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树镇长
茶报之间,忙里偷闲耕余田。世家老体制,带你读政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从佛教到道教,哪吒如何成为中华文化中的护法神? ·  昨天  
十点读书  ·  成熟女人,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  昨天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英国社会学家麦克·布洛维逝世,享年78岁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树镇长

城市发展,不等于个人生活

大树镇长  · 公众号  ·  · 2021-05-30 19:56

正文


昨天发了一篇谈西南发展的,留言很多,比较集中的是问自己的家乡未来发展怎么样。


今天简单讲一个理念: 城市发展≠个人生活


把这句话反复读三遍。


很多人关心自己的家乡或者某个城市发展如何,有出于对城市的热爱,但更多的可能还是担心自己的发展。


受一些人的诱导,他们老说要搭上风口,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显然是风口。


但是时代变了啊。


比如说2000年初,那时候到北京上学当然是风口。

那时候北京的房子多便宜,在校生就能买房,有不少人上学的时候顺便买个房,毕业卖了回家换了别墅。


小镇2008年去上地,看着深夜漆黑一片的小区,还想着鬼才来这买房,当时不过6000多一平,现在呢?早破10万了。


1991年,国家科委和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


所以,搭上城市发展的风口是没错的,但那是过去。


现在没有躺赢了。


已经互联网时代了,信息多发达,哪儿多赚一点钱,立马蜂拥而上。


光伏产业国家刚号召一下,立马大量企业涌入,几个月就把硅料价格从70元每公斤冲到了200元每公斤以上,还要继续再涨,还怎么玩?


城市也一样,哪个地方有一点利好,大家都是闻风而动。


还想捡漏?不可能了。


我们有好几亿格外有上进心的人,加上信息已然足够通畅,就不存在没被人发现的机会。


放弃幻想吧。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以后再想大幅度提升社会地位,就是步步为营的阵地战。


北上广深是有机会,但是站得住吗?


说句粗俗的话,随便走出去,碰到的985毕业生绝对比看到的小动物多得多。


小镇到现在都不敢说自己能在北京给下一代足够的保障,照样要继续拼。


有些城市是发展不太好,各种经济数据不好,但是跟我们个人有关系吗?


不要操市委书记、市长的心。我们就是想要把日子过得好一点的普通人。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步子太大,会扯到……的。


打个比方。昨天有好几位留言说天津发展不好,人口很少流入等等。


小镇回答的是:有啥可担心的啊。


天津好歹是直辖市,各方面的现代化生活不比任何城市差,人口流入少对城市不太好,但是房价低啊、高考名额多啊,相比北京,还特别好落户。



况且一直以来,综合高考录取比例和地域来看,天津应该是全国最容易上好大学的地方——


抓紧前总理为开发老家留下的政策优势,不好吗?


同样的,总有朋友担心很多地方,觉得没有未来。

比如东北。


小镇曾去过鹤岗,城市发展指数确实不行,但是当地人生活挺幸福,教育质量也不错,鹤岗一中还是全国百强。


道理基本就是这样了。


但是小镇不是说让大家就安心躺平,还是要努力的,否则终归心绪难宁。


而是说量力而为,不要把自己逼死。


选择一个自己能力范围内翘起脚、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城市,平衡好工作、生活、家庭。不要太贪心,不要太累,一个家庭的提升需要代代相传。


一个普通大山的孩子,能靠自己努力考上本科,已经是小奇迹了;能够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扎下根,让后代以城里人的身份参加下一轮的竞争,已经很好了。


没有必要非得到最好的北上广深,为了省一点点房租,每天通勤5个小时,拼尽全力恐怕也只能买环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