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东宣传
山东宣传网官方公众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简历提升】挖掘亮点:提升眼界思路,优化简历!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腾讯:内容型产品-执行制作人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宣传

“土特产”的招牌得用“细布”擦

山东宣传  · 公众号  ·  · 2024-10-26 07:30

正文

前段时间,“硫超标”枸杞被曝光,犹如平地惊雷,人们对“保温杯”里的枸杞都产生了怀疑。

类似的情形并不是第一次出现。通过给普通笼养鸡喂食色素改变蛋黄颜色冒充土鸡蛋、用木薯淀粉代替红薯淀粉生产“红薯粉条”、将A地生产的螃蟹运到B地销售冒充B地稻田蟹……每一次事件曝光,都给区域公用品牌带来很大的打击,甚至影响到整个产业。

我们都知道,做好“土特产”文章殊为不易,打造一个品牌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毁掉可能就在顷刻间。

图源|上观新闻

土特产区域品牌的形成,往往与当地特定的自然条件有关。

各地独特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环境,进而催生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 这些农产品经过长时间的市场检验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进而形成自己的品牌。在品牌的加持下,这些农产品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经济价值。

以东北五常大米为例,2022年,五常大米的最低售价为8元/斤,是周边地区大米价格的两倍以上。正是基于这种对品牌效应的观察,许多地区开始积极打造、运营自己的农产品品牌。例如河北赵县的雪花梨、辽宁盘锦的大米、山东章丘的大葱等,都是广为人知的地域品牌,带有明显的“地理”标识,所以在市场上是热门选择。

也是因为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所以一些不法经销商就动起了“蹭名牌”、假冒品牌的歪脑筋。像“五常大米”“西湖龙井”“阿克苏纸皮核桃”等品牌都被冒用过。品牌被冒用欺骗的不仅是消费者,更会伤害土特产原产地,严重者甚至可能对原产地的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烟台苹果好看好吃

图源|好客山东之声

“土特产”贴牌、冒牌、品牌造假,除了暴露出个别商家急功近利、不守诚信之外,也反映出地域品牌运营维护之难以及农产品生产的同质化倾向。

“名牌”容易被贴牌、冒牌,同时品牌杂、乱、小的现象也不容忽视。目前,各地土特产品大部分都是散户、小作坊或小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点多面广,产量小,生产标准不一,产品品质差异大,品牌不容易叫响或者说不容易提升价值。同时,散户生产经营也为制假售假提供了空间,“硫超标”枸杞事件就是个别不法商户违法生产造成的。虽然当地施行了高于国标的地方标准,绝大部分商家也都是按标准生产优质产品,但就因为有个别不法商户为了眼前利益铤而走险,一下子让整个区域品牌都陷入信任危机。

而通过一些品牌被贴牌、被冒用的现象,则可以看出诸多农产品在品种选择、种植方式及养殖技术方面未能形成明显区分,导致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在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及口感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种同质化趋势使得真正的品牌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凸显,消费者亦难以辨识假冒伪劣产品。

图源|图虫

“土特产”品牌塑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产品质量提升、文化内涵挖掘、品牌营销和维护等各个方面。想要增强并保持住“土特产”的竞争力,就得在品牌打造和维护上下“细”功夫。

土特产不仅是一种自然产品,也是一种社会产品和文化符号。除了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也要深入挖掘其承载的人文元素,进而强化产品内涵和品牌特色。比如黄河故道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造就了安徽砀山酥梨质优味美的独特魅力,同时砀山也有“世界梨都”的美誉,被称为“中国酥梨之乡”,吃砀山梨吃的不仅是其风味,还有其历史之久远。2023年,安徽砀山酥梨作为区域品牌,价值已达到190亿元,有效带动梨农年增收超过2.5亿元。

沾化冬枣皮薄肉脆核小

图源|好客山东之声

同理,旅游、生态等多种元素都可以融入“土特产”品牌建设,以有效提升品牌的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例如,青海地区的地域品牌农产品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等重要体育赛事的影响力进行品牌推广,将主场赛事转化为品牌宣传的新平台。此举不仅向观众展示了高原特色农产品的独特魅力,而且有助于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再如,在天津宁河区,通过举办“香蟹垂钓”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成功提升了河蟹的品牌美誉度和附加值,最近,“七里海河蟹”作为天津市农业区域品牌,登上了2024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

在品牌的推广上,要找准目标消费群体,并针对核心消费群体进行传播。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区域化推广,根据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喜好和习惯,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

日照蓝莓口感如果冻Q爽

图源|好客山东之声

打造一个品牌不容易,守住一个品牌更不容易,品牌就是信誉的代名词,需要每一位参与者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培育它,去关爱它。 坚持绿色发展、品质当先,以“质”增“值”,才是土特产品品牌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只有提供优质稳定的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加强品牌管理,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方能将土特产品品牌长久树立。

地方政府作为当地产品品牌的“保护神”,应加强对土特产商品的质量监管,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安全。比如,制定高于国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农产品生产、包装、经营及监督检查,并建立农产品来源和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等等。依法严肃查处侵权违法、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和农户的利益,不让个别无良商户砸了农民增收的锅,伤了消费者的心,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ID:sdxcweixin)丨主播:段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