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央视新闻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公众号,提供时政、社会、财经、体育、突发等新闻信息以及天气、路况、视频直播等服务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洗澡请记住一组数字:42,20,5 ·  昨天  
央视新闻  ·  这种“宝藏主食”正应季,吃对了好处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央视新闻

评论丨中国火箭罕见发射失误 从网友的留言中能读出什么?

央视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20 19:03

正文

时间:6月19日

地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事件: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过程中,火箭三级工作异常,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具体原因正在调查分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目前卫星太阳帆板和天线已展开,卫星系统工况正常各方正在采取有效措施。

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是什么?


本次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的是中星9A卫星,是我国首颗国产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该卫星是为了满足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和直播产业发展需求而发射的。


此外,中星9A卫星专门设计了南海波束,如果正常工作将彻底解决南海海域、岛礁的政府、军队、人民群众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难题,确保中国主权地区的直播卫星覆盖。

本次火箭发射出现失误实属罕见,但获知消息后,网友反应和留言,也让人颇感意外,网友对于中国航天这种公开透明的态度表示肯定。


网友:难得有报道中国卫星发射不顺利的,这次的公开报道,由被动追问,到主动披露。这是一个很大的自信!继续努力!说明中国越来越透明,越来越自信!中国加油!发现问题积极改正,加油,中国航天。


网友:敢于承认失败,是内心强大的表现,进步。赞!


当然,更多的网友在理性面对发射失误的同时,也纷纷给予鼓励和安慰。


网友:难得失败一次,不过失败意味着更大的成功。


网友:中国航空的奋斗激励了我们一代人的成长,还记得神舟六号升天的时候全班同学坐在教室一起看着它冉冉升起,如今失败了也不怕,我们一起扛❤️


事实上,虽然由于火箭故障导致中星9A卫星未能顺利入轨,但从技术层面而言,这并不意味着卫星就此失效。根据以往的经验,虽然卫星未能顺利入轨,但还是有可能利用卫星发动机将卫星调整到预定轨道。



每一次发射,都凝结着无数航天人持之以恒的付出与汗水,未能完成任务,我们会有些失落,但中国航天对太空探索永无止境的追求值得敬佩,而民众面对失误的坦然和成熟心态,也值得点赞。从这次网友与中国航天的良性互动中,我们还能读出什么?


央视评论


航天发射是世界上风险最高的事业之一。在探索苍穹的漫漫岁月中,人类不知历经多少次失败,才孕育了今天的成果。此次长三乙运载火箭未能将中星9A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虽然令人感到遗憾,但舆论场的理解宽容却让人深感欣慰。毫无疑问,从容自信的心态是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推进剂。

△资料图: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包容理解的留言背后是国民心态的成熟

笔者曾经问一位中国航天人:“你们为什么要把98%的准确率努力提升到99%,甚至100%?做出这么多努力却只为一两个百分点的增长,值吗?”在他的回答中,笔者明白了航天风险究竟有多大。事实上,当每一个零部件的成功率都达到98%时,或许还远远不够。计算火箭的总体安全比例,并非把各个零部件的98%安全率简单相加,而是要“相乘”。当数以万计的火箭零部件都达到98%的安全比例后,相乘的结果会让火箭的总体成功率成几何级数递减。因此,航天人往往会精益求精,为了一个百分点的提升不眠不休,努力控制航天发射的风险。从中,我们也能看出,航天发射风险之大,绝非简单一句“万无一失”的口号就可以确保。

既然风险如此之大,谁也没有办法确保100%的成功;既然从事的事业常常是前人未曾尝试的努力,就会存在失败的可能。此次长三乙运载火箭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公众普遍能够理性冷静地看待全局,就是因为看到了航天发射的不确定性,就是因为科学理性的头脑占据了上风。网友和公众既能够看到中国航天几十年来不断追赶的步伐,又能够看到这次发射的不足。鼓励和支持的声音背后,体现了国人心态的改变。理性看待失误,包容理解的留言背后,国民心态的成熟和进步显露无疑。

△资料图:长征三号发射升空

从容自信的心态是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推进剂

一次发射失误,折射出的进步还远不止这些。此次火箭发射出现失误,中国航天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新闻媒体果断推送。没有遮遮掩掩,没有犹抱琵琶,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体现了航天人的开放与自信。这样开放和自信的心态,亦是百炼成金的结果。回首中国的航天路,今天的挫折纵然令人遗憾,但中国航天发射依然有超高的发射成功率。在全球航天大国中,长征系列火箭早已蜚声海内外。正是由于几十年来中国航天的不断积淀,才让人们心里有底气,才让我们摈弃“一叶障目”的思维,看到失误背后的汗水。

△资料图

所谓强者 无惧失败

一个婴儿降生到这个世界,不知会跌倒多少次,才会最终站起身、开始行走,并最终成为一名坚强的人。一个民族,不知要历经多少“长征”,才能百折不挠地在民族振兴之路上抵达目标。人类仰望天空、探索苍穹的伟大历程同样充满了未知、失败、牺牲。六百多年前,明朝万户将自己绑在插满火箭的座椅上,心中充满对天空的向往和对粉身碎骨的无惧。四十多年前,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自主发射卫星的国家。这样的成就同样是在反复试验、反复失败,再试验、再失败的历程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在失败中杀出血路,才有了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所谓“强者”,从不意味着“从未失败”,而是“无惧失败”!正是因为“无惧失败”甚至“拥抱失败”,人类文明才有了今天的高度。人们期待,中国航天人能够从挫折中找寻原因,把失败当做获取下一次成功的砝码。人们相信,有了国人从容自信的心态,中国航天事业一定会无惧失败,从短暂的挫折中走出来,鲲鹏展翅,持续高飞!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王健


更多新闻


监制/杨继红  主编/王兴栋

编辑/纪之文

©央视新


为中国航天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