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0-31日
第八届
广州
生物医药创新者峰会
扫码立即报名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得到授权。
“四同”治理深入到药店,进一步治理定点药店结算方式。
药店价格整治,最终影响会逐步传导到上游生产领域。
近日,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在《关于做好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药价风险品种...的通知》中,重点内容包括:
1、监测定点药店售价的最小值、最大值、众数、省级集采平台挂网价和网络药店售价
2、梳理实际售价高于众数或网络售价(按照10%-20%左右掌握)的药店,责令限期整改,纳入医保支付结算售价不高于非医保支付结算售价
3、针对集采挂网价显著高于定点/网络药店售价,督促企业整改
不及时整改的药店,按照“中止协议2-4月(含)”处理。
4月17日,山东省敦促各市医保部门开展定点零售药店价格监测工作;包括价格监测子系统与药店进销存系统对接、定期分析、发布同种药品价格排名信息,
重点关注不同药店之间价格差异情况。
目前,苏州市已发布《零售药店常用药品价格监测信息(2024年第一季度)》。
当地医保局选取27家具有代表性的零售药店作为常用药品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对市场销售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百姓常用的100种药品价格进行监测。
4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药品价格风险处置(第一批)的函》,文中
一是建议在非供应地区的挂网价格调整至不高于集采中选价的1.5倍或集采最高中选价。
二是最小制剂单位价格明显高于同通用名已整改厂牌价格的,建议调整至不高于已整改价格的1.8倍以内。
三是同一药品涉及多个包装规格的,建议按
药品差比价规则
调整理顺。
四是当地挂网价格明显高于网络药店价格(暂以“外卖价”等短时送达模式的价格为主),由各省医保局综合研判,甄别并用好网络药店发现的低价。
对企业反映停产停供希望免于价格整改的,
要穿透到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防止通过关联交易改头换面逃避监管。
基于价格监测系统与医保部门人员相关监察手段,零售药品价格将会持续整改规范。
市场调研发现,4月份,不少省市连锁业绩断崖式下跌。据部分连锁药店反馈,4月份基本上没有什么订单。
第二季度开启,他们也在痛苦该怎么办。
部分省市连锁药店反应,业绩普遍大概下滑幅度在10%-15%左右。
部分地区处方流转到药店还是比较难,由于门诊统筹政策的推行,不少顾客回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当地多数连锁门店医保占比超过60%,甚至达到70%,对医保依赖很大。
此外,也有不少顾客认为药店价格偏高,对药店产生了不信任。
线下市场往往只针对方圆3km内用户,而
线上由于需要在全网市场内进行竞争,且
由于门店成本、租金、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因而能降低价格。
“过去的钱相对容易挣,药店们享受了个账带来的市场红利,相比其他零售业态,无论是商超百货,便利店、服装店门店,两年时间可以几经关店易主,就药店屹立不倒,越开越多。但这种‘容易’的红利已经不存在了。”行业某知名药企负责人提出。
药店行业整体的成本在提升,但是日均“人效”、“坪效”都在持续走低。这一趋势在头部连锁也有体现,近年来四大上市连锁的销售毛利率整体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本次价格治理,由于药店摊平成本的需要,压力会持续给到上游药品生产企业。
但
中成药独家产品交易在风暴之外,热度将持续上升。
二则随着市场竞争加剧,
药店转型迫在眉睫,包括增加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健康咨询等大健康增值服务。
但更多连锁实际上一直下不了决心。
当下药店应该做一些小而美的事情,实实在在解决一些能让患者实在能感受到的一些利益和服务。而门店如果能够满足患者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比竞争对手多解决了一个问题,比过去多创造一个价值点。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药通社,
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