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标准化降压治疗后血压仍无法控制)缺乏有效的降压药物,现有的降压药无法满足这类患者群体的需求。Lorundrostat是一种新型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CYP11B2酶减少体内醛固酮生物合成,前期的剂量探索试验显示其能安全有效控制血压,需要进一步验证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群体中的疗效。Advance-HTN研究旨在评估每日口服Lorundrostat对未控制血压的患者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ABPM)的降低效果及安全性,并探索其剂量与效果的关系。
Advance-HTN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IIb期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在美国103家中心开展了2周的筛查,招募服用2-5种降压药仍未控制血压的患者,经3周标准化治疗的单盲导入后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12周的50mg/日Lorundrostat、50-100mg/日Lorundrostat或安慰剂的治疗方案。部分患者此后还有开放标签扩展期、研究结束后的2周随访或4周洗脱。
研究通过图形检验法进行多重性控制,主要终点为第12周时24小时平均收缩压(SBP)相较于基线的变化,关键次要终点包括第12周时用药剂量100mg/日患者的诊室SBP变化、第4周时24小时平均SBP较基线的变化、达标率(<125mmHg)及肥胖和标准化治疗中药物数量的亚组分析。
研究共对2617例患者开展资格评估,筛选出926例患者接受标准化治疗,排除因ABPM等因素不满足条件的患者后,最终纳入285例受试者,1:1:1随机分配入50mg组、50-100mg组及安慰剂对照组。受试者平均年龄60岁,40%女性,基线诊室血压153/89mmHg,基线24小时ABPM 141/87mmHg。
研究主要终点方面,Lorundrostat 50mg在第12周24小时平均SBP较安慰剂组降低7.9mmHg,50-100mg组降低6.5mmHg,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次要终点方面,第4周时50mg组24小时平均SBP较安慰剂组降低5.3mmHg(-8.4~-2.3,
p
<0.001),且达标率更高(41%vs18%,OR3.3,
p
<0.001)。亚组分析显示基线使用2种降压药的患者降压效果更明显。
其他次要终点方面,19例受试者接受100mg/日Lorundrostat,12周时诊室SBP较基线降低17.5mmHg。研究团队并未发现BMI与第4周时降压效果的显著相关性。
安全性方面,接受Lorundrostat治疗的患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8%vs2%),低血压与低钠血症发生率在用药后显著提高。经确认后,应用Lorundrostat后高钾血症发生率为2%-3%。
50mg/日Lorundrostat能够显著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而剂量递增至100mg/日时无额外降压收益,且与更多不良事件发生相关。
近年来,不同靶点的降压药物不断面试,此次Advance-HTN研究成果的公布证明靶向醛固酮合成的药物在降压方面具有不俗潜力。尽管这一试验未与其他类别降压药进行头对头比较,也未设置心血管或肾脏结局作为终点,但研究仍展现了Lorundrostat这一新型口服降压药的疗效与安全性,也初步探索了其用法与收益群体。期待更多循证证据的出现,为更多高血压患者找到适合的降压药物,以得到更佳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