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就看到了崔永元怒斥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的事儿,但没想到这么火,火到后台多了无数留言让我聊聊明星的天价片酬,那我就聊一下。
事先声明,阴阳合同的事儿还没出结果,我不评价,对交税只有一个态度——避税是正当的,逃税是不合法的。
明星的天价片酬是一直被诟病的,很多人的想法就是跟崔永元一样,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凭啥拿钱?
什么人该拿天价酬劳?在人们的心中,只有那些“干着我干不了的事儿”,且目测是我怎么努力都干不了的事儿的人,才有资格。
比如科学家,大家认为给天价是正常的,且心甘情愿,再比如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跟我们贴近点的比如程序员大牛,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专家们。
他们干着我们十分陌生的工作,我们甚至看不懂他们的工作内容,于是我们认为,该给钱,至于明星,那不过就是说几句话,凹几个造型,荧幕前发点疯,虽然我可能没他们发得好,但至少我有手有脚就多少会点。
人们不认为需要给干着自己都能干的事儿的人天价报酬,哪怕自己干不好,但显然这事儿没啥含金量。
抛开阴阳合同不说,单说天价片酬,在这里几乎人人都犯了一个错误,包括崔永元,那就是一个人该拿多少钱,跟你自己认为的标准——
比如你认为演员就该演技好——
没有太大关系,而是
跟他的某个“能为人所用”的侧面的价值以及稀缺程度有关
,请再仔细读一遍。
范冰冰是演员,但电影方找她肯定不是为了她的演技,同样的,找鹿晗、找杨洋,也不会是为了他们的演技,他们只需要在大海报前露个脸,在电影里闪现一下,就足以收割一大波票房。
如果你是投资方,范冰冰来一趟,甭管是4天还是1天甚至都没来,只是让你挂个名,就能多2个亿的票房,给她6000万酬劳,你干不干?我觉得范冰冰收少了。
这事儿你拿其他领域来类比就很清楚了,区块链领域这么多大佬给项目方站台,大佬干了什么?啥也没干,甚至很多大佬本身就没做出过什么事情,就单纯参加了一些会议,多让媒体发了几篇通稿,或许连区块链都不太明白,每个项目也能拿上几百万。
项目方傻吗?当然不傻,崔永元怒斥:我的天哪,站了台这也不干那也不干,比特币都没搞明白就拿钱。是啊,你看那些啥都搞明白了的人,为啥拿不到钱呢?还是没有理解什么叫“价值”。
你可以自己直接创造价值,并将其直接转化成收入;也可以给他人做价值加法,从这个价值差价里拿出一部分作为自己的酬劳
(详见《认知突围》P·101)。
范冰冰让全国人民认识她,并让大多数人喜欢看到她的脸,这就能在无数的领域给人做加法。人们去超市买东西,一个是普通包装,一个是范冰冰头像包装,其他都一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选后者,这就能给一家大企业带来多少销售量的增长?你当然觉得她贵,认为她天价,那是因为你没有那么大的生意,她能带给你的价值增量并不大,最多隔壁的王小胖和二妞看到后多买了几件,那你自然不可能从里面拿超出价值增量部分的钱回馈给她。
所以
不要从自己对某领域价值的偏好出发去判断,也不要从自己会不会付这么多钱的角度去衡量。
我不知道罗振宇让王石来跨年演讲做嘉宾讲两句要什么代价,但我知道王石来你这儿一趟是一个子儿都收不到,因为你没有足够多的东西让王石给你赋能,又没有能力让“他来了你这儿一趟”的这件事传播给尽可能多的人。
王石在跨年演讲里说了什么重要吗?一点不重要,只要海报里说他会来,他上台一杵,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