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汇学人
《文汇报》周五副刊《文汇学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开启正念生活:在当下找到平静 ·  2 天前  
文汇学人  ·  目前已知最早的高精度上海图画地图 ·  4 天前  
为你读诗  ·  花草有本心:走近古典文学中的诗意世界 ·  6 天前  
当代  ·  魏巍:我的老师 | 教师节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汇学人

中俄美术家的互动(上)

文汇学人  · 公众号  · 文学  · 2024-08-31 18:15

正文


    二十世纪50年代,曾经是中苏两国关系的“蜜月期”。此后经历四分之一世纪的交恶,到80年代中期以后,中苏、中俄美术家之间才重启互动。这两个时间段,分别孕育了两国美术家交往的不少故事。晨朋老师的《旧迹新痕——中俄美术交流史话》,为我们一一道来。

上世纪50年代发行的中苏友好纪念币


中国美术教育代表团访问苏联


    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校长丁井文(1914—2023年)率中国美术教育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及其附属中学——鲍里斯·约干松美术中学,并带回了两校学生的作品和教学大纲,此举对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苏联访问期间,丁井文一行还拜会了苏联卫国战争英雄卓娅和舒拉的母亲,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英雄母亲的敬仰和爱戴。

1953年丁井文访问苏联期间,与英雄卓娅和舒拉的母亲合影



互访期间有造像


    俄罗斯画家笔下的中国人物肖像,随着两国往来的频繁而逐渐增多。古圣、学者、名家和画家的友人,是他们的描绘对象。往古人物,苏俄画家多选孔子、老子等先贤哲人,近代人物则以作家鲁迅和画家同行齐白石为最。二十世纪50年代,苏联画家来中国访问、采风的机会颇多,由此产生的写生作品也不少。而两国文化界人士,特别是画家同行,因各种事务密切接触,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数量可观的塑造中国同行人物的美术作品。


为鲁迅造像最多

    扎伊尔·伊萨阿科维奇·阿兹古尔(Азгур, Заир Исаакович,1908—1995年),是一位雕塑大家,花岗石、大理石、青铜、钛钢等各种材质到了他的手里,无一不可化作绕指柔;大型纪念碑,小型胸像,他都能随手应接,赋予材料一种内在的精神。1953年,他完成了一座《鲁迅半身像》。

阿兹古尔(右)在创作中

阿兹古尔 《鲁迅半身像》1953年

    阿兹古尔不懂汉语,所以不可能阅读鲁迅的文章。那个时候,译成俄语的鲁迅著作也没有太多,而且阿兹古尔一生没有到过中国。对于一个远方国度的文学家,甚至连本国读者都会觉得其文字艰深、思想深邃、语词警人,需读之再三、重复回味才能有所领悟的哲人式作家,阿兹古尔却敢于塑造,而且作得如此传神,诚属难得之至。他可能是第一个塑造鲁迅的苏联雕塑家。阿兹古尔后来把鲁迅的这座雕塑半身像赠予中国。1956年冬,该作品在北京鲁迅纪念馆展出的时候,引起不少观众的赞叹,其中包括一些研究鲁迅的专家。尽管雕像头上不是鲁迅惯有的板寸发型,可他的眼神、握笔的手,让中国观众看起来,感觉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哲人作家。

    为鲁迅塑造雕像的还有米哈廖夫。

米哈廖夫

    雕塑家瓦连金·安德烈耶维奇·米哈廖夫(Михалёв, Валентин Андреевич,1926—1998年),苏联功勋美术家。他两度来华访问,曾为鲁迅作过五座胸像——花岗石、大理石、青铜、木材、石膏,一应俱全,意在表现“鲁迅精神”。其中《鲁迅青铜胸像》,作于1958 年;另一座是大理石材料,作于1984年。他还塑造过齐白石陶制全身像(1986年)和《齐白石石雕头像》(1984年)。石雕上的白石老人表情深沉,目光睿智,令人难忘。

米哈廖夫 《鲁迅青铜胸像》 1958年

米哈廖夫 《齐白石石雕头像》 1984年

    1987年,在中苏交恶二十多年之后刚恢复文化交往不久,米哈廖夫为中国翻译家、画家高莽作了一件《高莽头像》,成为中苏两国艺术家友谊的见证。

米哈廖夫 《高莽头像》 1987年


蒋兆和、茹可夫相互画像

    1957年4月,中国画家蒋兆和(1904—1986年)访问苏联,在莫斯科与苏联画家茹可夫相见。两人互为对方造像一幅,成为中苏画家之间的一段趣话。

蒋兆和

茹科夫

    根据尼茹可夫的朋友、中国画家高莽在回忆文字中的记载,我们不妨做出这样的判断:蒋兆和、茹可夫两人此次相见,应是事先有约,各自有备而来。

    高莽在《闻鸡起舞》一文(载《俄罗斯美术随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中说,茹可夫曾这样描述他们的会见:蒋兆和“从衣兜里掏出一张折叠好的宣纸,展开了,平铺在画板上,用毛笔沾墨汁和水画了起来,很快就画完了”。茹科夫目睹这幅中国画的创作过程,觉得特别开眼。他摸摸宣纸,试试毛笔,很觉新奇。他对蒋兆和说,“这比我更像我”,“这是我见到的最好的一幅茹可夫肖像画”,然后用毛笔在画像右下方写下了一句话:“还没有谁把我画得这么像俄罗斯人(Таким русским меня никто еще не рисовал.)蒋兆和也在他为茹可夫所作画像的旁边题款:“访问苏联杰出的画家茹可夫同志时,彼此互为画像以留纪念,一九五七年四月三日于莫斯科,兆和。”并钤上了自己的印章。向来勤快的茹可夫掏出随身携带的烫金皮面速写本和铅笔,也为蒋兆和当场写生一幅。

