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题目的同学可以在评论区打卡~
【1】
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决定于(
2009
)
A.
血浆蛋白总量
B.
白蛋白含量
C.
氯化钠浓度
D.
氯化钾浓度
【2】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主要作用是(
2005
)
A.
促进凝血酶的活性
B.
防止血小板的激活
C.
对抗血液凝固
D.
促进纤维蛋白单体聚合
E.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3】
下列凝血因子中最不稳定的是(
2006
)
A.
因子
V
B.
因子
V
Ⅱ
C.
因子
X
D.
因子
X
Ⅱ
E.
因子Ⅷ
第一题答案:C
【答案解析】
考点:血浆渗透压的形成。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绝大部分约
80%
来自
NaCl
浓度。血浆中虽含有多量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所产生的渗透压甚小,称为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是总渗透压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也取决于
NaCl
浓度,选项
C
正确;而选项
A
和
B
与胶体渗透压有关,选项
D
的浓度比
NaCl
浓度低的多,不是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C
。
第二题答案:C
【答案解析】
考点: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在血液凝固中主要作用。
FDP
是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而产生的一组小分子肽。具有抑制纤维蛋白单体聚合作用和抗凝血酶作用。
FDP
从多方面干扰血液凝固的进行。例如抑制纤维蛋白多聚体的形成、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FDP
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从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本题答案为
C
。
第三题答案:A
【答案解析】
考点:因子
V
在凝血过程中起辅助因子作用。本题属较老旧的题目,在最新版《生理学》上未提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为因子
V
和因子Ⅷ,但因子
V
属易变因子,在所有凝血因子中最不稳定,极易被蛋白酶
C
系统灭活。本题答案为
A
。
FV
Ⅲ因子也不稳定,可自发失活、也可被蛋白酶
C
系统灭活,不是最不稳定的那个,所以
E
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