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把余生托付给陌生人吗#
今天看《和陌生人说话》,
@陈晓楠
老师聊了“意定监护人”这个话题。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的、非常现实的话题,甚至可能与我们其中的很多人息息相关,真诚建议朋友们看一看。
关于意定监护人这个法律概念,因为它是在2017年10月施行的《民法总则》中方才开始逐渐付诸实践,所以说来惭愧,我此前也只是听说,第一次产生具体的认知还是在今年和一名LGBT的朋友聊天的时候。
当时我们在聊现在同性恋如何解决结婚生子的问题,然后他跟我说,法山,现在如果我们和对方接触较久、彼此信任,有了长期在一起的想法,通常会选择去做意定监护,让对方成为自己的监护人。
什么是意定监护人呢?根据《民法总则》第33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而上述法条中这个由自己协商认定的对自己负监护人职责的人,就叫意定监护人。这个监护人可以不是亲属,可以是朋友或者是任何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陌生人。
我听后很惊讶,惊讶的主要原因第一是新法出台其实还不算很久,现在这么快就已经开始通过公证等形式落地了;而第二是监护人更多意味的是责任,在你们成了彼此的监护人后,你除了依然不会得到作为合法伴侣应该得到的法律保护外,身上的担子反而重了些。
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签了意定监护人后,日后如果遇到手术,对方就可以签字,如果自己死去,对方也可以帮忙办理后事,当自己陷入困窘时,对方就有了合法的名义来照顾自己,这是一种法律上的联结,他们是需要的。
我说意定监护签了这个就不能随意撤销,你们这是在给自己身上揽责。
他笑了笑,说责任难道不是爱最重要的体现方式吗?
这次聊天令我感触颇深。我认为这是一种凄凉的幸福。而在陈晓楠老师的这期节目里,长期办理意定监护公证的公证员李辰阳也提到了这个群体彼此签字确认为对方意定监护人的画面。
而除了同性恋群体外,那些孤寡老人,那些孑然一身的独身者,那些家里有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的家长,谁又不需要意定监护,需要一个切实可靠、经法律认可确定的羁绊呢?
尽管没有血缘关系,但当血缘关系不能给他们带来温暖的时候,他们需要彼此抱团取暖。
关于意定监护人这个法律概念,因为它是在2017年10月施行的《民法总则》中方才开始逐渐付诸实践,所以说来惭愧,我此前也只是听说,第一次产生具体的认知还是在今年和一名LGBT的朋友聊天的时候。
当时我们在聊现在同性恋如何解决结婚生子的问题,然后他跟我说,法山,现在如果我们和对方接触较久、彼此信任,有了长期在一起的想法,通常会选择去做意定监护,让对方成为自己的监护人。
什么是意定监护人呢?根据《民法总则》第33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而上述法条中这个由自己协商认定的对自己负监护人职责的人,就叫意定监护人。这个监护人可以不是亲属,可以是朋友或者是任何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陌生人。
我听后很惊讶,惊讶的主要原因第一是新法出台其实还不算很久,现在这么快就已经开始通过公证等形式落地了;而第二是监护人更多意味的是责任,在你们成了彼此的监护人后,你除了依然不会得到作为合法伴侣应该得到的法律保护外,身上的担子反而重了些。
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签了意定监护人后,日后如果遇到手术,对方就可以签字,如果自己死去,对方也可以帮忙办理后事,当自己陷入困窘时,对方就有了合法的名义来照顾自己,这是一种法律上的联结,他们是需要的。
我说意定监护签了这个就不能随意撤销,你们这是在给自己身上揽责。
他笑了笑,说责任难道不是爱最重要的体现方式吗?
这次聊天令我感触颇深。我认为这是一种凄凉的幸福。而在陈晓楠老师的这期节目里,长期办理意定监护公证的公证员李辰阳也提到了这个群体彼此签字确认为对方意定监护人的画面。
而除了同性恋群体外,那些孤寡老人,那些孑然一身的独身者,那些家里有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的家长,谁又不需要意定监护,需要一个切实可靠、经法律认可确定的羁绊呢?
尽管没有血缘关系,但当血缘关系不能给他们带来温暖的时候,他们需要彼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