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女性都不是柔弱的代名词,勇敢、坚韧、智慧、自信让她们在人生路
途塑
造取独立的自我,收获美好与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阅读古今中外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优秀女性,领略她们独特多彩的经历,触碰她们丰盈真挚的灵魂。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琴瑟和鸣,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此时其诗词创作题材多集中于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风格清丽。靖康之变后,丈夫客死他乡,在颠沛流离的逃难路上,她始终坚持对金石书画的保护。虽身如浮萍,李清照却并未因此消沉,反倒眼界更加开阔,将个人情思与家国大事相结合,在词作中感怀人生,意境混融,更见功力。
讲座名称:李清照之后再无李清照
主讲人:曾大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林徽因(1904年--1955年),原名徽音,是一位诗人,也是建筑学家,与徐志摩、金岳霖等文人志士的交往广为传道。她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对美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追求,著有《林徽因诗集》《林徽因文集》。她也是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在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与丈夫梁思成共同开创了中国古建筑研究体系,是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思想先行者与奠基人。
讲座名称:作为建筑师的林徽因
主讲人:王中忱,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萧红(1911年--1942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本名张秀环,笔名有萧红、悄吟等。萧红师从鲁迅,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著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十九岁离家出走,之后便一直在外奔波,离开时仅仅31岁。在颠沛流离的岁月,她将爱情的心酸和生活的黑暗诉诸笔端,在悲喜交杂中书写人生,其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和行文结构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
讲座名称:《呼兰河传》——小城故事凄婉的歌谣
主讲人:杨联芬,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爱玲(1920年--1995年),原名张煐,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一生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剧本评论等多种类型,其中以小说成就最高,代表作有《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张爱玲尤其擅长对女性心理的细腻捕捉和刻画,在文学史上呈现了形态各异的女性群像。而她的小说就如她的人生,既是洞穿人世的沧桑,也是繁华落尽的苍凉,超越了时代的回响。
讲座名称:乱世才女张爱玲
主讲人:刘川鄂,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叶嘉莹(1924年7月--),号迦陵,生于北京,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的一生婚姻坎坷,他乡飘零,老年丧女,但她始终热爱生活,寄情于古典诗词,贯穿中西文脉,结合西方理论反思传统,推源溯流,开拓创新,为古典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治学严谨,温和待人,将传道授业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设立“驼庵奖学金”“迦陵基金”等,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是传统文化的传灯者。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讲座名称:中华诗词之美
主讲人:叶嘉莹,南开大学教授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1925年--2013年),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也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其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称为“撒切尔主义”。她坚韧、果敢,在职期间每天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对任何事都亲力亲为,其推行的举措对英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面貌产生了深远的改变和影响,也是香港回归中国的重要推力,因强硬的政治手段被戏称为“铁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