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事或许会变成好事。
箭在弦上
今年第三季度至今,中国的各大OTA平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监管与审查。
这一方面是由于中美贸易战以及两国之间的政治博弈的不断升级所导致;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出行事故也让北京方面不得不着手严肃“对待”在线旅游平台。
近日,在中国的文化和旅游部监对相关企业所发《规范出境自助游相关要求》中,明确要求各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需紧急排查,下架不合格供应商(供应商本身没有旅行社资质、国内社发布出境游产品)提供的产品。
这意味着境内供应商如果不具备旅行社、出境游两方面的资质,则不能在在线平台发布售卖出境游产品。
中国OTA龙头企业携程再次做出了表率,其对海外玩乐一日游产品的国内供应商再次做了全面排查。有4家资质有问题,经过自查整改,其中3家补交资质证明确认通过,1家确认无资质,涉及21条产品。这21条玩乐一日游产品已经全部下线。
OTA面临整改
众多缺乏资质的供应商有理由唉声叹气,因为这项禁令的出台预示着它们在年底的营销计划将很难达成,缺乏了OTA的“坚强后盾”让它们的日子过的很艰难。
与此同时,抱着“在这风口浪尖上先忍一忍,等风头过了以后再说”这种心态的供应商也大有人在。丰富的“社会经验”告诉它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忍一时风平浪静,怒发冲冠往往没有自己好果子吃。
对此,德国哥廷根大学中国问题教授拉斐尔明确表示了自己的反对观点,
他坚持认为此次针对OTA的整改会按计划展开,并且这不是一场昙花一现的政治秀。
据消息人士透露,本次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起的整改要求中国各大OTA平台提供有效的事故急救处理预案,提供顾客适合的诊疗计划。而敦促OTA平台提高地接服务能力以及着重保护顾客个人隐私信息也是接下来整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显然,这是北京方面第一次旗帜鲜明的对在线旅游平台进行监管和整改;不仅如此,这次监管的波及面很广,全球爱好旅游的华人都会受到影响。
监管浪潮
诚然中国OTA平台在近些年问题不断,鱼龙混杂的旅游产品,定位极其不清晰的旅行项目,安全措施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也是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但这一切在拉斐尔教授眼中都不足以引起此次针对OTA平台的监管,他将这场监管浪潮的原因归结为今年7月初的泰国沉船事件。
显然,7月6日所发生的泰国普吉岛沉船事件导致了47人死亡,不仅如此北京方面的网络“操盘手”也被各方尖锐批评,舆论纷纷指责其缺乏对在线旅游平台的监管,公信力更是严重缺失。
舆论的指责不无道理,因为船上的121名中国游客(总共有127名中国人)都是通过在线旅游平台制定的自己的行程。
监管浪潮来自7月初的泰国普吉岛沉船事件
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因为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其就发布了紧急通知,要求地方必须全面展开对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的紧急调查,并且呼吁任何线上的旅游产品都必须标准化。
更有消息人士披露表示在对OTA平台监管全面铺开之前,北京方面必须要从公众收集观点信息,但是该消息人士拒绝透露具体收集日期。
此次事件发生后,媒体方面不约而同的对在线旅游平台进行了批评,声称其并没有将安全机制彻底贯彻落实到位。而泰国政府的做法就显得更加直接明了,将此次事件的全部责任都推向了中方旅行社,声称它们并没有尊重泰国的安全法律。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严格的监管法律下,目前国内各大旅行社都已经被强制采购可靠的出游保险。
但至少从目前看来,强制采购保险业务还没有延展到在线旅游平台,因为有些许在线旅游平台的老板根本就不拥有政府所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件或者采购出游保险资质。
曲折前行
毋庸置疑的是,此次泰国沉船事件给了北京方面一个绝佳的“机会”整肃OTA,但面对着目前中国消费信心的低潮期,有关部门要做的还有很多。
今年7月中旬爆发的疫苗丑闻严重影响着中国患者的消费信心以及公信力。中国政府对此当然不会置之不理,疫苗事件已经严惩了相关责任人,更为严格的监管也将会应运而生。
北京方面也深谙“舆论先行”之道,今年第三季度所宣扬的“消费降级”也被海外众多媒体解读为是一种恢复消费者信心的手段。
实际上,中国消费者对旅游行业的信心同样需要逐步恢复。 然而近期层出不穷的事件总是中国游客不那么痛快。
今年8月美国总统川普对中国叫嚣(声称旅游业是中国抗衡对美贸易战的救命稻草)深深的打击着赴美游客的热情,咄咄逼人的川普甚至连赴美留学生也不放过,称它们为“间谍”。
川普总是那么嘟嘟逼人
7月初的泰国沉船事件让国人在制定出境旅行攻略时变得更为谨慎; 就连看似恢复原貌的赴韩游貌似也仅是“昙花一现”,因为没有人摸的清复杂的东北亚地缘政治到底会走向何方。
屋漏偏锋连夜雨,黄金周期间在土耳其依旧发生了1死3伤的车祸悲剧。“按下葫芦起了瓢”,要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出行人口负责绝非易事。
除此之外,面对着动辄上亿的出行人口基数,有关部门对于线上旅游平台的监管也变得更加迫在眉睫。
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在线旅游市场之一。目前在这个领域的主要中国玩家有OTA“老大”携程,阿里巴巴旗下旅游服务品牌飞猪以及途牛旅游等企业。
显然,随着中美贸易战以及两国之间的政治博弈的不断升级,中国的在线旅游业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监管与审查。
或许中国游客自己也不曾想过,自己在选择各大OTA平台预定自己的出行计划时,产生的风险责任应该如何划分? 赔偿机制是否完善? 出行安全保障计划又应该如何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