蒋兆和 《尼·茹可夫像》

茹可夫 《蒋兆和像》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茹可夫(Жуков,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1908—1973年),荣膺“苏联人民画家”称号,曾任“格列科夫军事画室”的领导,是我国一代读者喜欢、熟悉的画家。

格列科夫(Греков, Митрофон Борисович, 1882—1934),苏联著名军事题材画家。在他逝世两天之后,苏联决定成立“格列科夫军事画室”,隶属于国防部。进入这个画室的画家,常以军事内容为创作题材。

    茹科夫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铅笔画,曾在我国流传甚广。

茹可夫 《坏天气里的五条辫子》 1953年 45.5×35厘米

茹可夫的一组儿童题材画

    茹科夫为苏联作家鲍里斯·波列伏依(Полевой, 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1908—1981年)的纪实小说《真正的人》(Повесть о настоящем человеке)所作的插图,也曾受到我国读者的喜爱。

茹可夫 《波列伏依在写作

茹可夫为中篇小说《真正的人》所作插图《谢辽尼卡和费季卡》

茹可夫为中篇小说《真正的人》所作插图《奥丽雅》

茹可夫为中篇小说《真正的人》所作插图《斯捷潘·伊万诺维奇告别政委》

    1957年9月,茹可夫随苏联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前后一个月的时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所到之处,他都以日记、用速写记其所见。速写本不离手,是他一生的习惯。当时的苏联驻华大使尤金乘毛泽东接见代表团成员之际,给茹科夫提供方便,让他当场为毛主席完成了一张速写像。在这次访问过程中,茹可夫还与蒋兆和再次相见,在莫斯科两人互相造像的雅兴被重新勾起,他意不能尽,又为蒋兆和画了一幅肖像。


茹可夫 《中国所见》 1957年

茹可夫《公共汽车站》 1957年

茹可夫 《中国女孩》 1957年

茹可夫 《好胃口》 1957

茹可夫 《蒋兆和》 1957年


留念佟景韩

    佟景韩 (1933—2010年),河北保定人。1954年夏,他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当时,预计10月开幕的“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正在北京新建成的苏联展览馆紧锣密鼓地筹备。这是一个规模宏大、巡回于几个城市的展览,筹备费时一年有半。那个时候通晓俄语的人才极少,佟景韩和他的同班同学被调到北京为展览大会服务。苏联方面,随从展览而来的有一批精致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单辟一馆,由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艺术馆馆长、美术理论家亚历山大·扎莫什金(Замошкин, 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1899—1977年)主持展出等事务。

扎莫什金

1957年佟景韩(右2)在莫斯科为扎莫什金(左1)和出席苏联美术家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中国美术家王朝闻(左2)、刘开渠(左3)和董希文(右1)做翻译

    无巧不成书,在展览会上,佟景韩与扎莫什金偶然相遇,因语言相通,交谈之下彼此相得。这个时候,扎莫什金为观众开设了“列宾及其创作”等讲座四讲。中央美术学院吴作人(1908—1997年)等听过之后,邀请扎莫什金移席美院,再为师生讲座,并协助审阅正在编写中的《世界美术史》。扎莫什金知道此行中翻译一职的重要,遂邀请佟景韩相助。扎莫什金讲演完毕回答听众的提问,听众不少,问题杂出,居然交流顺畅,宾主皆欢。佟景韩遂成为扎莫什金在展览会上得意的翻译,同时也为中央美术学院所看中。

吴作人

江丰

    由于此展持续时间很长,苏联方面后期安排著名油画家安德烈·梅尔尼科夫(Мыльников, Андрей Андреевич,1919—2012年)接替扎莫什金,中国方面则依旧由佟景韩担任翻译之职。1957年,展览会移至武汉,梅尔尼科夫在武汉举办了“油画专业实习班”。这个时候,展览已近末期,梅尔尼科夫为佟景韩画了一幅油画速写像。展览结束之后,经中央美院院长江丰(1910—1982年)批准,佟景韩调入美院,从此开启了他讲述美术史的职业生涯。佟景韩的译作有《美术史文选》《自我论》等。

梅尔尼科夫

梅尔尼科夫 《白夜》 1968年 135.5×100厘米 布面油画

梅尔尼科夫《佟景韩肖像》 1957年 75×60厘米 布面油画 (靳尚谊临摹)

佟景韩之子佟辛介绍梅尔尼科夫《佟景韩肖像》的创作背景

科恩著《自我论》 佟景韩等译 三联书店 1986年



鸣谢:曹庆晖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