的一次次突破虽然也为奇点人的降生做了铺垫,但人类仿佛置身度外:科学是客观的,技术则是“理性的机巧”(黑格尔),让一部分自然反对另一部分自然,“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而人则既置身于度外,同时又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而今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新的突破,人类自身卷入其中,不是豆就是豆萁,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句话,就是演化的主角,正在以自身的所作所为书写历史,创造历史。2015年,霍金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将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不幸的是,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近日他又进一步警告,“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库兹韦尔预言[16],“一旦机器的智慧超过人的智慧,它们就会自己设计下一代机器”。到那时我们不仅要烦恼人类获得永生后的意义问题,更要担心“人类将来可能会从这个循环中被淘汰”的危险。


诺贝尔奖获得者列昂季耶夫1983年说[17],拉车的马不知道自己会被永久淘汰。从农业社会转到工业社会,马不知道自己会完全不被需要,將只是作为娱乐而边缘化,功能完全转变。他断言,这次人类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一定会降低,就像是马在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里的角色转换,开始是减低,最后是完全淘汰。


奇点人(即使由人类精英主导)然后会怎样对待相揖别的人类,是善待,是如当年人类对猿和生物那样,先是杀戮,继而善待,还是以今人难以预料的方式?或许更令人难堪的问题是,留在原有循环中的人类,什么是此生的意义?


另一个问题是国家间的竞赛。当年核冬天的威慑可以维持“恐怖下的和平”,但是人工智能的竞赛看来不会引发类似的恐惧。


有人认为,我们应该[18]在探索人类尊严的路上智慧地实现人工智能,而不是将它盲目崇拜为缓慢消失的人类社会中的神灵。在反思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和政治问题时,希望把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底线”,以为这样才能解除危机。


另一些业内专家[19]则表示,我们必须摆脱恐惧,依靠我们人类对提高和创新的渴望,继续研究发展,赢得未来。“这个梦想终于就要实现了”,盖茨在6月1日于南加州举办的Code Conference大会上宣布[20],“这是我们一切努力的终极目标”。只要技术成熟,以及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只要个人愿意,那么,“变成一名电子人!”这是数年前英国雷丁大学控制论教授凯文·沃里克等人的选择。“我生下来就是人,但这只是命运的安排。”不与机器合二为一,便可能会在未来沦为低等生命而“将在进化的旅程中被淘汰”。这些人类的精英看来已经打定主意,在“发散”中脱颖而出,进入新的循环,成为奇点人的一部分,并且由心脑关系主导奇点人。虽然大多数人会留在原有的循环中。


从自动化的视角[21]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电气、电子自动化,本质是物理过程的自动化,主要特色是利用自然科学的定律,对过程进行精确建模,再实施控制,落实设定的目标。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兴起,开始了虚拟空间里的信息过程自动化时代,其特色是多数过程不再是物理实在的,而是人为规定的“人工”流程,如管理措施、法律程序、交易步骤等。大型生产的ERP(企业资源规划)、MES(制造执行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等,实质上都是信息自动化。不过与以往的自动化的共同点依然是人在系统之外。


目前,网络空间里的许多信息系统正朝“人”在其中的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斯坦福大学的报告[22]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工智能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遭受失“人工智能效应”(AI effect),或者称“奇怪悖论”(odd paradox),即人工智能将一种新技术带到了普通大众中去,人们习惯了这种技术,它便不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接下来更新的技术就会出现。将来,同样的模式还会继续上演。最新统计表明,2015年网络流量的61.5%已经是互联网“机器人”(Internet bots)产生的,人类本身仅造就了38.5%的流量,而去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是51%与49%,“机进人退”。人在其中。从以“知你为何”为基础实现自动化,转化到以“望你为何”为依据实现智能化。奇点不必等到2046年,奇点正在并已经来临。


还有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面临“天花板”[23]。这一新的理解至多推迟对于奇点来临的预期,不能改变奇点终将来临的规律。此外,人工智能最新的进展之一是量子纠缠与意识的关系。如果意识的本质是量子纠缠,人工智能的发展或许会有新的途径。人工智能,没有天花板。


