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R精进手册
有趣有料有干货!30万人力资源从业者关注的精进成长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卓越绩效大家谈⑥ ·  22 小时前  
小榄在线  ·  免费上门!为犬猫接种狂犬疫苗又开始啦 ·  昨天  
中核集团  ·  校园招聘🥰 ·  2 天前  
中核集团  ·  校园招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HR精进手册

女面试官问:“我身上哪个洞最小?”小伙高情商的回答,当场被录取!

HR精进手册  · 公众号  ·  · 2024-03-15 15:49

正文

点击👆 HR精进手册 👇关注星标 不迷路


现在的面试问题,越来越奇葩,越来越刁钻。


看了读者的留言,我总结了几个比较有争议性的问题:


如果李字少了木,那么念什么?

两个空桶,10升和6升,怎么取8升水?

和男领导出差,但只有一间房,你会怎么办?


有人说,这些问题不是思维测试,就是现场反应考验,跟正常的工作没有一点关系。


也有人说,面试官是不知道问什么了,才会出这么刁钻的题,故意刁难面试者。


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个前提。


大多数面试官都是专业的,大多数面试问题都是几经筛选的。


不同的问题考验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内容展现不同的思维。


抱怨没有意义,我们要学会把握套路,然后反套路,给出高分回答。




1.

一个问题,百种答法


小柯是应届毕业生,学习新闻传播学,来到一家外企应聘广告策划。


负责面试的是策划部部长,化着精致的妆容,看起来相当精明能干。


她先让他们逐一自我介绍,问了一些专业问题,小柯自觉表现不错,因此满怀信心。


谁料,他被接下来这个问题打了个措手不及。


部长问他们:请说一说,我身上哪个洞最小?哪个洞最大?


第一个面试者明显懵了,他目瞪口呆地看着部长,看得出来脑子一片空白。


部长给足了他时间,再次询问他的答案。


这个却面试者一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于是,她将目光转向了小柯,等着他回答。


小柯吸取了第一个面试者的经验教训,利落地开口回答:


“我认为您身上最小的洞是鼻孔,其次是耳道,最后是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越大的人眼界越高,格局越大。”


部长很认真地听了他的回答,点了点头,看来也比较赞同。


第三个面试者开始回答,他说:


“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一个人身上既有最小的洞,也有最大的洞。


在我看来,您身上最小的洞应该是毛孔,毛孔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皮肤状况,最大的洞应该是脑洞,身为广告人都要有源源不断的想法。”


听了这个面试者的回答,女部长脸上露出难得的微笑。


显然,她最满意这一个回答。


那么,他到底赢在哪里呢?


一是,面对面试陷阱,他能够从容应对。


二是,对于面试官,他能够高情商地“向上管理”。


三是,他能结合专业,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




2.

思维不同,结果不同


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问题并不合理,和正常工作无关。


但假如,换一个场景,现在不是在面试,而是在跟客户交接。


“我很喜欢!但你能让雪看起来暖和一点吗?”


“可以让这只猪看起来更性感一些吗?”


“不如我们还是用回第一版吧?”


这样对比下来,面试官的提问恐怕就很合理了。


广告业本身,或者说,策划这一行,就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变数的行业。


极其考验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不能想得全面,想得独到,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


也相当考验一个人的临场应变能力,如何说服客户,如何调整策划,现场给出让人满意的答复。


第一个面试者,输就输在他自己想歪了。


在面试这么专业、严肃的场合,自己却想一些有的没的,不言不语,反应迟钝,态度消极。


如此不专业、不配合的表现,哪怕之前表现得再好,分数也会大打折扣。



第二个面试者,回答没有太大问题,就是跟专业不靠边。


哪怕他展现了比较周全的思维,但只是就事论事,具有片面性,回答得再好也很难拿高分。


第三个面试者很会讨巧,答得全面,也符合专业。


他可以通过一小一大的对比论证,展示自己的思维角度,说明他想事情全面,做计划往往有plan B。


他又能不动声色地迎合女部长,展示了自己的高情商,说明他很适合跟客户周旋。


面试,考察的更多是综合素质。


不应该只就事论事,也不应该逃避问题。


而是学会抓住一个小问题,尽可能展示你的解决问题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等。



3.

专业第一,情商第二


知乎上一个提问: 面试中遇到过最奇葩的问题是什么?


里面出现了各种出人意料的面试题。


问你,你早餐吃的什么?


其实是想透过你的用餐个性,判断你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度。


问你,请向一位盲人形容黄色。


其实是测试你的沟通能力,能否用积极的方式来解释。


问你,你能用这张纸做出什么东西?


其实是想了解在压力之下,你的创造力如何。

……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压之下必有强者。


有时候,面试问题越难、越刁钻,就越能够让面试官了解你、判断你。


了解你的性格特点;判断你的思维能力;审视你会如何应变。


一位资深的HR说过,每个面试官都是“心理师”,会从面试者的每句话中去揣摩对方的面貌。


你说的每句话,都是在构造自己的人物形象。


你考虑的每个方面,都是在搭建自己的专业框架。


但也无需过分紧张,再难的面试都有技巧,再刁钻的题目都有解题套路。



1)想问题要全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