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电影派
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
起飞
都
可能
永别。
每一次落地都要
感谢上苍。
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在一瞬间。
他们在人类最大的战争当中成长,
别无选择。
这群年轻人,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牺牲在了战场上。
殉国的空军烈士们,平均年龄
只有23岁。
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知道的,却寥寥无几。
几十年过去了,
似乎我们已经快把这些烈士们,
遗忘了。
不过在海峡对岸的
宝岛台湾;
他们的故事和资料被整理出来,拍成了纪录片。
派爷今天要说的,正是这部良心纪录片——
《冲天》
(2015)
这部纪录片在台湾上映的时候,票房一片惨淡;
只有区区
153万新台币,
折合人民币只有
30多万元。
但是影片的口碑却好评不断。
台湾的电影评分网站上,《冲天》有
7.9的评分。
豆瓣的口碑更是炸裂;
9.1分,好于87%的纪录片。
《冲天》的导演
张钊维,
是阳光卫视现任的
纪录片总监。
在2010年的时候,阳光卫视也
曾经推出过一部抗战纪录片系列——
《国殇》
摄制组搜罗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从宏观的角度展现了国军抗战的
真实影像。
和《国殇》史诗般的叙事不同;
《冲天》选择了用
个人化的小视角
来还原这场战争。
个体在战争中的挣扎,反而更加凸显
战争的冷酷。
而从
国军的角度
展现这段抗战史;
无疑成为了这部纪录片最吸引人的地方。
抛开某些政治因素不谈;
这部纪录片对于
抗战英雄以及战争的态度,
及其端正。
影片中的旁白,找来了
金士杰和张艾嘉
这样的实力派演员。
他们近乎叙述般平静的声音,反而更增加了影片的
冲击力。
穿梭于蓝天白云之间,
翱翔于晴空之上;
大概是每个飞行员的梦想。
然而就算是在飞行技术趋于娴熟的今天;
驾驶飞机也不是一件
极其安全
的事情;
就在去年的时候,女飞行员余旭,依然会由于
飞行事故
而牺牲。
而在战争时期,驾驶员不仅要保持飞机的平稳;
还要
躲避敌人的子弹,并且进行反击。
在我们的印象中,国军虽然在正面战场进行抗日;
但是一直在
消极抗战。
不过纪录片
为我们
展现的军人形象,貌似和
印象中不大一样。
面对国仇家恨,军人们
没有任何保留。
他们把自己的生命,
交给了祖国。
当时的航空学校写下了这样的标语: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
同归于尽。
军人们喊出的口号是:
风云际会壮士飞,誓死报国不生还。
听到这样的口号,派爷的
一腔
热血,立马就燃了起来。
能够立下如此壮烈的誓言的人;
保卫祖国的时候,一定
不会太消极。
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真的做到了
“誓死报国”。
从战争开始到结束,共有
1700多名空军战士
被送上天空,参加战斗。
面对军备优于自己的日本人,
战士们没有胆怯。
他们视死如归地投入战斗,直至
以身殉国。
作为服役的军人;
他们不能像普通人一样
有
七情六欲,
过着安逸的生活。
因为死亡,
随时会降临在他们身上。
他们的牺牲,定会给心爱的人留下巨大的痛苦。
正如老兵所说:
“这是良心的问题。”
比如被日军对手称为
“空中赵子龙”
的刘粹刚。
他在战斗中表现得英勇无比;
爱情到来时,他也
同样
毫不胆怯。
在火车上,他和一位美丽的姑娘一见钟情。
两人相爱之后,更是不顾军中对结婚年龄的限制,
结为了夫妻。
战争开始后,刘粹刚成为了第一批投入战斗的飞行员;
并且在战斗中击落了
七架敌机。
不过可惜的是,刘粹刚
最后还是牺牲在战场上。
他的妻子则遵从了他的遗志,投身于教育事业。
但是她内心的伤痛,却无法抹平。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能够就读军校投身空军的,大多是
出身望族、非富即贵之人。
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像刘粹刚一样,牺牲在
战斗中。
这其中,还包括了作家
林徽因的胞弟。
得知胞弟阵亡的消息后,林徽因悲痛不已。
饱受肺病折磨的她;
在病榻上写下了纪念胞弟,以及空军英灵的长诗,
《哭三弟恒》。
战争中被放大的,
除了儿女情长之外;
当属
人性的光辉。
老兵
徐华江,当年他的战机在战斗中,
被日本人击落。
但幸运的是,他得以生还。
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
徐华江和另一个老人握手的照片,吸引了派爷的注意力。
因为照片下面有一行小字:
与击落他的三上一禧。
原来这两个互相握手的老人;
是
互相射击、置对方于死地
的敌人。
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两个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见面;
更不可能会成为
敌人。
同样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两个人也不可能在几十年之后,
成为朋友。
就像徐华江所说:
“
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坏的手段。”
所以,一部好的战争片从来不会美化战争;
而是会告诫人们,
和平是多么重要。
《飞天》向观众传达的观点也是如此。
牺牲的空军战士中,几乎都是年富力强,正值青壮年的才俊;
平均年龄只有
23岁。
这是一个让人心痛的数字。
如果没有战争,这些俊杰一定会成为
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