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两篇文章简要的介绍了下什么是伊斯兰教(
什么是伊斯兰教|到中东旅行你必须要知道的
)以及伊斯兰教的规矩(
伊斯兰教的规矩|到中东旅行你必须要知道的
),大家应该都对这个宗教有了基本的概念。接下来让我们端本清源,开始谈谈伊斯兰教的历史。
穆罕默德自幼丧父丧母,跟着商人的叔叔长大,成为了一个商人。25岁时娶了40岁的寡妇赫蒂彻(Khadijah,一个富商的遗孀),之后又娶了不少老婆。作为商人跟着叔叔到处做生意,自然是见多识广,接触到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东西。
就这样到了40岁,他的人生出现重大转折,前面文章说过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受到天启创立伊斯兰教,但传教伊始并不顺利,因为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大部分人都信仰多神教。随着信众的增加,他的教义损害了麦加上层贵族的利益,遭到封杀。
穆罕默德被迫在622年逃离麦加,前往麦地那,这一年在伊斯兰教史上是具有里程碑的,被称为伊斯兰元年
。接着伊斯兰教在麦地那蓬勃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当地最大的势力。经过八年的抗争和努力,先知终于和平夺回麦加。正是在麦地那的这段时间,伊斯兰教的经典、教义、教法、仪式等得以完善和成形。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穆罕默德不光是宗教领袖,也是政治和军事领袖。至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伊斯兰教已经在整个阿拉伯半岛广为传播。
穆罕默德死后,由于没有指定继承人,导致伊斯兰教开始分裂。跟中国宫廷的众太子内斗不同,默罕默德有多个子女但可惜儿子全部夭折,这也是导致继承人无法确定的一个原因。他的女儿,除了最小的女儿法蒂玛(
Fatimah
)外,也都先于他而死亡。法蒂玛嫁给了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生有两个儿——哈桑和侯赛因,这两个人很重要,我们后面还会提到。另外,之前阿拉伯各部落的谢赫(Shaikh,部落首领)的地位也不完全是世袭的,大多数是依照资历深浅选举出来的。
当时伊斯兰政权内部有四派政治势力:
第一派是来自古来什部落(
Quraysh
)的
哈希姆贵族集团
(Hashimiyya),由于是从麦加迁到麦地那,所以称作
迁士派
。他们认为自己同穆罕默德是同族,又是最先承认其先知地位的,所以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应当从他们中选出。艾布.伯克尔是他的首批追随者之一,也是他的岳父。当时哈希姆家族中与穆罕默德最近的有两个人,阿里和他的叔父阿巴斯。
第二派是麦地那的贵族集团,称作
辅士派
。他们认为,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伊斯兰教的今天,因而他们主张继承人应当从辅士派中选出。
第三派为阿里集团,称作
合法派
。他们认为,真主同穆罕默德不可能让穆斯林社团的问题由选民来决定,会指定特定的人物来继承穆罕默德的权力。阿里既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又是他的女婿,而且还是最早加入伊斯兰教的圣门弟子,是被指派的合法继承人。他们反对选举,坚持阿里拥有神圣的权力。
第四派是古来什部落的
倭马亚
/
伍麦叶
(
Umayya ibn Abd Shams
)贵族集团。他们在伊斯兰教兴起前曾执掌麦加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他们之中分为两派——一派以阿布苏富阳(
Abu Sufyan ibn Harb
)为首的反对派,长期与穆罕默德为敌,后迫于形势才诡异伊斯兰教;另外以奥斯曼(
Uthman ibn Affan
)为代表的支持者。
这几派势力对于继承人问题出现较大分歧,产生了支持阿里的派系,后发展成什叶派,而支持倭马亚家族、支持哈里发的派系发展为逊尼派。争论的结果最终古老的阿拉伯传统占了上风,大家一致推荐德高望重的艾布.伯克尔(
Abu Bakr
)出任第一任哈里发(
Khalifa
,是继承者/代理人的意思)。接着第二任欧麦尔(
Umar
),第三任奥斯曼都是被指认的哈里发。直到奥斯曼被刺杀后,阿里(
Ali
)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第四任哈里发。
艾布.伯克尔上任后,平定和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开始对半岛以外临近地方的征服。紧接着欧麦尔执政的十年,穆斯林所占领土进一步扩张,攻占了波斯,拜占庭,叙利亚,伊拉克,埃及等地。欧麦尔被刺杀后,奥斯曼继承哈里发,阿拉伯势力达到顶峰,同时社会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导致了奥斯曼的被杀。奥斯曼最大的贡献是他最后确定了《古兰经》的经文,今天全世界穆斯林用的都是这个版本。
这个时期,阿拉伯帝国基本形成,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从西班牙到印度,是当时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帝国。
快速崛起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中东的两大帝国——波斯和拜占庭的战争,让阿拉伯渔翁得利。同时,阿拉伯人的对外征服为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初期阿拉伯人的对外征服并不是为了传播伊斯兰教,而是出于经济上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