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莉帮忙
如果您需要求助,点击公众号菜单栏“投诉爆料”或关注小莉帮忙视频号后台私信留言,记得留下事件+地点+求助诉求+电话!电话一定要留!小莉帮忙,一帮到底!
51好读  ›  专栏  ›  小莉帮忙

每天走多少步合适?“最佳步数”出炉

小莉帮忙  · 公众号  · 体育 健康  · 2025-02-19 19:2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走路作为锻炼方式的益处,以及关于走路的一些研究。文章指出,多走路对膝盖是否有伤害、每天应该走多少步等问题受到关注。文章还介绍了不同走路方式的益处,如一字步、倒着走等。同时,文章也强调了正确的走路姿势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无痛走的要诀。最后,文章提到了每天下午6点后锻炼的健康益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走路是性价比极高的锻炼方式,适量增加步数能促进健康并延长寿命。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每天适量增加走路步数对健康有益。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之一。

关键观点2: 每天走8000步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量,能降低死亡风险、高血压等慢性病风险。

研究指出,每天走8000步可以降低死亡风险、高血压等慢性病风险。同时,不同的走路方式如快走、倒走等也有各自的益处。

关键观点3: 正确的走路姿势非常重要,避免膝盖受伤。

走路的正确姿势包括保持脚尖朝前、轻盈落地、迈开大步等。选择合适的鞋子也能保护膝关节,避免受伤。

关键观点4: 每天下午6点后进行走路锻炼健康益处最大。

研究发现,每天下午6点后进行运动最有利于降低血糖和健康益处最大化。锻炼时建议持续30-40分钟,步频稍微快一些,步幅也更大。


正文

图片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更多惊喜等着你
图片
图片
走路,作为一种简单易行且性价比极高的锻炼方式,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每天适量增加走路步数不仅能促进健康,还能延长寿命!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指出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之一”。

然而,有不少人担心:多走路真的不会伤膝盖吗?究竟走多少步,既能有效锻炼身体,又能避免损伤膝关节呢?

每天锻炼走8000步,“性价比”高

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孙鲁宁曾在其公号刊文介绍,走路的步数不是越多越好,要因人而异,适度的运动量才是最好的。

对于那些平时没有多少运动的人来说,走路过多很容易导致膝盖受伤和膝盖疼痛。特别是一些肥胖的人,体重过重,关节容易磨损。如果走得太多,关节的磨损程度会增加,引起膝关节疼痛。

除了要考虑膝关节,还有研究显示,每天走8000步确实好处很多:

1. 每天走8000步,降低死亡风险获益大

2022年《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的一项研究,确定了不同年龄人群的每天最佳行走步数,降低死亡风险的获益最大:

18-60岁最佳步数:8000-10000步;

60岁以上最佳步数:6000-8000步。

2023年《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多走路对长寿有好处。每天多走路与降低死亡风险之间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比如,走路可能有助于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和血液循环,保护心脏;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压、血糖、胆固醇、情绪、认知、记忆和睡眠;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等,进而促进心血管和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2.每天走8000步,降低高血压效果理想

021年发表在《临床高血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快走坚持3个月后,大部分人的血压下降了2-3毫米汞柱左右。对于高血压患者,每天快走4000-8000步对于降低高血压可达到理想效果。

3. 每天走8000步,降低6种慢性病风险

2022年《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走8000多步,可以降低6种慢性病发生风险,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胃食管反流病、重度抑郁症。

记住,这样走路效果加倍!

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干预部主任胡坤2020年在京医通微信公众号刊文分享了以下几种科学走路法,可以对身体各个部位起到锻炼作用,更有益健康。

1. “一字步”走路——促进胃肠蠕动

左右脚轮流踩在两脚之间的中线位置,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模特走的“猫步”。

一天500步左右,再切换成其他走路方法。如此走路通过腰部肌肉用力可一定程度上促进胃肠蠕动,防治便秘。

2. 试试“倒着走”——缓解腰酸背痛

找平地、路人比较少的安全地点慢慢地倒着走。每天可以正着、倒着交替走半小时左右。倒着走可起到锻炼腰部和背部肌肉的作用,可以缓解较轻度的腰酸背痛。

但是,老年人腿脚不好就尽量不要倒着走了。

3. 大步甩手走——舒张腰背部肌肉

走路时上身挺直,头抬高,步幅大概同手臂长度,同时前后甩臂。每次走10~15分钟为宜。舒张腰部、背部肌肉,缓解腰背疲劳防驼背。

4. 试试走跑交替——提高燃脂效率

快跑15秒然后走路45秒,交替运动。也可快跑60秒后快走3分钟,交替进行。每天走、跑交替20分钟左右。提高燃脂效率,帮助减肥。

要注意的是,此方法运动量较大,要做好热身,量力而行。

5. “10点10分”走——锻炼肩颈部肌肉

双臂上举,呈表针“10点10分”的角度,抬头挺胸行走,可适当降低速度。每天200~300步左右,手臂即可放下来。有助于锻炼肩部、颈部的肌肉,可以预防颈肩疾病。

6. “三吸一呼”走——锻炼心肺功能

走路时身体挺直,每四步一个循环,前三步时吸气,第四步呼气。运动量因人而异,根据自己心肺能承受的量调整。可锻炼心肺功能。

以上几种走路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由组合。

记住5点,日行万步不伤膝!

此外,走路的正确姿势也非常重要,如果姿势不对,走路多了反而会使膝盖受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刘强2021在其医院官网刊文介绍了一套“无痛走”的要诀。

要诀1:不要外八

走路时,保持双侧脚尖朝向正前方,双脚分开的距离与骨盆距离相同。

要诀2:轻盈落地

前脚落地时,脚跟轻盈着地。

要诀3:迈开大步

走路时迈开大步,双臂甩开。

要诀4:蹬地有力

后脚离地时,做到蹬地有力。

要诀5:鞋子合适

选择合适的鞋子,比如慢跑鞋,能够缓冲走路时的地面反冲力,从而保护膝关节。应每半年检查一下自己的鞋,如果出现后跟磨损、足跟窝向某一侧塌陷、鞋底或鞋跟弹性明显降低等情况,就要更换新鞋。

每天下午6点后走路锻炼
健康益处最大

走路锻炼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如果想要拿出固定时间锻炼, 更推荐每天下午6点以后锻炼。

2024年《肥胖》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一天中最佳运动时间是每天下午6点以后, 此时进行运动最有利于降低血糖。 同时,每天下午6点以后运动对健康益处最大,可以把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降到最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梅雨2024年在医院公众号刊文介绍,走路是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每次锻炼建议30-40分钟, 可以起到对心肺功能和关节的锻炼作用。

平时正常走路的情况下,步频是每分钟80-100步,锻炼时步频可以稍微快一些,大概在每分钟100-120步,步幅也更大。走路锻炼前应热身,锻炼时需要摆臂。此外,应选择适宜的鞋,避免受伤。

来源:极目新闻、健康时报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