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从2011年开始的内容产业布局,在整个腾讯体系中是一个‘局部事件’,并未改变这家企业的社交天然属性。”
——《腾讯传》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在动物族群里,大家都只靠力量说话。就好比狼群,成年的精壮的公狼总在想着怎么干掉头狼,然后取而代之,头狼总是想方设法,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也不用把其它竞争者都弄死。大家都知道,谁能成为头狼,谁就能掌握整个族群。
除了享受狼群的资源,头狼还要负责领导整个狼群,就好像中国的互联网圈子里,小公司要到第一梯队那里“拜山头”,大家不是倒向腾讯就是倒向阿里巴巴。商业社会总是教人要有“狼性”,不知道是不是也包括这个。
不过今日头条的张一鸣似乎没那么容易被“驯服”。身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兼CEO,张一鸣从没有接受过腾讯或者阿里巴巴的投资,非但如此,还经常与头狼发生一些“小摩擦”:
5月8日,一张“张一鸣与马化腾互怼”的截图刷屏网络,张一鸣在朋友圈发文庆祝抖音国际版在第一季度苹果商店下载全球第一,同时在评论中称:“微信借口封杀,微视的抄袭搬运挡不住抖音的步伐。”谈笑间直指微视抄袭搬运抖音。马化腾则在回复中直言这“可以理解为诽谤”,两人言语间火药味儿十足。
本来以为打打口水仗就完了,谁知道5月17日,有人注意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发布了一则公告:因认为腾讯公司运营的“微信”客户端上,微信公众号“快微课”发布文章虚构视频来源,抖音短视频以名誉权侵权纠纷为由将腾讯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腾讯立即停止侵权,提供微信公众号“快微课”的注册信息及身份,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费用共计100万元。
于是战火就这样蔓延开了。从5月18日开始,微信在三天时间内发布了两次外链管理规则,对某些产品做出了“微小”的调整。5月18日的公告中指出:在没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等法定证照的情况下,用户不能以任何形式(朋友圈、好友分享)对视听节目的内容进行传播。
规则一经推出,不只是抖音,包括快手、微博视频、秒拍、西瓜视频、映客、花椒、火山小视频、小咖秀在内的所有的短视频平台都炸了。作为拥有10亿用户的社交平台,微信是这些短视频平台的一个绝佳的流量入口,现在大门关闭,所有人被拒之门外。
当然,这些被屏蔽的平台并不包括“持证上岗”的微视——这是腾讯自己的短视频平台。考虑到此前腾讯头条两家关系紧张,舆论普遍认为微信新规用于规范平台是假,用于扶持微视、打击竞品才是真。在离开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腾讯重新把手伸向短视频,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来得及。
腾讯的短视频道路确实有点坎坷,早在2013年腾讯就已经以“微视”为品牌推出了一款短视频产品,但随后这款产品逐渐被边缘化,直到去年4月被宣布正式关闭。而这次回归短视频领域的微视实际上是一款全新的产品了。
2013年,腾讯网络媒体事业部的邢宏宇接手刚刚创建的微视,当时整个产品的定位并不清晰,而邢宏宇本人对于产品,似乎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当时的微视主打8秒短视频,用户可以通过QQ、微信或者邮箱账号登陆,同时支持运用QQ和微信进行分享。
上线不到一年,微视的用户增长就开始出现疲软。随着美拍等竞品不断涌现,微视的情况越发不容乐观。到了2014年7月,微博事业部被整合列入腾讯新闻,挂靠在微博事业部下的微视进行了组织调整,但效果仍然不明显。次年3月,微视被降级并入腾讯视频,从此被边缘化,邢宏宇离职。
余下的两年时间,只有一小部分技术人员在做简单的维护,直到2017年3月腾讯宣布正式关闭微视。
旧版微视倒下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产品。定位不清晰,就无法形成稳定的用户群体,产品设计不知道该如何去贴合年轻人的审美和习惯,体制问题造成决策效率低下,产品迭代太慢,这些问题至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解决。
现在微视回来了,它获得了第二次机会,腾讯生态内的所有资源都会服从决战短视频赛道的战略决策,可是腾讯真正想好如何去利用这些资源,怎么样重新杀回短视频行业了吗?还是因为抖音和快手的突飞猛进,有了紧张感,让腾讯不得不有所行动呢?
腾讯作为头狼,表现相当不错。“3Q大战”之后,它学会了与伙伴分享价值,在公共领域表现出了一种责任,许多上市公司从它的怀抱中孕育而出,而作为流量入口,微信功不可没。
然而头狼能够带领它的族群生存下去,但也绝不会允许其它公狼动摇它的权威。2015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马化腾在参加两会期间,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腾讯未来专注做的两件事——连接与内容。所以无论是在内容分发还是短视频领域,它都会亲自上阵。
总的来说,互联网的内容分发大概有四种模式:门户网站推选、搜索引擎搜索、社交网络推送以及算法推荐。在算法推荐模式出现之前,社交网络推送是最好的模式,腾讯的许多产品能够成功,社交媒体的导流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腾讯传》中指出:“腾讯从2011年开始的内容产业布局,在整个腾讯体系中是一个‘局部事件’,并未改变这家企业的社交天然属性。”
大家都说腾讯早期做产品是依靠“模仿+流量”,后来变成了战略合作、资本运作,可无论是模仿还是合作,今日头条都已经成了腾讯攻不下的堡垒。如果社交网络真的是一道“护城河”,何以腾讯旗下的天天快报仍然不能击败今日头条,腾讯又何以必须面对头条的威胁呢?
内容产品的本质在于俘获人心,想俘获人心,就要打磨好的产品。流量、生态、资金补贴,都是无数个“0”,只有在这些“0”前面画上一个“1”,这些数字才有意义。
腾讯这只头狼嗅到了危险的味道,现在它需要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
郎咸平磨砺十年再出新作
《马克思中观经济学》
以数学原理解析《资本论》
弥补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缝隙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