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玩收藏那些事
没有积累就别说自己是藏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广州银行,被罚! ·  17 小时前  
江玉燕  ·  【Shopee】部分站点物流渠道名称调整! ·  22 小时前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中国农产品电商第一股”呼之欲出 ...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20日最新蛋价(早报) ·  2 天前  
掌中淄博  ·  已确认:全部关闭!正式退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玩收藏那些事

马未都:我人生中的转折点,是那件从四万卖到三千万的罐子

古玩收藏那些事  · 公众号  ·  · 2019-12-03 20:17

正文


每个人的一生都能遇到一些社会变化的转折点,

往远了说,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

往近了说有世界大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等。

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平均20年到25年会出现一个转折期,能顺应转折期潮流的人就会获得成功。

我们今天要说的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就是在收藏领域顺应了时代变迁潮流的这样一个人。

马未都的一生也是走过很多弯路的,当过工人,当过编辑,卖过中药。

1976年,马未都先生21岁,正是放手做事的年纪。

1980年到1990年,马未都从25岁到35岁,在他的采访中他这样评价自己这十年:这是我狂收暴敛的十年。

这十年古董价格长时间处于谷底,没有什么起伏。

在他开始收藏的时候,文物都不值钱,写一篇小说能买好多碗,而现在,写一本书也未必能买回一只碗。

刚接触收藏的时候,他也什么都不懂,他的很多古董知识和交易的行规都是在北京一个摆地摊卖古董的跳蚤市场那里学来的。

那些摆摊的人知识图个将本求利,只要出价比进价高就能卖。

而且他们卖的东西每天都不一样,

因此,马未都学到很多实用的收藏鉴赏的知识。

在采访中他回忆起自己以前一次买古董的经历,至今还是心中的遗憾。

以前有很多古董是散落在民间的,但是主顾自己一般不清楚东西的价值,

而且鱼龙混杂,因此有很多人就走街串巷类似于收破烂去收这些老旧东西。

马未都那时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脸皮儿薄,不好意思跟人上街收破烂。

但他知道通县的古董特别多,因为过去通县是北京货运终点,

很多黄花梨家具在苏州做好,通过运河运到通州,这里就成了家具集散地,

卖不掉的库底子就自己留着用了。

喝街也有喝出宝贝的。

有一次,几个农民喝出一个永乐年间的罐子,喝出来的是几十块钱,转手就是4万元。

一个古董贩子大半夜给马未都打电话,马未都不想去,

但又很动心,反正从东四十二条到灯市口也不远,便骑着自行车去了。

沿途马未都发现满街都是警察,等见到那个罐子,发现的确是真的。

那几个农民说要买当晚结账,“4万元当然是便宜的,我倒是有钱,但是是港币,农民一听港币不要。

都下半夜1点多了,那也不能等天亮,我给换汇的打电话,叫他半夜来,他要点高点,我说成高点就高点。

我记得特清楚,当时在路灯下换成人民币,都两三点了,一帮农民数钱。

路上不全都是警察吗?

我就不敢拿那罐子回家,骑一自行车后面背一大青花罐子,警察肯定得让我靠边,当倒卖文物给扣了。

那天到家都三四点了,上午我一睁眼脑袋嗡地一下,坏了,这贩子备不住把东西拿去卖了。

果然,3点多我一走他就又联系别的买家,早上8点多就给卖了,卖了12万元。

早上他拿着4万块来还我,说我这回真赚了不少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基金报  ·  广州银行,被罚!
17 小时前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20日最新蛋价(早报)
2 天前
掌中淄博  ·  已确认:全部关闭!正式退出!
3 天前
创业投资最前线  ·  韩国向中国发公函:请让乐天恢复营业
7 年前
MacTalk  ·  是的,我还在用苹果的产品
7 年前
算法与数学之美  ·  不可能存在的图形 | 悖论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