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图选自电影《穿PRADA的恶魔》
电影和小说同样经典
有残酷,有温暖
但没有低级的煽情
每个女人的成长道路上
都有不止一个好教练
14年前,我的女老板Q让我明白:女人的善良绝不是犯傻,单纯也不是无知,就像复杂不代表奸诈,通透不意味着虚伪一样。
并且,她给我示范了“优质心机女”的打开方式。
不走捷径,会找方法
Q是空降兵,被高薪请来接替前任,做我们公司CEO。
她第一次主持业务会议,正好赶上我们接了个土豪客户,整个项目组都在嘲笑客户设计品味LOW,讨论会上也掩饰不住审美的优越感。
大家聊得很HIGH,多少也有点试探新领导水准的意思。
Q突然问了个与讨论完全不相干的问题:法国一家报纸做调研,假如卢浮宫失火,情况紧急,只能抢救出来一幅画,你们抢救哪幅?
装逼时刻,
岂能错过,所有人七嘴八舌讨论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安格尔的《大宫女》哪个更美,胜利女神和断臂维纳斯谁的线条更经典……
我们偏题而热烈地争论了十来分钟,Q笑起来:
当年这家报纸收到了上万条答案,
讨论得和你们今天一样激烈,
还有人写几万字的论文来论证,
为什么要选达芬奇的另一幅代表作《岩间圣母》,
他们谁也不服谁,
直到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离安全出口最近的那幅。”
为什么呢?
因为失火的卢浮宫到处是浓烟,根本看不清哪幅画挂在哪儿,如果冒险进去找你心里认定的那幅,很可能还没找到,自己先葬身火海。
而距离安全出口最近的画,虽然不是最有价值,但却是最可行,再说了,一幅画能挂进卢浮宫,能差到哪儿呢?
尤其当其他画都化为灰烬,这一幅即使再普通,历史意义也不同寻常。
所以,做好力所能及的手边事,这不是捷径,而是方法。
她话锋一转,把话题拖回现场:
不要总想着纠正客户,
别人这么多年取得现在的市场地位,
一定有过人之处,
那些你们看着土掉渣的创意,
不是他们水平LOW,
而是对于目前的市场,
这个水准足够应对。
你们的任务是提升和改进,不是显摆自己非议客户。
来,接下来,我们来说点有意义的话。
Q不动声色终止了现场的无序,给所有人上了一课,有礼有节,有风度有专业,有态度有权威。
从那时起,我发现,女人的职场魅力绝不在于穿得漂亮,而在于做得漂亮;不在于剑拔弩张,而在于安静沉着的力量。
看懂别人脸色,是重要的生存能力
Q到任不久,重要客户来访。
对方三个人,三个级别:
总经理、总监和项目执行人。
Q考虑了一下,我们四个人,总经理、总监、项目执行人,还有我——那个传说中特别会点菜的助理,宾主落座,开始寒暄。
对方总经理很健谈,理所当然成为饭局主角,又因为来客中他级别最高,越发众星捧月,所有话题都围绕他展开。
我突然发现,当话题的潮水集中向对方总经理涌去的时候,Q却在拆解话题,兼顾客户总监和项目执行人。
她夸赞总监专业能力强,项目执行人耐心细致,主动帮我嫁接话题,让我向对方多学习请教,协助业务部门一起把项目做好。
这时,我察觉饭桌上的形势变化微妙,逐渐由客户总经理一枝独秀,变成每个人都找到了兴趣点和谈资,开始和自己同级别的伙伴交流,氛围融洽,宾主尽欢。
第二天,Q让我以她的名义给昨天来访的三位客户寄公司礼品,每一份都附上亲笔感谢和签名。
我边准备卡片边说:昨天深聊才发现,客户执行人能力非常强,对项目的了解特别全面。
Q说:
是啊,我看了这个项目的资料,客户的项目执行人从一立项就参与,她负责绝大多数工作对接,包括向我们支付费用。
可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头衔最高的人身上,其实他并不过问具体细节,他只在大方向上表态,所以,怎么能只顾着款待总经理,不兼顾总监和项目对接人的情绪呢?
我想起昨天饭桌上Q周到照顾每个人,原来她早就查阅了资料,做足了准备,心里由衷佩服。
Q签完字递给我卡片,说:能看得懂别人脸色,分得清形势,也是重要的生存技能。
知世故,而不世故
我是Q的助理,也是她空降到公司接触最多的人之一,甚至,我们还是同专业的校友,她算比我高8届的师姐,我们之间有些超越上下级的亲近感。
我顺着她的话往下接:
看懂别人脸色,分清形势,那可不就是“心机女”?
Q站起身,端起杯子走到窗户边,说:
“心机女”也分优质和劣质,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女性,有几个是“傻白甜”呢?
你还记得长孙皇后劝谏唐太宗的故事?
那个经常对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忠臣魏征,倒是直言劝谏,终于有一次惹怒了皇帝。
唐太宗回到后宫暴跳如雷说要杀了这个土老冒,一般女人看到老公兼BOSS气成这样早吓退了。
可是,长孙皇后先是默默退下,然后盛装换上朝服,穿着最隆重的礼服向皇帝老公道贺说:君主英明,臣子才会耿直。
一句话既夸了BOSS老公神武,又替魏征求了情,还充分避开了唐太宗负面情绪的最高峰,情商多高啊。
优质的心机是智慧,劣质的心机才是诡计。