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
需求,才能抓准机会。
数字化发展至AI时代,企业具备智能且高效的沟通、协作方式,才更有竞争优势。
像AI话机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自动完成一些电话通信任务;AI嵌入视频会议系统,可提供实时翻译和字幕,还能自动整理会议纪要。
而这一切,
均在企业统一通信系统的基础上生成
。
企业统一通信系统包含了SIP话机、视频会议系统(VCS)、商用麦克风及耳机等一系列软硬件设施,用来完成办公环境下信息的高效传输。
预计2023-2028年,全球统一通信系统的市场规模将由634亿美元增长至850亿美元。
在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增长下,坐落于厦门的亿联网络抓住了发展机遇,业绩迎来了较快增长。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1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27.9%。
目前,公司
布局了SIP话机、
VCS、软件终端及云服务平台的统一通信生态链,并取
得
相当不错的成绩。
2023年,公司的SIP话机市占率达30%,位居全球第一;VCS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五,占据36%的市场份额。
其中,VCS业务成为了近些年来亿联网络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会议产品(以VCS为主)实现营收9.5亿元,同比增长51.3%;营收占比达35.6%,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
那么,为什么亿联网络的VCS业务会
取得
成功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微软Teams、Zoom、腾讯会议三大平台全部认证的终端厂商。
现如今,企业统一通信系统大多平台商来实现。平台商通过内生、外延、战略合作方式来集成各个功能模块,以降低集成难度。
所以,VCS厂商想要维持市场份额,重点是能否与头部客户联合,形成较好的生态环境。
亿联网络凭借诸多优势赢得了众多统一通信及协作平台商的青睐,与平台商实现紧密融合,从而在企业统一通信市场中分得了一杯羹。
亿联网络具体是怎么获得众多平台巨头青睐的呢?
1、
研发投入高,
产品过硬
2024年前三季度,亿联网络的研发费用达3.1亿元,同比增长2.4%,投入规模位于行业前列。
在VCS产品中,公司对音频技术进行研发,发明多项专利,克服了会议级别的噪声消除、长距离拾音处理等基础音频处理难点。
同时,亿联网络对底层音频基础算法也进行了研究,达到无需主芯片厂商提供配套处理方案即可实现音频处理的效果,减轻了公司对上游芯片厂商的依赖。
除了通过技术打造过硬的产品性能,亿联网络还通过研发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不断推出
新品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推出MeetingEye 900分体式视频会议终端、专业级视频会议全向麦克风CP50&CPE40等新品。
目前,公司的CP50&CPE40视频会议全向麦克风通过了钉钉会议认证,成为钉钉会议解决方案的优选产品。
2
、推行性价比战略,具备
价格
优势
以微软的通信协作系统Teams Room为例,亿联与海外厂商Poly、Cisco存在竞争关系,均能够为微软Teams提供VCS产品。
在性能相匹敌的情况下,亿联的产品价格基本在3000美元以下,远低于海外厂商的价格。
亿联网络推行性价比战略的底气来源于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在关键原材料芯片上,亿联网络掌握了底层音视频基础算法,能够采用通用型芯片。这就扩大了公司对芯片的选择范围,提高了对部分原材料的议价能力,构建起成本优势。
其次,亿联网络选择外协加工的生产模式。自主设计并采购原材料,然后委托第三方外协厂按照公司的标准进行生产,进一步压低成本。
对成本的有效管控,不仅让公司的性价比战略推行地更为顺利,还有助于其保持高毛利率水平。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65.81%,远高于友商会畅通讯、苏州科达。
3、具备完善销售渠道,获客能力强
VCS产品更多面向企业级用户,下游分散,获客成本高昂。所以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成为了重中之重。
目前,针对海外市场,亿联网络已拥有80多家一级经销商,并且与部分知名经销商的合作长达8年以上,渠道经验较为充足,获客能力强。
2024年前三季度,凭借成熟的销售渠道,亿联网络的销售费用率仅为4.5%,远低于友商会畅通讯、苏州科达。
未来,亿联网络的VCS业务能不能维持增长,还需看与巨头的绑定情况。
2023年,亿联网络与微软合作AI产品SmartVision 60(中央摄像设备),可实现视觉识别并对演讲人形成智能总结,并成功植入微软Teams。
在AI能力的加持下,2023年,微软Teams月活人数提升至3.2亿,在统一通信(UC)协作领域的市场份额提升至70%,成为主导者。
亿联网络作为微软Teams产业链上的重要一员,有望受益于Teams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
此外,目前看统一通信厂商的发展路线有一定的差异,市场的竞争也较为良性。
亿联网络主要专注于开发VCS、软件终端及云服务平台的统一通信生态链,用户多为B端的企业用户。
而友商会畅通讯的主研方向是将AIGC与云会议结合,偏软件设施布局;苏州科达、华为以传统MCU专网为主,用户主要面向公共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