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频带阻塞干扰
海边一等带刀侍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事关小区物业问题!海南公开征集 ·  15 小时前  
直播海南  ·  海南考生注意!2025年中考、高考时间表来了 ·  15 小时前  
直播海南  ·  “我举报我自己!” ·  昨天  
直播海南  ·  男子伪装单身骗财74万元,“5.20”当天被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频带阻塞干扰

高低女友调教指南

全频带阻塞干扰  · 公众号  ·  · 2018-03-24 22:10

正文

少数派报告 | 理解压差系数

图片来自网络


下文由 程程_Constance 基于中国大陆创作共用协议3.0之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CC BY-NC-SA 3.0)编辑发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反吃瓜阅读:减压理论的一段历史

1908年,John Scott Haldane:

  • 提出“对照组织间隔”的概念

  • 设定上升限制标准,即过饱和比率为2:1

  • 隶属溶解气体模型


1965年,Robert Workman:


1983,Albert A Bühlmann:

  • 出版《减压,减压病》

  • 提出 ZH-L 12、ZH-L16 算法

  • 隶属溶解气体模型

  • 参考阅读: 减压原理: ZH-L16


1986,David Yount, Eric Maiken:


1996,Pyle Richard:


1998,Erik Baker:

  • 提出“压差系数(Gradient Factors)”的概念,将深水停留融入溶解气体模型

  • 可参考本文


1999,Bruce Wienke:

  • 在 VPM 的基础上,提出 RGBM 模型

  • 隶属气泡模型

  • 参考阅读: 减压原理:RGBM

    • Bruce Weinken 发表于2002年


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文章,都收录在这里了

研究发展花了一百一十年

整理翻译花了两年

硬着头皮看完大概需要长生不老

哈哈哈哈哈


在学习调教高低女友之前,

请确保已经花了两周的时间弄懂M值


Eric 在《理解 M 值》一文中的文末写到“ 为了使减压计划有一个固定的安全裕度,我们也可以预先设定一个M值梯度百分比,再根据此百分比来计算减压计划。 ”这里的“M值梯度百分比”就是所谓的 Gradient Factor(GF),即压差系数。


Eric 是这样定义 GF 的:

  1. GF 为M值与环境压强之差的百分比;

  2. GF 的值域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

  3. GF 通过在减压区间内对M值方程进行调整,将保守度纳入减压;

    经 GF 调整的 Workman M 值方程可表达为:

  • M = (△M x GF - GF + 1)x P d + (P sb + GF x (M 0 - P sb ))

  • P t.tol = [P t - ( P sb + GF x ( M 0 - P sb ))] / (△M x GF - GF + 1)

其中:

  • M = 假想对照组织间隔内可承受的惰性气体压强

  • △M = 原M值线性方程的斜率,即M值的变化值

  • P d = 深度压强,由水深产生的压强(即压力表的读数)

  • P sb = 水面大气压

  • M 0 = 水面M值,即深度压强为0时,M的值

  • P t.tol = 假想对照组织间隔可承受的深度压强

  • P t = 假想对照组织间隔内的惰性气体压强

经 GF 调整的 Bühlmann M 值方程可表达为:

  • P t.tol.i.g . = P amb. x (GF / b - GF + 1) + GF x a

  • P amb.tol = (P t.i.g. - GF x a)/(GF/ b - GF + 1)

其中

  • P t.tol.i.g . = 假想对照组织间隔内可承受的惰性气体压强

  • P amb. = 绝对环境压强,即深度压强与水面大气压之和

  • P amb.tol = 假想对照组织间隔可承受的绝对环境压强

  • P t.i.g. = 假想对照组织间隔内的惰性气体压强

  • a = 原M值线性方程与Y轴交点

  • b = 原M值线性方程斜率的倒数

  • 当 GF 为0时,线性方程与环境压强准线重合;

  • 当 GF 为1时,线性方程与M值直线重合;

  • GF Lo 决定了减压过程中第一个减压站的深度;

  • GF Hi 起到了保障安全裕度的作用;

  • 我们可以手动为每一个减压站设定 GF,也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的手段为每一个减压站自动设置 GF。应用下面这个简单的线性模型可以使 GF 在整个减压过程中自动由 GF Lo 向 GF Hi 过渡:

    • GF 斜率 = (GF Hi - GF Lo)/(最后一个减压站的深度 - 第一个减压站的深度)

    • GF = GF 斜率 x 当前减压站深度 +  GF Hi

  • 下面是 Eric Baker 首次提出 Gradient Factors 这一概念时的简单图解:

    来自 Eric Baker 发表的《Clearing Up The Confusion About “Deep Stops”》一文

  • GF 有以下几点好处:

    • 潜水员可使用 GF 在减压区间内规划尽可能深的减压停留;

    • GF 可确保所有减压站,包括深水停留,都在减压区间内;

    • GF 可对组织细胞的过饱和度进行精确控制;

    • GF 是对已知且成熟的 Haldane 模型的轻微扩展,易于理解与应用;

    • 广大潜水员可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潜水环境灵活调整 GF。


    综上,GF 其实就是一个对M值进行调整的参数设置,该参数设置起到了调节减压保守度的作用。回到文章的开头:


    Eric 在《理解 M 值》一文中的文末写到“ 为了使减压计划有一个固定的安全裕度,我们也可以预先设定一个M值梯度百分比,再根据此百分比来计算减压计划。 ”这里的“M值梯度百分比”就是所谓的 Gradient Factor(GF),即压差系数。


    我们知道“ M值梯度百分比 =(对照组织间隔内惰性气体压强 - 环境压强)/(M值 - 环境压强) ”,若预设M值梯度百分比=GF,我们可得:


    对照组织间隔内惰性气体压强 = GF x M值 +(1 - GF)x 环境压强


    因此,GF值越大,对照组织间隔内惰性气体压强越接近M值,根据该 参数设置 计算所得减压计划就越激进;GF值越小,对照组织间隔内惰性气体压强越接近环境压强,根据该 参数设置 计算所得得减压计划越保守。


    若把上述有关“ 对照组织间隔内惰性气体压强 ” 换一个表达方式,即:


    对照组织间隔内惰性气体压强 = GF x ( M值 - 环境压强 )+ 环境压强


    也就是说,GF实际上是通过调节M值与环境压强的差值来调节减压保守度的,这也解释了什么叫做“ GF 为M值与环境压强之差的百分比 ”(就是把M值与环境压强之差分成100份,去其中的多少份的意思)。我们可以认为 GF 为各组织细胞规定了一个新的过饱和极限,以前各组织细胞可承受的惰性气体压强可以达到M值那么大,现在就只能达到 GF x ( M值 - 环境压强 )+ 环境压强 这么大,GF 为减压风险留出了充足的安全裕度。如下图:

    有的潜水员不喜欢在整个减压过程中只使用一个 GF 来调节保守度。于是就有了 GF Lo (Lower Gradient Factor,低女友)和 GF Hi (Higher Gradient Factor,高女友)的概念。 GF Lo 的作用在于规定减压过程中首个减压站的深度,GF Hi 则用来保障安全裕度,在整个减压过程中,任何一点的M值梯度百分比都不能超过该值 。如果,把第一个减压站经GF Lo 调整的M值与出水时经GF Hi调整的M值相连成一条直线,我们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 Eric 所描述的 GF 自动过渡模型:也就是说,在整个减压过程中,GF值会沿着该直线自动由 GF Lo 向 GF Hi 过渡。 GF Lo 设置的越低,我们就越早进入减压;GF Hi 设置的越底,我们整个减压过程的安全裕度就越大,所需的时间也就越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