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伊利股份2015年年报,阳光保险当时持股1.09亿股,占总股本的1.83%,位列伊利股份的第五大股东。但据伊利股份2016年一季报和半年报,阳光保险持股数均未发生变化。今年7月和8月,阳光保险持续买入,并在9月14日达到5%的持股比例,
触及举牌红线。
阳光保险早前在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不再增持伊利股份”,并明确称本次增持的目的是“出于对伊利股份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所进行的财务投资”。
早前,万科事件沸沸扬扬,而现在,阳光保险与伊利股份的纷争持续发酵,众说纷纭。
近期,人民网刊文三问阳光保险,不知该事件又会有何新动向?
来源|人民网
10月24日,在公布90亿元定增方案后,伊利股份复牌,股价高开17.72元后震荡下行,一度探至17.00元/股,最终上涨7.33%,报收17.29元/股。而此前举牌伊利股份的阳光保险下一步动向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尽管此前阳光保险曾经两度发布声明,“不主动谋求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在未来12个月内不再增持伊利股份”,但都难以服众。有关专家认为,面对公众质疑,阳光保险不能再躲躲闪闪地玩文字游戏,必须坦诚回答公众的疑问。而这些疑问不仅关系阳光保险的社会信誉,也直接影响广大股民的切身利益。
▌
问题一:是否继续增持?
阳光保险在9月18日曾经做出12个月内不再增持的声明。但是,这个声明的发布有着特殊背景。9月14日,阳光保险对伊利股份持股达到其总股本的5%,触及举牌红线。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质疑阳光保险破坏中国乳业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可见,阳光保险的声明明显是平息社会舆论压力的权宜之计,实为一种企业的公关手段。
一位市场分析人士更是直接指出,阳光保险的声明压根没有任何法律效力,难以令人信服。阳光保险可以随时抛弃曾经的承诺,继续增持。这意味着,阳光保险至始至终都抱有控股伊利的强烈动机,将伊利股份作为资本运作的平台和工具。
现在,随着伊利股份定增方案发布,阳光保险的股权将被稀释至5%举牌线以下,为4.56%,是需要阳光保险做出实实在在的承诺了。如果阳光保险明确地、郑重地表达“不再继续增持”的承诺,并且和伊利达成一致,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才能真正地展现阳光的诚意。
▌
问题二:是否派员进入董事会?
阳光保险此前一再宣称自己只是进行财务投资。其实,判断是否属于财务投资的标尺,就是阳光保险是否派员进入董事会,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
如果阳光保险真的派员进入了伊利股份董事会,无疑表露了企图干涉企业经营的野心。对此,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前阳光保险的声明压根没有提到“不派员进入董事会”。这等于为阳光保险参与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开了一道门。未来,阳光保险快速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将会严重破坏企业的既定战略和稳定发展。
那么,阳光保险能否正面回答“是不是派员进入董事会”这个问题,是洞察其真实意图的关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