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旅政治部副主任曹裕银,得知旅里举行转业干部向军旗告别仪式,我特意把军装拿到干洗店洗熨了一番。因为这
是最后一次穿军装,要穿得干净笔挺
。这也是我最后一次以军人的身份发言,所思所言都是真情实感。
△2016年11月18日,第1集团军某旅政治部原副主任曹裕银在转业干部向军旗告别仪式上发言。
我的成长履历,是“一二三四”
。当兵第一年培训,第二年入党,第三年立功,第四年提干;两年排长,两年副指导员,3年指导员;两年股长,4年正营,4年副团。我两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原南京军区评为“小老虎式”干部和优等指挥员,两次被师里评为“一对营(连)好主官”,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从军路上,无论是成绩还是成长,我很知足,也很欣慰。
我从一个贫困山村参军入伍,成长为一名团职干部。在这里,
我要感恩“好母亲”
。没有党的关怀、组织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不忘初心、爱党报党是我毕生的追求。我要感激好领导。一路走来,我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获得的每一份荣誉,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对我的精心栽培和勉励包容,给我任务教我方法,让我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拿得起来、顶得上去。我要感谢“好兄弟”。不管在机关还是在基层,大家都非常支持理解我,即使任务分配不均照样干得卖力,即使批评过头背后不说一句坏话,有的忙没能帮上也不计较埋怨。
21年风风雨雨,难忘军旅情!
说实话我之前从来没考虑过转业,就想在部队长干。
当听到上级明确转业指标后,我一直在想:这个人会是谁?难道是我?不大可能吧?那谁符合条件?可以说,从那一刻起,“转业”二字才真正进入我的脑海,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听到消息后,有的兄长来电说,你要考虑好,不要轻易松口;有的战友提醒说,你进了后备又干了4年,眼看就有希望了,现在走一是亏二是傻。
作为政治干部,这么多年我都是做别人的思想工作,没想到现在轮到我做自己的思想工作了。在与政委的谈话中,我了解到旅里落实团职干部转业指标有难度。
我想,如果我走,旅里完成转业任务就没那么被动,年轻些的战友还多了一个出路。
于是,我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如果大家都不愿意走、组织感到为难的话,我愿意分这个忧。回家后,当得知我可能要转业,爱人伤心了很久,父母两天没吃好饭,说盼星星盼月亮你不但没提拔反而转业了。我知道家人一时难以接受,我劝他们,转业又不是下岗,天塌不下来。再说,转业不见得是坏事,回到地方同样是干事业,还可以给你们一个稳定的家、团聚的家,不好吗?
记得接受媒体采访时我曾说过:“
对共产党人最大的考验,就是在小我与大我、个人与集体利益面前,如何选择。
”转业以后,旅长对我说,你转业我们很舍不得,需要帮忙旅里一定尽力;政委和政治部主任也经常打电话跟踪关注我的安置情况。不少官兵在我的信箱发帖留言,很多战友还为我如何选岗出谋划策,这些都让我特别欣慰。虽然我放弃了提升的机会,但得到了官兵的认可,这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一是希望老部队“好样的”
。我们旅这几年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但我感到旅队要“腾飞”还有两件事要跟上。人文关怀要跟上,更多关注官兵的生活;真备实练要跟上,真正形成人人谋打赢、个个抓备战的浓厚氛围。
二是希望转业战友“把握住”
。把握住当下,时代给了我们公平竞争的机会,我们要从容面对;把握住底线,“走正道才有星光大道”;把握住安全,身体要上心,出门要留心,交往要小心。
三是希望全体战友“好好干”
。顾好大局。一切工作围绕实现党委的决策意图开展,机关的职责就是服务基层,基层也要体谅机关的难处。干好本职。部队待遇会越来越好,但训练管理会越来越严,这是好事。少发牢骚。少计较些得失,少私下里议论,因为凡事斤斤计较,烦恼就会没完没了。
首长和战友们,我虽然转业了,但部队永远是我的家,战友们永远是我的亲人。人间有情,军旅无悔!
(此文系作者在向军旗告别仪式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