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趋势平稳,行业洗牌却日益加剧,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敲定!
近日,河南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自6月1日起
,正式开始执行集采降价结果。
具体时间节点如下:
据了解,本次集采品种包括:
血液透析器、血液滤过器、血液净化装置体外循环管路、动静脉瘘穿刺针和透析用留置针
。
本次采购联盟
由河南省牵头组织,
成员高达23省(兵团)
,具体包括:河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
如今,随着牵头省份河南率先落地执行,
血透耗材全国大降价,还远么?
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采购中选产品供应清单: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回复数字“
61
”
查看完整清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次联盟
集采成员众多,议价能力也不弱
,但从结果来看,最终降幅多集中在40%-60%之间,最高降幅74%,
整体趋缓。
事实上,从第四轮国采结果来看,
当前集采政策边际趋缓,国产厂家份额持续提升,
集采杀价的力度也在逐步减小
,但集采品种
品类翻台速度却在不断加快。
今年初,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明确,2024年的工作安排其中一项就是推动集采“
扩围提质
”,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采,做好集采中选品种协议期满接续,
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至少
达到500个。
与2023年相比,
今年国家和省级集采品种数量多了50个
,想要顺利完成这一指标,集采的
扩围和提速
无疑成为了“
必选项
”
。
近期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系列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将不断扩大京津冀“3+N”医药联盟采购规模和量级,
将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体外检测试剂类医用耗材等更多适宜产品纳入集采范围。
众所周知,集采每下一城,都是对该领域的一次重塑,无一例外。
此外,国家医保局在《关于部分药品耗材价格问题整改结果的通报》中强调,要
关注整改清单产品挂网价格
,及时受理企业纠正虚高价格申请,并明确要求
不得以当地挂网程序等理由拖延降价进度
。
5月13日,安徽省医保局就《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强化平台医用耗材挂网价格治理、积极扎实推进集中带量采购、以及
强化医用耗材采购监测监管。
这一系列政策调整意味着
,降价不再是唯一的手段,而是更加注重通过市场机制来推动价格的合理调整。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耗材品种被纳入集采范围,
大幅度降价虽不再是核心,但“洗牌”仍将是今年以及后面几年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