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绘本精选
这是一个中文系研究生同同妈创建的关于亲子阅读、育儿心得的公众账号。同同妈运用自己的专业所学,甄选经典绘本、阅读心得、育儿好文、生活之道,与君交流共赏。在这里,让我们共同收获阅读的快乐,静候花开时刻。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绘本精选

每个不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不肯放手的家长

绘本精选  · 公众号  · 育儿  · 2018-08-10 11:51

正文

戳蓝字免费领 @同妈发福利,5000G资源免费领!


-01-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不行,而是父母不相信孩子能行!


当我带着儿子出门,有时候买菜回来。

他提着一袋子菜,我提着一袋子菜。

邻居见到就会打趣“你妈妈又欺负你了,这么大的袋子也要你提。”


而在奶奶家里吃饭,他就等着奶奶喂。

我板着脸,吓退奶奶,断了他的念想。


他自己要去做蒸蛋,打蛋掉了蛋,搅蛋又倒了蛋液。

可我还是得耐心地教会他,而且一起打扫战场。


当他出门时一开门就甩门时,我教会他为人扶门的习惯。

如今他出门的时候,如果是先开门,他会习惯性地为后面的人扶着门。 因为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为别人考虑的修养。


而当其他的孩子享受着父母的娇宠,享受着被替代的美好时。

他却在自己独立的路上吃着苦。


要知看到他吃苦,我也心疼。

但我愿意承受这样的心疼。


当然,我们喂孩子吃一顿饺子只要几分钟,干净利落。

孩子自己吃可能要十多分钟,而且可能会掉身上,可能惹出很多的麻烦来。


可我愿意做后者,陪着孩子去惹麻烦。

因为我知道,有一天他就不会有麻烦,

而是自信而勇敢地搞定自己遇到的这些麻烦。

-02-


睿智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

只是,如果家长不放手,不克制自己的控制欲,我们的孩子是没有自由可言的。


很多时候,家长是这样牵绊孩子的自由:


2岁的孩子想自己拿着勺子独自进食,家长不让,非要耐心一口一口喂食,说是担心孩子自己不会吃,吃不饱,也怕孩子弄脏桌子,地板,衣服。于是,孩子慢慢地习惯了在吃饭上依赖父母,习惯了挑剔饭菜不好,因为孩子认为那都是父母的事。


3岁的孩子想自己拿着杯子去倒水喝,家长会担心水倒在衣服上,或者说水热会烫到等等,禁止孩子碰饮水机,即使饮水机并无通电。家长会时刻关心孩子是否口渴了,随时把水送到孩子嘴边,于是,孩子习惯性地向家长要水喝,这个习惯很有可能延续到小学以后。


4岁的孩子看到家长扫地,就拿着扫把晃悠悠的学着扫地,家长就担心扫帚把会不小心戳到孩子的眼睛,于是也禁止孩子做任何家务,还会习惯性告诉孩子:这些不用你做,你玩去,学习去。于是,孩子认为家务活是与自己无关的。

5岁的孩子与家长爬山,爬了一段路,还兴高采烈,并没说累,但家长开始担心孩子太累,或流汗太多会感冒,赶紧抱起孩子,背起孩子,孩子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就该享受这样的待遇。


6岁的孩子,刚上小学,很喜欢自己的新书包,想背在身上高高兴兴上学去,家长怕书包压坏孩子,任凭孩子哭闹,就是要帮孩子背书包。于是,孩子习惯把书包扔给家长,背书包是家长的事,不是自己的事,甚至读书,都是家长的事,不是自己的事。


哲学家佛洛姆曾说:“教育的对立面就是操纵,它处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明确: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


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动手的乐趣,既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也会让孩子失去实践的机会;

当家长总不放手,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孩子:“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更可悲的是,如果在某些阶段放弃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将来孩子只会越来越依赖家长,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将呈现严重不足或低下。


孩子也会在不容拒绝的妥善安排中,在安宁无忧的日复一日中,慢慢的失了信心,失了能力,失了责任,失了梦想,失了本该多彩的人生。


-03-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可以杜绝那些不由自主的控制?


我们试着这样:


随时放手,相信孩子可以做


基本上,孩子两岁后,自我意识萌芽,他会特别喜欢自己动手,想自己吃饭,想自己喝水,想自己穿衣服,穿鞋子……


父母千万不要压制孩子这些欲望,试着在有大人看管的情况下,顺应孩子的需要让他自己去尝试吧!如果他想自己吃饭,那就把碗和勺子给他,脏有什么关系呢,孩子能有机会锻炼不是更重要吗?


排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


“宝宝,去帮爸爸把拖鞋拿过来”“去帮妈妈搬个小凳子””给奶奶倒杯水”等等,安排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并给予他赞扬。在这些过程中,孩子逐渐找到快乐感和成就感,他会慢慢懂得帮助别人这个概念,也会懂得某些责任。

勇于纠正隔代老人的不放手


不敢放手孩子的可能是妈妈,也可能是爸爸,更有可能的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大多老人都会受不了爱孙承受任何的小磨难,什么都想帮孩子打理好,也不让孩子受丁点委屈。


当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应勇于指正老人不当的养育方式,因这些关乎孩子一生,整个家庭人员应要经常沟通,尽量保持统一的理念和态度来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懂得放手和进退,才是真正爱的智慧!


很喜欢北大才女赵婕说过的一段话: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04-


让孩子做主, 父母放手8项权利孩子让变强大


怎样让孩子独立自主?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给孩子知情权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要给他知情权,就是说对于一些可能影响到孩子生活的大事,我们要给孩子做适当的解释,让他清楚周围在发生什么。因为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和认识,是他迈向独立自主的第一步。



尊重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


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就是让孩子清楚哪些是他的个人物品和个人空间,并且在挪用物品或做一些改变时要跟孩子打招呼、征求孩子的意见。我们大人给出足够的尊重了,孩子才会生出相应的责任感。



给孩子机会去体验独立完成的感觉


孩子常常会以近乎疯狂的热情要求独自完成事情。他们最初能自己做的事情主要有吃饭、穿衣、如厕等等。


让孩子做家务是另一个培养自主性的重要方法。现在的家长们都知道让孩子做家务的必要性,但是我们真的在做了没有呢?


给孩子选择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