在谈及人工智能时,刘慈欣有一番话发人深省。大意是,人类的认识有向外和向内两个维度,向外,由太阳系、银河系到宇宙,由质子中子到夸克,时空、弦……这就是《三体》中的“硬科技”;向内,人类自身,由生命运动到意识运动。刘慈欣说,他没想到向内的探索会快过向外的脚步。因这一快一慢,认识的主体将发生根本变化,人类从认识与实践的主体的身份,变为既是主体(从事较低层次的知与行),又是他者(不是人类认识自己)也就是成为奇点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对象。可以想到的一点是,一旦奇点人成为认识与实践的主体,必将大大加快其向外探索的进程。



图5

奇点人与人


弗洛伊德在1930年写道,不可能无视文明在多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本能的满足之上,以及文明的存在多大程度上是以对强大的本能的力量(以压迫、镇压或别的方法?)不予满足为前提的[24]。在大历史观视野下,人类社会似乎在总体上是本能略大于对本能的遏制,正如正反物质湮灭,物质的量略大于反物质的量,才有现在的世界一样;这个“略大”的本能,好奇推动科学,控制欲推动技术,科技推动历史,把人类带到今天的境遇。


莫泊桑用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她的一生》描写了“她”的一生。描写人“类”的一生只需要十个字:从天人合一到人机合一。


自然界螺旋式演化和收敛-发散周期是超越人类意志的客观规律;本能略大于对本能的控制,是超越个体意志的人类意志的规律。前一条规律(包括宇宙整体的膨胀收缩)永恒,后一条规律对于人类而言。


参考文献:

[1]吕乃基.论科技黑箱,自然辩证法研究[J].2001,12.

[2]罗斑.希腊精神与科学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27.

[3]凯文凯利,http://m.chinavalue.net/.Biz/Article/2013-ll-24/202822.html.

[4]https://mp.weixin.qq.com/s?_biz=MzI3MTA0MTklMA==&mid=2651987705&idx=l&sn=9b466ac30994dcc4082a1537c73301be&chksm=fl216a08c656e31e3036179a4072b7c967c4aa593170e054b985ac626e40a8079d69f3770cdc&mpshare=1&scene=1&srcid=1005a7TjNmCQyexs55zSuwUK&pass_ticket=yUXnoZeLS3fHUKOzKxCjiC0a4ofKceFrtKNrsFJxZD4EgYKUhC2uz4Qiu4HLgKJK#rd深度|RNN之父Schmidhuber:21世纪最重大发明——超级智能崛起.

[5]转引自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249.

[6]伊·巴伯.科学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35.

[7]思想|从科学到科幻,吴恩达对话刘慈欣http://synchuman.baijia.baidu.com/article/509113.

[8][12]神经-社会网络:SNS的下一站?http://wenwuji.blogchina.com/993887750.html

[9]郭晴,刘伟(人机与认知实验室)情感计算综述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705/21/31490331_573372971.shtml2016-06-17.

[10]人机比赛三个月之后,李世石谈了谈他的感受|夏季达沃斯http://www.qdaily.com/articles/28725.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11][腾云计划]互联网:与人类社会共进化http://www.aiweibang.com/yuedu/127166174.html.

[13]韩锋.让“人脑”走下神坛http://www.v2gg.com/articles/20160629/13380.html.

[14]http://mt.sohu.com/20161009/n469837955.shtmlTechcrunch: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革命背后的深刻原因.

[15]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5-01/25/content_559148.htm?div=-1RayKurzweil人工智能不会被一个“大脑”控制.

[16]周濂:用政治“锁死”科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710/18/14552979_574520282.shtml.

[17]转引自:人类未来自我毁灭的时间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14/21/3328689_590833433.shtml.

[18]人工智能和全球地缘政治,从“原子能为和平服务”到“AI为人类服务”http://www.0791quanquan.com/news_keji/topic_2151173/.

[19]神经网络:人工智能以及我们的未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621/04/2458620_569410354.shtml.

[20]http://tech.sina.com.cn/d/i/2016-06-03/doc-ifxsvenv6403699.shtml.

[21]王飞跃.迈向知识自动化http://www.cas.cn/xw/zjsd/201401/t2014013_4009925.shtml.

[22]斯坦福大学报告,2030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03/08/30681898_588038301.shtml.

[23]意识的本质是量子纠缠吗?http://mt.sohu.com/20160723/n460657085.shtml.



人工智能图书专场

长按二维码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