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乡土
新乡土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主要推送华中村治研究团队的原创作品,致力于介绍最前沿的三农问题,发布独具视角的三农政策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家里换包盐,或许能省很多看病钱! ·  16 小时前  
环球人物  ·  特朗普家族,下一个网红是她? ·  2 天前  
人物  ·  中年后,我还有哭的自由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乡土

桂华 | 什么是“干部参加劳动、群众参加管理”

新乡土  · 公众号  ·  · 2024-12-20 08:29

正文


桂华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一、“干部参加劳动、群众参加管理”


湖南宁乡社会工作部长贺伟,之前在大成桥镇当书记。 他将五年工作笔记集结出版,名为《群众主体》,介绍在乡镇的工作心得。

贺伟部长在大成桥镇,搞了不少基层工作探索。在开展村庄建设中,采用了“干部参加劳动、群众参加管理”的工作方法,让干部参加群众村里建设,让群众参与乡政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前,国家投入的惠农政策很多,大量惠农资金下到乡村,由政府部门出台技术标准,再招标第三方完成,政府部门再去检查督查村里实施效果。在这种惠农政策实施方式下,很少下乡的业务部门的技术干部,主导了政策过程,与群众接触较多的乡村两级负责协调矛盾,而群众是旁观居多,“干部干,群众看”,效果不好。
采用“两参一改”之后,广大农民成为惠农政策下的村庄建设主体,干部下沉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需求,带着对基层情况的熟悉,再回去制定政策和完善技术标准。这样的村庄建设实现了国家与农民、干部与群众、规范与实际、技术与条件的有机结合,群众被动员起来,干部掌握了实际,技术部门做好支撑服务,实现了管理有效和治理有效。
大成桥镇推行的“干部参加劳动、群众参加管理”,学习和应用了“鞍钢宪法”,是党领导下的一线工作的民主管理形式,是破除技术专断、部门利益壁垒和干部官僚作风的法宝。

二、确立群众的主体性


“鞍钢宪法”是改进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效率的有效办法,它之所以能够运用于当下的乡村工作,是因为村庄是集体的,群众是村庄的主人,乡村建设的好坏由村民承担结果。


在国家投入惠农资金和进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乡镇采取“干部参加劳动、群众参加管理”做法,本质是要调整政府与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位置: 将政府为主、农民为客,变成农民主导乡村建设,政府支持和引导,村民才是村庄的主体。 这么做的效果是,打破“干部干、农民看”,转变成为干部引导、农民干。


这说明,在所有的领域,正确的工作方法都离不开发挥群众的主体性。 反之,离开群众的参与,会让管理变得繁琐,制度多、效率低,并且,政府单向地为农民办好事,却不一定办的好。


三、什么是“干部参加劳动”


当前,国家提出要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社会治理和具体工作中,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形式民主和民主形式,而是通过群众的切实参与,提升各个领域的管理水平和治理水平。 在乡村建设中,“群众参加管理”,让群众主导村庄公共品供给,鼓励群众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就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


“群众参加管理”本质是树立群众主体性,这很容易理解。 那么,什么是“干部参加劳动”呢?


“干部参加劳动”,先要认识“劳动”。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


劳动不能被狭义地理解,不能看到劳动两个字,就想到下地干活或汗流浃背地挥舞着锄头。 种地下田或者在车间打螺丝,属于劳动,但不是劳动的全部。


其实,干部并不擅长这些具有体力性的劳动,让干部下地种田,比老农差远了。 在今天生产机械化背景下,体力劳动不是关键,村庄建设不缺一个或两个做小工的劳动力。


那么,什么是干部需要参加的“劳动”呢? 这里的劳动,应当从广义上去理解,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高度去理解。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属性。 人之异于动物,在于人类会制造工具,会劳动。 劳动不是本能活动,而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人类劳动是要实现自己脑海中的设计,创造出了成果,将灵感变成艺术品、变成红楼梦、变成Mate 70、变成高超音速武器,等等。


劳动创造了一个基于主观世界的客观世界,用人类的能力改造了自然界,实现人类生活的进步。 不过,更重要的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的主观世界得到了锻炼,人类的认识从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从粗野阶段进入到文明阶段,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发挥着头脑的作用,反过来头脑又被改造,认识得到提升,智慧得到扩展。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反过来改造了主观世界,这才是劳动的本质。


因此,参加体力劳动,只是劳动的形式之一。 真正的劳动,是参与事物发展,参与各类实践,尤其是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 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就是“实践”。


《实践论》讨论的是知和行的关系,其中,有两句话:


“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对于干部来说,作为“实践”的“参加劳动”,其意义不在于搬一块砖或打扫一间院子,而是在于,真正沉入到群众中,参加村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改进认识,获得锻炼,改造主观世界,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四,不能被替代的干部工作


通过实践来改造客观世界和提升认识水平,最基础的是要亲身参与,“实践”不能被替代,就像吃饭睡觉不能让别人替代一样。


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来改造主观世界,这个过程的奇妙之处在于,只有亲身参与才能有所收获。 这是说,对于梨子的味道,就算听一万次介绍,也不如亲口尝一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